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州光孝寺捐资修路助瑶胞本刊讯广州光孝禅寺热心帮助瑶胞群众,去年捐资12万元为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山联乡修建公路,该路已于日前建成通车,结束了当地肩挑背驼的历史,群众高兴地说“现今脱贫致富有路了”。连南县山联乡是该县海拔最高,离县城最远的乡。原来从县城...  相似文献   

2.
邱云 《天风》2013,(11):24-27
一次诡异的台风 余姚市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这里是“全国十强县”之一,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这里是王阳明的故乡,五山二水三分田;这里是有着七千年河姆渡文化的东南名邑、文献名邦。它归属于宁波大市,多少年来,这里“海宁波平”,风调雨顺,是鱼米之乡。  相似文献   

3.
窖藏     
正苍山,听起来很美,是我故乡的名字。那里不产酒,更不藏酒,但家家必有两口窖。一口是祖传的井窖,用来贮藏红薯;一口是临时搭的棚窖,用来贮藏白菜。有了这两口窖,便如同藏了至宝,过冬才有底气,日子才算殷实。记事起,老房后山就有一口井窖,张开大口在山野静寂着。母亲天天嘱咐年幼的我别靠近,  相似文献   

4.
荔波瑶山、瑶麓两个瑶族乡,是贵州省重点扶持的“两山”地区之一。自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两瑶”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效,贫困状况明显缓解,贫困人口由1993年的1206户6267人下降到235户1076人,工农业总产值由1993年612.24万元增到1566万元;财政收入105.7万元,比1993年14.38万元增长7.35倍;瑶胞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220元增长到624元。但是,由于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两瑶”贫困面广度深,返贫率高,新时期扶贫攻坚面临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称 :“龙 ,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细能巨 ,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潜渊。”《易·乾封》说 :“飞龙在天” ,或“跃在渊” ,“见龙在田”。龙掌管雨水 ,龙会给人带来祥瑞 ,龙能化身为天子和伟人。具有神性的龙 ,是华夏民族的图腾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中国文化中一种悠长久远的意念 ,是中国人心中一个永恒的情结。华夏文明中 ,无处没有龙的身影 ,无处没有龙的精魂。因而 ,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龙文化。但是 ,将龙文化作为一种类型文化的专门研究不多 ,将龙文化视为自己的文化形象中精心建设的地方更属少见。龙岗人独…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广西大瑶山上的瑶族分五个族系,汉族称他们为:茶山瑶、花兰瑶、坳瑶、盘瑶、山子瑶,他们语言各异,风俗有别,本文就道教文化与茶山瑶民间文化之关系,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 茶山瑶崇信道教,其中又分为“道公”、“师公”两大支系。在茶山瑶中,论信教与否,人人皆信,但是能够举行“度戒”(传授法术的仪式)的人,则是少数,而且只限于男子。以金秀、白沙、六拉、昔地四村为例,计有师公四十五人,道公五十二人,共九十七人。  相似文献   

7.
绚丽多彩的茶山瑶民间文化,深深地留下了道教文化的烙印。道教文化一旦溶汇到民族文化之中,它将成为民族艺苑中的一枝奇葩。一、道教文化对茶山瑶民间文化影响广泛在茶山瑶的衣、食、住、行中,处处都可以看到道教文化渗透其中。茶山瑶认为孩子的出生是花仙婆送来的,因此当孩子长到七岁以后,最晚不超过十五岁,家长就得为孩子举行一种仪式来酬谢花仙婆,这就是“还花”。请师公念经、跳教舞一昼夜。“还花”之毕,给孩子穿一件在背面制有一个符箓的衣裳,即保命符  相似文献   

8.
<正> 一、龚字的考定甲骨文有“■”字,上作龙下从收,象双手奉龙形,字当隶写作“弊(今简作(龙廾))”。金文也有同形之字,除作国族人名外,一般借作恭、共字,如《秦公簋》有“严(龙廾)寅天命”,《书·无逸》作“严恭寅天命”,这里的“(龙廾)”、“恭”都是敬的意思,《趞曹鼎》有“(龙廾)王在周新宫”,“(龙廾)王”即周穆王子,《史记·周本纪》谓“穆王崩,子共王繄扈立”,《国语·鲁语下》作“周恭王”。徐中舒师在《陈侯四器考释》一文中曾正确地指出:“铜器铭共、恭字皆作(龙廾)”(见《史语所集刊》第三本4分册,482页)。  相似文献   

9.
J、厶几五窖龙 ,。、/雾许彳装唐 鸟窠禅师开示语 启功书(选自《佛教嘉言书法集》,该书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辑,香港佛教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在香港市政局与贸易发展局合办的1993年度“中文艺术书籍”评选中,荣获“最佳印制书籍奖”。)锗恶英作承善表个行詹岛一钉“讨叩嘲.小臼么簪~入斋日召砧敬音 翮弼 一互 圈 一甑唐 鸟窠禅师开示语@启功  相似文献   

10.
瑶族内部有不同的族系。茶山瑶自称“拉珈”,是瑶族内部的三大族系之一。主要居住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人口一万余。她有不同于其他族系的文化特点,道教信仰就是其中之一。 1951年,中央访问团经过实地调查,编印了《关于金秀瑶区的初步调查报告》。在其《瑶民的宗教信仰》一节中写道:“长毛瑶信道教”、“长毛瑶中道士、师公是很多的,一般名字中间夹一道字的都是道士,夹胜字的都是师公。”据1956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领导的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金秀的调查统计,仅金秀、白沙、六拉、昔地四村的茶山瑶道士、师公共计97人,其中师公45人,道士52人,占四村茶山瑶总人  相似文献   

