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伊绯 《法音》2019,(3):75-77
正据考,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南北各地纷纷奉诏建寺,苏州、泉州、扬州等地创建的开元寺,香火尤盛,有些至今犹存。原本归辖于益州(今四川成都)的"汉州"(今四川广汉),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创建开元寺。不过,此寺于元代毁于兵变。据清代嘉庆年间(1760-1820)撰修《汉州志》记,有州人周文彬提及此寺重建境况,文曰:"广汉城内有开元寺者古道场地。国朝定鼎以  相似文献   

2.
泉州开元寺创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黄守恭的桑园,相传黄因梦感桑树生莲,遂舍园建寺,名莲花寺,由匡护大师住持。长寿元年(692)改称兴教寺,神龙元年(705)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开元寺至今。开元寺建筑宏伟,闻名中外,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西塔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东塔名镇  相似文献   

3.
到苏州,千万不要错过位于苏州古城北隅的报恩寺,俗称北寺。热心的苏州人,会骄傲地告诉你,那座高峻雄伟的北寺塔,与虎丘的云岩寺塔同被视为苏州古城的标志。古刹报恩寺乃苏州璀璨之明珠,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为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据梁简文帝《吴郡浮海石象铭》称,该寺始名通玄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至十三年(公元252年)。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诏命天下各大郡置寺,以年号为寺名。苏州地方官绅应诏,将通玄寺易名为“开元寺”。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端阳节,报恩寺迎请佛牙舍利,徽宗赵…  相似文献   

4.
潮州开元寺     
历史悠久的潮州开元寺,建筑宏伟,气势非凡,为粤东一大名刹。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诏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以玄宗年号为寺名,遂建斯寺。开元寺创建后,千余年来,屡经兴废。十年动乱中,开元寺在劫难逃,佛像断手折足,满目疮痍。1980年开始大修殿字,重塑佛像,短短几年,古刹重光。梵天佛国,焕然一新。今天,旅游  相似文献   

5.
文澜 《法音》2000,(1):50-51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的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此寺。大中二年(848),天台宗僧令言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笃信佛教,于开元寺西北创支院。当时…  相似文献   

6.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公元686年由匡护法师主持创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屡经修缮,菩萨金其身,殿宇朱其门,使古老名刹,重焕新姿。目前全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泉州开元寺素有“桑莲法界”之称。相传建寺之前这里是座大桑园,园主黄守恭曾梦见一位和尚化园建寺,黄回答说要待桑树开白莲花。三日后,园中桑树果然盛开白  相似文献   

7.
“治癌高僧”、菲律宾马尼拉普陀寺、碧瑶市普陀寺方丈、闽东古田极乐寺方丈、福州开元寺方丈提润法师因糖尿病并发症治疗无效,于2月13日上午10时30分在他驻锡40多年的福州开元寺安祥示寂。僧腊66,戒腊65。这位受世人钦敬的高僧走了,但他的功德长留天地间。  相似文献   

8.
正唐代高僧义净因"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于咸亨二年(671)十一月"附舶广州,举帆南海",历经二十五年,周游三十余国,求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归国后,义净先后在大福先寺、西明寺、福先寺、荐福寺等寺院翻译佛经。义净西行求法,意在佛律,冀望通过整饬戒律,矫正时弊,因此,他"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然而,由于唐代戒律之学在道宣等人的倡导下,已形成"《四分》独尊"的局面,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并没能在中土得到弘持。在义净翻译的众多佛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有"诸经之王"之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  相似文献   

9.
正一、寺院历史南山禅寺原名石泉寺,为山东龙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寺庙。据史书记载:佛教在唐代时传入龙口,自唐至清,佛教兴盛,全县800余村,均建有庙宇,境内著名寺观有三观八寺之称,石泉寺位居八寺之首。寺名原称昭庆寺,唐代贞观元年(627)初建,宋建隆、明万历、清雍正、光绪年间屡经重修。鼎盛时,庙容金碧辉煌,为邑内一大胜景。寺址位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5,(4)
最近,潮州市决定把开元寺归还僧侣并由他们自行管理、使用。潮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距令已有一千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古刹,但在“文革”期间被一些单位和住户占用。一九七九年,开元寺得到香港同胞李嘉诚、庄静庵、释定因等捐资修葺。目前已完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阁、地藏阁、东西两廊等主体工程的修建任务。四月初,潮州市决定把开元寺归还佛教协会,让僧侣自行管理、使用。潮州市博物馆四月底前全部撤出藏经楼,潮州市印刷厂和塑料二厂的  相似文献   

