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八年九月间我去一个学校讲课,总题目是《关于运用经济规律问题》,共十四、五个题目,《关于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是其中的一个。这个题目我又分做下面十个问题来谈:(一)什么是规律;(二)规律的客观性质和人的意志发生作用的范围;(三)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对规律客观性质的动摇和马克思主义对这种思  相似文献   

2.
人权与宽容的命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权与宽容的命运吉兰·瓦特洛著新慰译原始宽容与现代宽容宽容的各种含义如今形成一个复杂和难以辨认的迷宫,远远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为了说明下文,我们提出原始宽容与现代宽容之间的一个初步区别。我们所说的原始宽容,是指由容忍或不制止那些按照法律不该发生的事所构...  相似文献   

3.
宽容的原始意义和现代意义之间的分歧给宽容思想的历史留下了印记。[1]起先,宽容被理解成为容忍某些应受指责的行为或与社会价值观念有关的过错所作的努力,因为在生活没有变得不能容忍的情况下,各种规则也决不可能一直受到尊重。当权者原来设想为一种处置权的宽容,...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美德     
阿虎 《思维与智慧》2011,(10):17-17
对于宽容的理解,文学家说,宽容是在荆棘中长出来的谷粒;医学家说,宽容是一个人健康的钥匙;哲学家说,宽容是一个人修养和善意的结晶;心理学家说,宽容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一言以蔽之,宽容是明智者的伴侣,是庸碌者的敌人。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 ,宽容在古代社会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美德的话 ,那么 ,在现代社会 ,宽容不仅是现代人所尊重的一种宝贵的基本价值 ,而且在现代制度的作用下 ,已经制度化了。换句话说 ,由于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制度本身就具有宽容性质 ,因而成为现代宽容得以生长、发育和扩展的社会机制。1 .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宽容的要义在于包容道德生活中的他者,即包容持有不同道德思想、道德观念、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态度、道德判断或具有不同道德行为表现的个人或群体。道德宽容的客观前提是人类道德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道德分歧。道德宽容之所以值得提倡,是因为它既不是道德武断,也不是道德纵容。道德宽容的限度是勿纵恶或勿跨越善的边界。伦理相对主义是道德宽容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佛教对占卜的态度是不断变化的。佛陀创教之时,为了区别佛教和其他外道学说,维持教团清净,曾制定戒律禁止僧人从事占卜活动。但此时的戒律是将卜、呪等邪命行为杂糅在一起,置于波逸提或突吉罗等轻罪之中,尚不严苛。佛陀圆寂之后,佛教发生了部派分化,各部关于占卜的态度不尽相同:法藏部继承了原始佛教的占卜观念;弥沙塞部和南传赤铜鍱部对占卜持严苛的反对态度;大众部(大众部末派)则对占卜采取宽容的态度;说一切有部与根本说一切有部对占卜的态度还未定型,总的来说是朝着宽容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存在问题一直是哲学争论的热点之一。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给存在问题的讨论注入新的活力。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出现一些涉及存在问题的语言哲学或逻辑哲学的论著,而且颇有见地。本文试图对已有的较为重要的存在理论作一简要回顾与评论,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一、存在是命题函项的可满足性存在问题之争的焦点是:存在是一种性质吗?进而“存在”是一个谓词吗?究竟何物是存在的?前两个问题密切相关,可以看作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本节着重讨论此问题,后一个问题将放在下一节讨论。我们知道,在日常语言中不乏这样的语句…  相似文献   

9.
高尚的宽容     
至恕至慈的真主对人类确是宽容的,真主在伟大的《古兰经》的“忏悔”章中,竟有十多处谕示那些误干不同罪过的人们,只要他们重新做人,真主是准许并接受他们的忏悔的,真主都会宽恕他们的。所以,广恩的真主教诲我们:“谁愿恕饶而且和解,真主必报酬谁。”(42:40)这就说明宽容来自真主,真主的德性是人类学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理,因而,人类的宽容在真主御前必将得到加倍回报。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宽容却是最高尚而艰难的。我们穆斯林应当学会宽容,因为宽容这情感不但能化解心头的冰霜,驱散眉…  相似文献   

