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论生态人格的缺失及其价值指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生态人格的缺失主要表现为:"祛魅"的困境、理性的桎梏、精神的非道德化倾向、情感的失衡、审美的疲惫。倡导生态人格将有助于促进从实体的自然的回归到实体的人的回归,从自然的灵性的涵育到人的精神的涵育,从自然的尊严到人的尊严,从自然的完满到人的完满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讨论了人的普遍性。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人的普遍性在于人以理论掌握和实践掌握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地把自然界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使人所赖以生活的自然界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因而,人的普遍性不是某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共同性,而是人的普遍的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实践本质与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功能的发挥是人的普遍性的基础。而人的本质力量的普遍性,是在人的生理结构所具有的把握事物的一切可能方式的潜在功能现实发挥的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通过对这种变换的成果的历史继承与社会交换而后天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掌握了作为知识形态,即作为自然界普遍性形式的规律在意识思维中的存在方式的科学,也就是发展了人的意识思维的普遍性;那么,掌握了由科学物化的技术手段,就必然在实践领域发展人的普遍性。这一切,只有通过人的普遍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即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普遍性发展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3.
希望的末世论--现代基督教末世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开始时,神学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末世论。然而,那是一种脱离政治的末世论。同神学其它分支一样,末世论是按照私人的、个体的、存在主义的方式加以解释的。只是由于现代政治神学的出现,末世论才具有历史的、集体的、真正面向未来的定向。这一转折是从存在主义的内心生命向公共的社会生活的转折,是从个人的经历向历史的转折,是从超验的主体向政治的转折。在这一方面,希望神学起了关键的作用。希望神学的突出标志是:它力图表明末世论的教义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上帝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开放的未来的可能性的问题。上帝不存在于彼岸的某个地方,他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是有它极其深厚的理论基础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作用的学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角,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现代的工人阶级乃是人民群众中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是资本主社会制度的掘墓人和新社会的创造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对于社会历史的主角问题的看法是和资产阶级的历  相似文献   

5.
正确的诊断是正确的临床决策的基础,正确的诊断依赖于详细的病史、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合理的辅助检查资料的分析及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方法。如果其中任何一项被忽视,临床医生可能会做出错误的诊断和错误的治疗,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在掌握全面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给病人以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事情本身的过程,是一种演证法,一种有机的—历史的动态逻辑,而赫尔德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刻的意义。通过黑格尔与赫尔德之间的一种溯源性研究,可以发现赫尔德哲学思想的辩证元素及其对黑格尔辩证法形成的意义,即一种语言的有机体理论、关于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则和必然性的思想以及民族、宗教与生命的内在统一的思想构成了三个本质的环节。黑格尔的辩证法正是赫尔德的这种有机的历史的思维方式的逐渐发展。  相似文献   

7.
耶稣在耶路撒冷神殿里的宣道中,有一句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凯撒的物是人间的,是世俗性的;而神的物则是超验的,是神圣性的。如此说来,各自的国度应该是泾渭分明的。然而,曾几何时属神的东西与属人的东西失掉了彼此的界限并浑融为一体的呢?或者,人们不禁要问属神的与属人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关于宗教本质的投射理论正是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的偿试。  相似文献   