11.
靖居丛录     
古刹游踪四十年代,居于旧都,有幸至各寺随喜,暮鼓晨钟,启人遐思.虽半个世纪过去,而鸿雪因缘,一念之间,犹时展现,爰随手录之,以存梦痕云尔.鹫峰寺鹫峰寺在西城卧佛寺街,寺有唐代《心经》石幢,上镌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勅修淤泥寺,为宫官张功谨敬德监造.寺原有旃檀佛像,来自西土,流传震旦,元  相似文献   

12.
刘国强 《佛学研究》2004,(1):214-217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出家为僧,限制很严。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4)
入唐以来,诗和中国佛教同时进入鼎盛时期,一些名士和名僧凭借寺院相互酬唱或独抒胸臆,遂使题咏佛寺的诗作骤增。“寺,廷也;有法度者也”(汉·许慎《说文解字》);唐代李华说:“古者官之庭为寺”。东汉永平年间,西域僧人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经至洛阳,初住鸿胪寺,后迁入白马寺,创汉地僧寺之始。此后,佛寺随佛教的隆盛日益增多,至唐代“天下僧寺总五千三百余所,私庙兰若不与焉”。寺院的规模也十分可观:“国家大寺,如长安西明、慈恩等寺,除口分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第一大居士、五台山华严思想奠基人、佛教"华严三圣"创立者、唐代山西寿阳方山寺长者李通玄(635—730),山西太原人,倾毕生之智,以《易》会通佛典"经中王"《大方广  相似文献   

15.
承天寺位于泉州市区,为千年古刹,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泉州三大丛林”。五代后周显德年间建寺,初名南禅寺,后又名月台寺,景德四年(1007年)敕名承天。承天寺一世祖为省澄法师,自兹以降,近代有云果、弘一、转尘、转逢、性愿、会泉、宏船、广钦、瑞今等高僧辈出,各具造诣,薪火相  相似文献   

16.
觉念 《中国宗教》2020,(4):84-86
4月8日0点,武汉解封的钟声响彻夜空。忆两月余的寺院抗疫时光,提笔记之。特殊的春节:关闭寺门,暂停佛事灵泉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2020年年初,与大部分武汉人一样,灵泉寺僧俗最初并不了解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凶险——农历腊月二十四(2020年1月18日),寺院还在按照往年传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21,(2):92-95
一雷音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丝绸之路重镇——甘肃省敦煌市,原址在莫高窟。据莫高窟洞窟题记及敦煌遗书记载,雷音寺前身为西晋"仙岩寺",隋唐时名"崇教寺",元代名"皇庆寺",清代恢复"雷音寺"至今。据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记载:"西方有八神,相貌狰狞,身被金甲,手持宝刀,名曰金刚,尝卫世尊说法于雷音寺",这是"雷音寺"一词最早的记载。1987年,莫高窟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后.  相似文献   

18.
《中国宗教》2015,(3):88-89
石窟也称为石窟寺,开凿窟室于山崖峭壁,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是兼具寺院殿堂、禅室等功能的石室。中国石窟延续之久、分布之广、形式之丰与成就之高,均举世无双。如,敦煌石窟窟形多样,有北魏的中心柱式、唐代壁龛殿堂式,以及此后的佛坛式,而其壁画以飘带巧画飞天闻名天下,风格也与窟形配合,北魏凝重、唐代绚丽。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1)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菲律宾分会会长、菲律宾大乘信愿寺住持瑞今法师暨广范、正宗、传印等一行28人,应祖庭福建南安雪峰寺邀请,于去年10月初来华参加该寺佛像开光及重修殿宇落成典礼,受到泉州、厦门、漳州等地佛教协会及有关方面的隆重接待。瑞今法师84岁高龄,在海内外佛教界广有影响。早岁曾住持雪峰多年,后应菲律宾性愿法师之请,往菲宏法。这次回国是他离别故国40多年来的第一次。他在闽期间,先后参访了南山寺、南普陀寺、承天寿、开元寺等古寺名刹。法师原籍晋江东石镇,多年来对该镇龙江寺、侨声中学备极关注。当他此行踏上故乡的土地时,受到当地僧众、学生  相似文献   

20.
正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化觉巷内,又被称为"清真大寺""礼拜寺""清修寺""东大寺""化觉寺"等。这座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中国最古老的几座著名清真寺齐名。一化觉巷清真寺的建寺沿革可追溯至唐代。据现存寺内的《创建清真寺碑》碑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工部督工官罗天爵奉命"董理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