11.
“故乡”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心结和意象.这种“挥之不去”基于生存论意义上时间的四维结构,使人几乎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哲学意味的寻根冲动.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以近乎完美的艺术境界展现了时间的四维结构,通过书写“故乡”在精神中引起的幻灭,创造了丰盈的审美体验,传达出富于生存论意味的哲学洞见.  相似文献   

12.
神窖的秘密(一)   这几年,我们这里风调雨顺,打的粮食大囤满来小囤流,没处放.不知谁先想的主意,在自家院里挖个地窖,买来塑料布筒子,将晒干的麦子往里一倒,用细绳子扎紧口,上边用土封严实.来年打开窖一看,麦子仍是黄澄澄的.老鼠不祸害,又不生虫子,要多保险就有多保险.有好些村民都这样放麦.……  相似文献   

13.
“心肾相交论”是瑶医药理论的脏腑生命观,心主要的功能是主宰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进行调节;肾是气血化生之根源.如果心功能受损,那么其调节作用减弱,瑶医的整体观内涵得不到体现,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属性就不复存在,人体就会进入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肾,瑶医学认为人的出生、生长、发育和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是肾“气化”功能由盛到衰的自然过程.“心肾相交论”强调心肾功能的正常是人保存生命最基本的前提.通过探讨“心肾相交论”的学术思想,用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对瑶医药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道教将阴阳鱼太极图作为本教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阴阳鱼太极图是怎样来的 ?具体应该如何画 ?其中的蕴意怎样 ?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述。首先 ,我们解释一下“太极”这个词。“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 ,《庄子·大宗师》有 :“夫道 ,……神鬼神帝 ,生天生地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在这句话中 ,“太极”只是对最大极限的一种描述 ,还不是像“道”那样作为宇宙生成的本原来言的。作为宇宙本原的“太极”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上传》“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这里的太极…  相似文献   

15.
道教文化对茶山瑶民间文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仅就“做功德”及功德精神,谈一些见解。一、功德桥的架设及其祭祀仪式“做功德”,起初是茶山瑶一村或几村联合举行的一种超度亡魂恶鬼的集体祭神仪式,后来发展成为以修桥补路为中心的隆重的集体祭祀活动。每隔12、18、20年做一次不等,目的均在于求得人丁安乐,五谷丰收,六畜兴旺。其间举行几次小的祭祀,都是在冬季里选一个“复生”吉日进行。举行“架桥”祭祀,十分庄严,村里各户出一男丁去砍伐两根大杉木,由村代表分工各抬一端。横架于河上,请道公上  相似文献   

16.
“心肾相交论”是瑶医药理论的脏腑生命观,心主要的功能是主宰其他脏腑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进行调节;肾是气血化生之根源.如果心功能受损,那么其调节作用减弱,瑶医的整体观内涵得不到体现,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属性就不复存在,人体就会进入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肾,瑶医学认为人的出生、生长、发育和成熟直至衰老死亡的过程,是肾“气化”功能由盛到衰的自然过程.“心肾相交论”强调心肾功能的正常是人保存生命最基本的前提.通过探讨“心肾相交论”的学术思想,用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提高对瑶医药理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人们常说的话。八仙的原由何在?各种传说很不相同。“八仙”一词,最早可追溯到东汉。牟融《理惑论》:“王乔、赤松、八仙之箓,神书百七十卷。”这里“八仙之箓”中的“八仙”,系指列仙,“八仙之箓”即《列仙传》等类书。八仙的传说最早的有二,一、“淮南八仙”;二、“蜀中八仙”。东晋葛洪《神仙传》说:“淮南王安,好儒学方技,有八公往  相似文献   

18.
位于文登市境内的昆嵛山,又名姑余山,俗有“仙山之祖”的美称。按《仙经》云:姑余山因麻姑曾于此山修道升天,有余址尚存,因以得名。所以人们都说昆嵛山是神仙聚会的地方。究竟此山如何美丽,仙气如何盛旺,十九岁的邱处机暗暗下了决心,非去不可。公元1167年秋天,他告别故乡,奔宁海而来了。一路上,人们告诉他,昆嵛山是再美不过的,自从盘古开天地,没有那一个山能够如此秀丽;昆嵛山又是再高不过的,所以凡夫俗子是上不去的。“年轻人啊!你是不是去观赏景致?”一位老人问到。邱处机说:“栖霞山多,只能藏龙卧虎,昆嵛山高,才隐神仙。我是来这里问道修行的啊!”  相似文献   

19.
基督的声音从这里传出,教会的希望从这里升起;在这里——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聚集着人类最美的菁华——“爱”,它似一股股暖流,从我们修生的心中流过。我应天主的召唤,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离开可爱的父母来到这里。只见那婀娜多姿的杨柳在微风中起舞,充满着对圣教会的无限深情;落叶、尘土被风一同刮走,标志着圣教会更加洁净。修生生活开始了,学院和“两会”领导,对我们作了语重心长的讲话,并一再说:“爱”,是我们圣教的根本。我当时不太明白,后来的事实使我理解了。  相似文献   

20.
气功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最早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有20多处论述气功。其中一段重要论述写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话是说,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