8.
正如小标题所示,本文是以黑格尔为中心的。作者首先叙述了哲学史上各派的辩证法及反辩证法者的辩证法观,并据此而把辩证法分为普遍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辩证法、主体的辩证法、无的辩证法;进而又把普遍的辩证法细分为唯心的和唯物的,把主观的辩证法细分为否定的和肯定的。第二、作者认为,辩证法是矛盾的逻辑学。在作者看来,解决矛盾就要以矛盾为前提,因此就必须承认存在着的矛盾,否则就谈不到解决矛盾。第三、作者通过他对黑格尔的矛盾和否定概念的分析,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否定的逻辑学”,他的理由是: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个体系,这意味着它不仅是矛盾的逻辑学,而且也是包括矛盾在内的一种“广泛的否定的逻辑学”。但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在作者看来,则是“对立的逻辑学”,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矛盾实际上就是对立。同时作者强调说,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虽然都不是矛盾的逻辑学,可是矛盾却被认为是否定和对立的最根本的、最尖锐的形态。第四、作者又根据黑格尔的说法,认为辩证逻辑乃是存在论的,因而也就必须承认矛盾的客观性、实在性,亦即存在着的矛盾。在作者看来,运动就是存在着的矛盾;但是作者却又说:“如果否定客观的辩证法,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也就不能成立;反之,如果忽视主观的(肯定的)辩证法,客观的辩证法也就不能生存下来。”最后,作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契机即悟性的、辩证的、思辨的三个契机作了分析和解释,说明了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9.
对照罗尔斯的"平等的自由"原则,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解放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实际上,马克思的解放理论在很多维度已经关注并涵括着罗尔斯所阐释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并显现出与罗尔斯之前提及视野的差异。这些维度包括:自由的概念与"平等的自由"体系;"平等的自由"体系中的良心的平等自由、平等的政治自由与平等的人权;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道德判断和历史判断;政治哲学观及其功能;等等。由此,马克思主义的"平等的自由"原则可以表述为:每个公民对于最广泛的、总体的、平等的、基本的自由体系都拥有同等的权利;这个自由体系与所有公民的类似的自由体系相容。当然,马克思的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自由是对这种自由的扬弃。  相似文献   

10.
寂寞     
寂寞是一种美丽。高山的峰巅是寂寞的,大海的深处是寂寞的,辽阔的蓝天是寂寞的,延绵的长城是寂寞的,草原上唱着动人歌曲的牧羊人是寂寞的,这种寂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神往与不尽的意境。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工作的紧张、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不适、就业的困难、生意的失利、思想的冲突、失败的苦恼、希望的破灭、情场的失意、学业的受挫、家庭的变迁、经济的拮据、夫妻间的矛盾、亲人的生死离别等,无不给人们带来不眠之夜,即所谓的心理生理性失眠。这种失眠会随着  相似文献   

12.
哲学的性质不同于哲学的对象和内容。哲学的对象是存在着的整个世界,哲学的内容是反映世界的最高原理和最一般的范畴、规律,哲学的性质则是通过对对象及其内容的揭示而为人们提供一种最一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此,哲学的性质也不同于哲学的作用,哲学的作用是指哲学的性质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表现,是哲学性质的实践化。哲学的性质是哲学的作用的内在根  相似文献   

13.
油画是以快干性的植物油去调和颜料,在亚麻的画布上进行绘画创作的一个画种。油画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我国当代油画的教学进程中,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培养学生独立创作是教学的关键。油画的教学中,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创作水平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对于学创作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油画教学的进程中。培养学生对油画的创作的能力的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收集创作素材、独立构思、构图,并且包括在审美评价的基础上、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上、对事物形象的记忆上以及对事物的联想力和艺术表现力上。创造力是油画的一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油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分割出不同派系,风格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创造力对油画的创作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是支撑起整个油画的灵魂。当代大学生在对油画的过程中太依赖于"外部的素材",只知道是什么派系的画作就拿来临摹,完全忽略了画作所传达的个人情感,学生一味的机械性的练习油画的技法和色彩之间的配合,忽略了创作油画的灵魂-创造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创作画作的主旨,只是一味模仿但求"形似",忘却了油画出现的重要意义-是代表作者的发言人,亦是作者的情感表达者。因此,在对于油画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油画创造力,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油画风格,跳脱出模仿的怪圈,画属于自己的油画成为现今油画授课中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一下从油画起源浅谈创造力对油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油画创造力的基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里的“决定”一词,是有其严格的确定的含义的。所谓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必然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指经济基础是本源的,物质的,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它们之间的这种决定和被决  相似文献   

