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在他之前对圣人聪明睿智之定义的基础上进而凸显其德性意义,诸子则依据各自学派的立场解释圣人意涵并重订圣人谱系。孔孟荀三人皆主张既避免泥古不化,又反对一味求应世之变而非圣无法,逐步建立起了为后世所承认的完整圣人形象谱系。这种对"王官学"与"百家言"的绾合,在西汉则发展成为以孔子《春秋》为新王创制立法的公羊学。古文经学以经为史,孔子被视为"王官学"的传承守护者,史家谱系的意义压过圣人谱系,万代一时,皆取法周文礼制即可。南朝玄学对圣凡天渊之别尤为强调,北朝诸儒则有古文经学师古之意,依凭《周礼》为北周定一代政治规模,被后来的隋唐取法而开一代盛世。随着中唐道统说的出现,尽管"人皆可以为尧舜"之信念逐渐大盛,为圣的标准则逐渐脱离外王之道而内化为工夫印证。这种变化既可能促成通达至善道路上始终的戒慎恐惧,也可能造成空疏张狂而导致满街圣人之论。此外,唐代孔庙从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为圣人观念变化提供了一个现实层面的理解角度。  相似文献   

2.
梁涛 《孔子研究》2021,(4):72-83
郭店简《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长期没有得到正确释读,影响到竹简的编连和文意的理解.本文在对竹简重新释读和编连的基础上,指出《成之闻之》一是提出"天降大常",从天命的角度对孔子的仁尤其是忠恕做了形而上的论证;二是探讨了"圣人之性与常人之性",认为圣人与常人之性本来没有差别,其差别在于不同的选择,是在后天形成的,但差别一...  相似文献   

3.
罗彩 《现代哲学》2022,(3):155-160
王弼、郭象分别通过“体无”“体本”赋予了孔子“自然化”色彩,重塑出儒道相融、名教自然合一的圣人人格,展现了“老庄不及孔”的尊孔趋向。通过寓“无为”于“有为”的手法,郭象将王弼推崇的“上古”“三皇”“五帝”圣人系统延伸至“三王”,阐明这是“有德”的圣人人格下落到“有位”的现实君主人格之必然过程,因而上古、三皇、五帝的无为政治与三王的有为政治都是圣人因时顺势、循道行事及自然无为的代表,这就肯定了圣人所创之名教存在的必要性及三代之制的合理性,实现了无为与有为的统一。此圣人人格与圣人系统在政治上便体现为“内圣外王”的王道理想追求。郭象在王弼主张“本末一体”的基础上以“体用一如”来诠释道与德、圣与王的关系,实现了由王弼倡导的“先圣后王”政治理想向“圣王合一”的转变。以王弼、郭象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以孔子为圣人人格、肯定三皇五帝到三王的圣人系统、追求“内圣外王”的圣人政治,本质上是对儒家坚守的社会理想之延续,是对儒家圣人观的“接着讲”。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学以圣人为社会秩序建构的主体,主张通过人格力量的示范作用形成凝结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以解决社会危机。圣人在秩序建构中是道德权威和政治权威的统一,圣人之德是秩序建构的主观条件,圣人之位是秩序建构的客观条件。德和位能否结合又取决于时和命,时和命构成先秦儒学圣人秩序建构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对先秦儒学中的圣人之德和圣人之位的理论关联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先秦儒学秩序建构思想重视人格力量的特征及其局限性。一、圣人之德与秩序建构孔子一般不抽象地谈论圣人,但关于尧、舜、禹等被儒学圣化的具体历史人物却有不少…  相似文献   