10.
根据问题差距说,目标、矛盾、挑战和困难都意指问题。问题是行为主体渴望消除的认知初始状态和设想或认定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重大问题具有一般问题所具有的一切性质,也具有一般问题所不具备的权威性、战略性、复杂性和特异性。社会进步伴随着重大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伴随着问题性质的积极转换,将那些在理论和实践上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正解决问题或已解决问题,将规避型问题转化为引导型问题。解决重大问题的必要的、积极的逻辑策略是分解问题,逐级解决,对重大问题在思维中进行历时性或共时性分解,直至问题求解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宽容人世间     
宽容是对他人温和,给自己一份好心情。宽容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里,有许多人却忽略了“宽容”,致使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弘扬宽容的美德,愿宽容像一束阳光,照亮每个人的生活之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友好、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存在宗教宽容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兼容的误读。中国古代宗教之所以长期存在多神兼容现象,乃是宗法社会、原始思维与专制政治这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真正的宗教宽容是社会文化具有宽容精神的产物,它需要自由、平等的价值支撑与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法专制与政治专制并不具备这样的社会条件,故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宽容精神,也不可能产生严格意义的宗教宽容。  相似文献   

13.
我们能宽容到什么程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该如何定义宽容呢?[1]宽容在于当别人的言行不合自己的心意,一目了然地令人不快,或在道德上令人反感时,我们仍听之任之。但是,究竟何谓不合心意,何谓令人不快,何谓在道德上令人反感,人人都会感到这里存在非同小可的分歧。为了尊重这种直觉,我建议区分狭义...  相似文献   

14.
亚当·斯密与"亚当·斯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文军 《哲学动态》2007,17(6):17-23
一“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与斯密的自相矛盾1.“亚当·斯密问题”的产生“亚当·斯密问题”即关于亚当·斯密的人性自利与利他以及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源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历史学派,他们认为斯密最初在《道德情操论》中主张同情或利他是人的本性,而在后来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却改变了对人性的看法,转而把行为动机归结为利己或自私,由此造成了《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对立。从学术思想产生的宏观历史背景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源于资本主义落后的德国与先进的…  相似文献   

15.
逻辑有效性(validity)问題是形式逻辑的主题,这是由形式逻辑的性质决定的。人们对“逻辑”向来有不同的理解,但各种理解似乎都涉及一个共同的问题:逻辑是关于推论的科学。推论(argument)是什么?推论是一个命题序列,它由一个作为结论的命题和一个或多个作为支持这个结论的命题(即前提)所构成。换言之,在一个命题序列中,根据一些前提来支持一个结论,或者从一些前提来推断一个结论,这就是推论。从自然语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一期苏联“哲学问题”杂志报导:去年秋季,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曾举行一次关于矛盾问题的学术会议。会上听取了16个报告,其中关于一般矛盾问题的报告3个,关于自然科学中的矛盾问题的报告6个,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问题的报告3个,关于思维中的矛盾问题的报告4个。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矛盾问题的报告有:茨·斯捷潘年的“论社会主义社会的统一及其矛盾的性质”,格·施特拉克斯的“论社会主义内部矛盾的发展”和耶·莫德尔任斯卡娅的“现代资  相似文献   

17.
如果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的宽容概念与《老子》相关思想进行比较,科恩将宽容视作“在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主体有意识地、有原则地不干涉那些反对他的人,尽管他自认为有能力予以干涉”,与老子关于“不善者亦善之”“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战胜以丧礼处之”的思考以及慈爱思想相融通。然而,考虑到比较研究中的不对等性,以及比较对象自身的系统性,文明对话的研究不应止步于此。细究文本,《老子》思想中实则包含超越西方宽容概念的内容。《老子》中持类似西方宽容观念的是圣人,但圣人并非宽容的直接主体,而是“道”的拟人化象征,超越万物,包容万有,无所偏私,以“无为”养育万物,使万物归于自然有序的状态。老子的目标是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和谐,其思想中虽然包含了宽容理念,却远远超出西方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在老子包容天下的襟怀中,各种差异的共生共荣就是世界的本来样貌,欣然承认,接受差异和不同,并坦然地生活于其中,那么冲突就不是必然的,战争就不是人类的宿命。这为冲突和动荡频发的今日世界分歧与对立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事经济案件申诉和申请再审的几个问题黄锡宁鲍亚放孙祥壮当事人申诉或申请再审有可能导致审判监督程序的发生,从而使错误的判决或裁定有可能得以纠正。然而,在复查民事和经济纠纷案件的实践中,不少同志对于申诉和申请再审的一些问题存有模糊的认识,以致在审判工...  相似文献   

19.
宽容是社会治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康之 《道德与文明》2003,(1):25-27,31
宽容问题是伦理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但是 ,长期以来 ,宽容被理解成人的美德 ,因而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很少考虑这个问题。在后工业社会到来的时候 ,当公共管理这种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出现的时候 ,我们希望把宽容作为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的向量来加以考虑。具体的做法就是 ,首先把宽容设定为社会治理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0.
能仁 《中国宗教》2017,(1):82-83
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蕴含的是关于尊重、宽容、中道。关于慈悲、感恩、分享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涵,这也是中华文化贡献于世界文化的重要美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