15.
一个哲人说:“人生的美丽在于人情的美好,人情的美好在于人性的美丽。人性的美丽在于人的个性,在于人的迷人的个性。”什么是迷人的个性?当然是指能吸引人的个性。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你和其他人有所差异,你的个性是你的特点与外表的总和。你的微笑、你的声调、你的服饰、你的行为习惯、你的道德表现、兴趣爱好等等,这一切都构成你的个性。一个人漂亮的外表固然能吸引他人,完美的内在往往更会使人魅力倍增。在许多时候,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与宗教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氏早期浪漫喜剧写的是个人的欲望企求,它们呈现的是一幅和谐团圆的画面。历史剧的任务则比较严肃了,写的是英国历史里面种种暴烈的抗争,讲的是英武、荣誉,尤其是讲理想的君主。莎士比亚的戏总是通过个人反映普遍,因此必然认为君主是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在君主身上个人的和普遍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个中心人物的内容是丰富的。因此英国面临的问题就无情地集中到莎氏笔下的君主身上。英国历史的改朝换代,它的气势,它的堂皇的仪式,直象一首史诗,甚至有《圣经》的味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体验     
向往、寻求、渴望幸福,是人人共同所期待 的。幸福的感觉都一样,但幸福的境界各有不 同。父母的慈爱、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朋友的 温暖、爱情的甜蜜、身体的健康、事业的成功、一 生的平安、生活的舒心、工作的如意、信仰的欢 乐等等,这都是幸福。 幸福是金钱买不来,权力换不来的。用双手辛勤的劳动获得的果实,凭良心并用正当的手段赚来的钱财,用聪明和智慧靠公平竞争取得的成绩或地位,这都是幸福的有力体现,也是幸福的可爱之处。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更不是有损于社会伦理、公共道德、信仰精神的,而是在一种真情…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反映     
据作者说,本文的目的是,联系作为物质的普遍属性的反映概念,用关于信息和控制的范畴的质的研究来补充对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信息和控制——的量的分析。作者认为,反映与信息是接近的范畴,但是又是彼此有区别的。反映是一个物质系统作用于另一个物质系统的特殊产物——第一个物质系统的特性以另一种形式在第二个系统的特性中的再现。信息是控制系统或控制系统的联合的特殊条件下的普遍联系的特殊形式。反映和信息的重要共同特征是,它们不能在物质过程之外存在,同时也不能与物质或运动的任何一种形式等同。作者不同意通过否定信息的物质性质来给信息下定义。他认为,这样的定义没有回答信息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这样的定义还会导致信息的属性之一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混淆,这个混淆可能导致在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之间建立某种第三者,而在认识论中,这样的第三者是不存在的:任何非物质的东西都是观念的。任何类型的信息都是实在的,因为它是在物质过程中实现的。反映是信息的基础;没有反映,信息就不能存在。而且,信息的内容是和反映的内容相同的。信息对于反映是派生性的;这个派生性就是,反映不依赖于信息,而信息依赖于反映,而且,没有反映,就不能有信息。信息和反映的一个共同特性是二者都具有同构的性质。信息是在物质的一定组织水平上产生的,即在有控制过程存在时产生的。信息和控制是成对的范畴,是彼此不能分离的。  相似文献   

19.
陪伴     
任艳 《思维与智慧》2006,(11):46-46
有白云的陪伴才有天空的蔚蓝有群星的陪伴才有月亮的璀璨陪伴是无声的音乐陪伴是无字的诗篇有绿叶的陪伴才有红花的鲜艳有小河的陪伴才有大海的浩瀚陪伴是无偿的付出陪伴是无私的奉献陪伴@任艳~~  相似文献   

20.
崔宝双 《美与时代》2014,(12):109-109
动画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进行动画设计的过程中,批判的吸收不同文化元素的精华,将其合理的应用与动画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有效的带动我国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以及壮大。基于传统文化的动画创作设计,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必然能够有效的推动动画设计行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