5.
王廷相的道德观,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的。“圣人”是道德理想的最高人格;“存理去欲”是通过道德教育达到“圣人”境界的根本途径;而“动静相养”又是“存理去欲”的基本修养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学说。本文就王廷相的修养学说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在道德修养上,王廷相同周敦颐、二程、朱熹等理学家存在着重要的分歧。如何才能“存天理,去人欲”呢?这需要做一番道德修养的工夫。这个工夫,周敦颐叫做“主静”,程朱叫法“主敬”,而王廷相则叫做“动静交相养”。这是王廷相道德学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成人”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从孔子到王夫之,都对此发表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孔子提出“成人”不仅有智慧和勇气,而且还应有多方面的才能,触及知性潜能、德性力量的开发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但语焉不详。荀子是儒家中为数不多的重智论者,强调真善统一而归宿于真,并强调道德实践与情感薰陶,理想人格是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柳宗元偏重于论述师友的帮助和文以明道在造就理想人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夫之则指出,理想人格的培养是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实现的,“成身”与“成性”相统一。儒家的“成人之道”的精华,对于今天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王艮作为阳明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对人格理想的理解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基于特殊身份与经历的开新。主要表现为:在承继"万物一体"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的有意忽略,突出个体生命的社会担当感,将现实中呈现的达圣路向的士人阶层的格限向平民敞开,将践行圣人情怀的现实领域由庙堂转向了在野修身讲学;同时,恢复了原始儒家鲜活的人生智慧,突出了圣人人格"智"的内在规定,使其展现为"仁且智"相统一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8.
刘欢 《孔子研究》2023,(6):66-80+158-159
在儒家所设计的人间秩序中,圣、贤、君子、仁(者)、士、大人、成人都具有理想人格的意义,圣人是最高理想人格,君子是次级理想人格,其余则反映了成就理想人格过程中的不同侧面和程度,故而理想人格也属于一种价值体系,具有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结构。孟子的“圣人”观,整体上属于儒家的范畴,但亦表现出注重差异和多样性独特面向,这点可由孟子对“四圣”的评价、作为理想人格普遍化的“君子”所反映的不同人群的价值差异以及“圣”之不同层次区分等三个方面加以体现和证成,由此孟子寄寓在“圣”之理想背后的精神实质上是平等与超越并存。揭示这一张力,有利于开显孟子哲学尤其是与其有关的人或“自我”观念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敬畏作为宗教知识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可由敬畏关系而衍生出特定宗教的道德心态。儒教是一种人本敬畏,基督教则基于神本敬畏。比较而言,儒教的人本敬畏以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三大敬畏为主要框架,构成性善论的信念预设、成圣希贤的价值目标、修身涵养之道德行动而形成强调“诚”的道德心态;而基督教的神本敬畏则以上帝或唯一至上神的敬畏为法则,并以性恶论的信念预设、因信称义之价值目标、遵守律法之行动形成强调“信”的道德心态。通过儒教与基督教两种敬畏框架及其道德心态比较,可以更深入而具体地理解儒家道德心态的主要特征,为其现代转型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10.
孔子之成为圣人,不是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而是经历了两三百年之久,这就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末年的那段时间。孔子不是到了汉代才被公认为圣人。促使孔子成为圣人的,完全是民间的力量,官方的力量并没有起作用。孔子的弟子、再传弟子等对此当然起了作用,但不能夸大这种作用。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孔子是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共同的圣人,而不只是帝王的圣人,不只是所谓"统治阶级"的圣人。圣人与神不同,故尊孔子为圣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他的迷信。  相似文献   

11.
刘亚琼 《管子学刊》2016,(2):106-109
郭店楚简的圣人观处于孔子、孟子之间的过渡阶段。孔子推崇圣人而强调难以企及;郭店楚简首提圣人之性,指出圣人通过道德修养,正身而治世,能得以实现圣人之道;孟子降低了圣的高远性却广开了成圣之门。先秦儒家从孔子郭店楚简再到孟子,其圣人观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吴伟庆 《天风》2022,(9):10-13
灵修就是"修养灵性".中国儒家传统重视"修身养性",修身指道德行为的操练与修养,养性指培养良善的本性,最终成就圣人的理想人格.孔子之后,孟子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他的心性之学,认为人本有善性,通过内省、尽心可以知性、知天,所以修养就要存心、养性、事天,修养的途径是反省内求,具体的修养方法有寡欲、求放心、诚、慎独、养气、践行等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2002,(6):6-6
“圣经是天主的话,受圣神默感而写成。”(启示9节)全部圣经都是天主的话,“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推动之下说出来的。”(伯后一21)“天主藉着圣神将这一切启示给我们了……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格前二10——11)  相似文献   

