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州观音山     
《法音》1992,(5)
苏北江准平原上,有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扬州西北隅,有一座东西绵亘的土山——蜀冈。蜀冈东峰,有一座佛教古刹——观音山寺。蜀冈因有佛寺远近闻名,佛寺也为扬州增添光彩。今日观音山是佛教活动场所,也是旅游观光胜地。观音山寺创建于元代,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寺所在地蜀冈,更是岁月悠悠。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前486年),在扬州(当年邗国故址)开邗沟以通江淮,筑邗城于蜀冈之上,为戍军之所。战国楚怀王(前319年),在邗城基础上“城广陵”(“广被丘陵”之意),置广陵邑。秦始皇(前221年)统一六国后,在此设广陵县,属九江郡。西汉景帝(刘启)前  相似文献   

2.
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市城西二华里,初建于东汉,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494——498年)年间,益州刺史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于此,命名为“崇德庙”。另有名称甚多,如:“江渎庙”、“李公庙”、“王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蜀典》称“川主庙”,《录异记》称“显英王庙”,《舆地广记》称“广济王庙”,《灌县乡土记》称“二王宫”。乾隆《灌县志》称“二郎庙”。因宋太祖诏修崇德庙时,就已扩大了庙基,并增塑了李二郎的神像。自五代王建据蜀后(901——918年),因李冰父  相似文献   

3.
扬州大明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始建于南朝大明年间,该寺历经隋、唐、宋、元、明、清。由于栖灵塔于唐武宗会昌三年因大火被焚,于清朝光绪年间,特修建牌楼以示对栖灵塔的纪念。牌楼上的装饰则融合两朝时期的文化观念,依据当时的装饰审美进行构架组合,并体现区域文化特征。文章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及实地调研,分别从牌楼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分析并阐述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北京房山县西南40里,有奇峰一座,挺拔秀丽,矗立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央。山腰常有白云缭绕,古名“自带山”;山坡多生莎题草,高可没膝,又名“莎题山”;山上有洞窟九座,閟藏石刻佛教大藏经版4196片,已历千年,故又通称为“石经山”;山顶突起五座高台,僧人以之比拟古印度五天竺圣地,俗称“小西天”。山之两南麓,有千年古刹云居寺,创建于隋唐之际,至辽圣宗时期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该寺坐西朝东,依地形之高下而筑殿堂,错落有致;寺之南北双塔对峙,内  相似文献   

5.
有“千年古刹”之称的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赵县县城的东南角,与“天下第一桥”赵州桥遥遥相望。第10届“生活禅夏令营”于2002年7月20日至26日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营员以及来自加拿大、瑞士、泰国的20多位外籍营员,参加了本届活动。柏林禅寺“生活禅夏令营”,今年已走过了整整10年的历程,十载春秋,意义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6.
寻石头记     
萧艾 《佛教文化》1993,(4):42-42
1993年7月13日,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在南岳山下祝圣寺召开成立大会。笔者为此会发起人之一,特从广东韶关南华寺赶来开会。会议结束当天上南岳山,栖南台寺。南台寺系六朝古刹,创建于梁天监年中海印和尚,海印常在寺侧石台上坐禅念经,故寺名“南台”。唐天宝初年,曹溪门下石头希迁禅师来南岳,见“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故号为“石头和尚”。(《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均如是说。) 当时,居南岳者。  相似文献   

7.
正湖州市地处江浙沪交界之地,烟雨浩渺、波光粼粼的太湖南岸,自古以来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湖州市中心城区外侧南太湖弁山东麓氤氲朦胧和葱郁环绕的山腰间,朦朦胧胧可见一座巍峨寺院坐落其中,不经意间隐约可闻飘溢于太湖南岸上空的晨钟暮鼓。此即名闻江南的千年古刹法华寺,又名为白雀寺,而此弁山亦因寺院又得名白雀山。  相似文献   

8.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因过去四周山上有“柘树千嶂”,寺后山中有龙潭而得名。曾几何时,这座庄严宏伟的千年古刹归于沉寂,游人稀疏,信徒寥寥。如今,“中国佛教第一学府”——中国佛学院将依托这里兴建新校舍,并在2006年底举行了奠基仪式。这座有  相似文献   

9.
《史记·周本纪》说: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齐国何以称“齐”?两千年来,学者作出种种解释,迄今未能揭开这一上古文化之谜。有周一代的封国,多袭其封国原称以为国号。齐国古称北齐,太公望封于齐,因以为国号。此说为不少学者所信奉。但如深究北齐、姜齐何以名齐,齐之初始义究竟作何解释,则迄今不甚了了。司马迁提出“齐所以为齐,以天齐”(《史记·  相似文献   

10.
一月二日(夏历辛酉年腊月初八),天气晴和,阳光普照,位于潮州市中心的开元镇国禅寺内,来自广东、福建等地以及泰国、香港的佛教徒四百多人,在这里隆重举行怫像开光仪式,欢庆古刹重光,法轮再转!开元寺创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元代改称“开元万寿禅寺”,明代以后称“开  相似文献   