14.
孔子思想的原点是其人性论,它蕴含存在论意义的"性相近"、生存论意义的"习相远"和实践论意义的人性重塑。孔子努力于后者,创建起以"持礼成乐"为生活目的,以"以仁入礼"为基本进路,以"博学内省"和"敬德修业"为内外双修原则和以"齐""治"为践行方式的道德人性论。孔子之人性论思想为后世开辟出多种可能性:《中庸》以此为出发点,为后世开出致思人性的形上学先风;告子从生生、本能、自律入手弘扬了孔子的天赋人性观;孟子和荀子则发展了孔子实践论意义上的道德人性论思想,分别创建起性本善和性本恶理论,为血缘宗法政治之可以德治和必须德治提供了截然不同的人性依据。  相似文献   

15.
"子谓《韶》《武》"章是理解孔子"乐德合一"思想的关键。后世学者往往以对舜、武的历史评价,代替孔子对《韶》《武》的艺术评价。朱子从艺术与道德的角度区分了"美"与"善"的不同意味,但《韶》《武》的艺术身份,仍不免被道德的话语所遮蔽。然而,"美"与"善"首先是乐本身的"美"与"善",是孔子在观乐过程中切身感受到的艺术经验。道德的精神在音乐艺术的演绎中具有了感性的形象,给人以特殊的境界觉受。只有从乐的"首出"地位出发,才能理解孔子"乐德合一"思想的真实意味。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在人的自然属性上主张顺从而不放纵,在人的社会属性上倡导人格的健全和“道德个人主义”,在人的身与心的和谐方式上追求审美方式,以构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诗意共存的和谐,这对当前人的自身和谐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作为思想家,他与耶酥、释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自许拥有authority(权力),因而他的思想言谈就不是教条,而是探索。尽管在当时就有弟子子贡等抬举他为圣人,但他始终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只是“学”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下引只注篇名)这种态度无疑给我们理解孔子指出了一个方向:理解他而不是顶礼、崇拜,也不是歪曲、利用。这首先就要求我们对孔子进行历史的还原。  相似文献   

18.
孔子对天命的理解和体认,是在对殷周时期对天的基本价值观批判继承与创造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孔子的天命观,经历了一个由信仰、怀疑直至超越的历程,经历了由神学、道德天命观向带有自然倾向的天道观念转化的过程。在人性论上,孔子作为“人性”理论的首倡者,奠定了以后儒家思想中对人性问题叙述和理解的基调,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这一问题的基本框架,后来的孟子、荀子将人性问题从善恶两个方面做了极端性的发挥。本文指出,由于受殷周以来传统政治思维模式的影响,孔子把其天命论、人性论作为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政治价值依据。如果说天命为孔子政治思想体系建构的外在价值依据,那么,人性则成为孔子政治思想体系建构的内在价值依据。孔子的思想体系正是寻找到了具有超越性的两大价值依据,因此,不但具有了超稳定的仁—礼政治结构模式,而且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社会与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的政治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蔡志栋著《"圣人"的退场: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论》一书于2016年8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晚清以降,作为古典理想人格形象的"圣人"加速衰落。新的理想人格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和先秦思想的关系如何?仅仅是排斥吗?抑或藕断丝连?这些问题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家思考的重要问题。该书紧紧围绕中国现代思想家述及先秦诸子与中国现代自由人格的文本展开论述,兼顾时代和思潮,采取结构化、问题化的研究方法,从具体的道德内涵、理欲之辨、义利之辨、群己之辨等角度切入对道德自由的阐释,展示了"圣人"衰落过程中自由人格形象百家争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孔子所谓"与命与仁",充分彰显了孔子立言为学与士人君子之学的宗旨要义以及作为一种道德性命之学的中国学问的精神特质与义理内涵。要而言之,士人君子的精神生活与道德生命主要不是由个人利益的得失考量所主导和支配,而是由命与仁两大核心要素共同构造而成。对士人君子而言,只有在知命与体仁之间,即基于对天命因素与命运力量的深刻洞察和切己体认以及对于仁德修养与道义理想的追求和践行,才能成就人类可大可久之不朽的道德功业,从中则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体表现为:守望文明,维新中国;生于忧患,自强不息;穷理尽性,安身立命;天下为公,生民为重;生命感通,万物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