11.
在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处,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宏丽古刹,它就是名列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的碧山寺。碧山寺亦名普济寺、北山寺、广济茅蓬,创建于北魏,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建成一大丛林。今天,碧山寺仍以建筑宏伟、古迹颇丰、香火旺盛和高僧辈出而著称于五台山。碧山寺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盛况,皆得力于心系佛法的有为高僧因修和尚的勉力撑持。  相似文献   

12.
宁波依水而居,因甬江而得名,简称"甬",享有"东方商埠,时尚水都"的美誉。2008年10月16日,正是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位于江东区百丈街的千年古刹七塔禅寺法幡高悬,人天欢喜,正隆  相似文献   

13.
如皋县城内的定慧寺是一座建于唐贞观四年(630)的古刹。以“水环寺、楼宝殿、门朝北”的建筑特色闻名遐迩。这座寺院的山门座南朝北,一反佛门座北朝南的习惯,实为国内罕见。寺院内外,绿木扶疏,环境幽静。这座千年古寺曾饱受兵燹战火的洗劫。十年内乱中,寺内佛像又被毁坏殆尽,今年国庆前夕已动工修缮。大殿内的佛像及十八罗汉像,将于年底竣工。  相似文献   

14.
秦俊 《中国宗教》2020,(2):92-95
"净慈掩映对南屏,断续蒲牢入夜声。却忆姑苏城外泊,寒山听得正三更。"这是清朝乾隆皇帝御题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诗。诗中描述的"南屏晚钟"所在之处,便是掩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南屏山下的千年古刹——净慈寺。皇家寺院历史悠久净慈寺由五代吴越国王钱弘俶创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初名"慧日永明院"。  相似文献   

15.
在成都市城区的西北隅,坐落着一座享誉海内外的千年古刹——文殊院。文殊院与大慈寺、昭觉寺并称“成都三寺”,乃西川四大丛林之一,也是中国佛教禅宗著名的修持场所。目前,文殊院是四川省佛教协会和成都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文殊院前临文殊院街,后接万福桥侧。正对寺院大门,矗立着一面约8米高、呈“品”字形状的照壁,蕴含着“佛门空阔”之意。墙壁中央书嵌“文殊院”三个大字。走进文殊院,仿佛走进了智慧吉祥的清凉世界。一文殊院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617)(一称始建于南北朝),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相传为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  相似文献   

16.
施肩吾     
(生卒年不详) 唐代道士,字希圣,号栖真子,世称华阳真人。睦州(今浙江桐庐)人,有诗名。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进士,不待除授即东归。诗人张籍称其为“烟霞客”,“新得科名到处闲”。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今江西南昌)之西山学仙,尝贻徐凝书云:“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仙圣扶持,虽年迫  相似文献   

17.
法源寺丁香花会(七绝六首)(一)幽幽古刹千年立,岁岁丁香四月开。法苑更添新气象[1],申词措笔作诗来。(二)摇曳春花绽法源,幽香如梦忆前番[2]。邀来妙笔增姿色,同愿硝烟绝迹痕[3]。(三)法源依旧故城边,绝妙春姿独得全。把笔豪歌题盛世,赏花揽胜入深禅。(四)万玉玲珑绝世姿[4],千花烂漫乐春时。何当可解丁香结[5],小悟禅机不作痴。(五)梵宫景物胜瑶台,奉命千花次第开[6]。谁让人间添此境,应知世上有僧才。(六)春来古刹特精奇,妙色天香挂碧枝。万象交辉参未透,四方游客忍相离。贺中国佛协成立五十周年(五律)弦歌五十年,懋绩映三千。弘法扶国治,…  相似文献   

18.
在孔繁森同志生前工作过的西藏阿里地区.矗立着一座金字塔形的雪峰,藏族文献称它为“冈底斯”(冈是藏语“雪山”之义,底斯是梵语:“清凉”之义),藏民则尊称它为“冈仁波且”(雪山之宝)。在藏族本教原始文化中,天象一项八幅盖伞,地象一朵八瓣莲花,冈底斯山则象撑伞的把柄和莲花的根茎,位于世界中心,是天神下凡和凡人升天的天梯,本教始祖李统米沃和藏民普遍崇拜的图腾神牛就是从这里下凡的。丹增仁软坚赞所著《赡部洲雪山之王冈底斯山志意乐梵音》一书记载有许多在冈底斯神山修行的本教大师及其修炼场所,如“三十七处相聚之地…  相似文献   

19.
正灵峰讲寺,这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刹,因明末蕅益智旭大师在此著述弘法,而被誉为净土宗祖庭。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开山以来,这座位于天目山北麓的道场,一直以灵石、秀水、古木、梵刹吸引了众多佛教信徒和社会贤达。纵然像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灵峰讲寺的僧人们始终坚守着这片山林和土地,以至于建寺1000多年来,未有破坏山林和发生火灾的记载。  相似文献   

20.
教祖释尊所说之五时教法释尊成道以来,于四十五年中,大转法轮,普利含识。综其一代所说教法,凡分五时:第一时—一华严时怫初成道三七日中,在寂灭道场说法。所说教法—一华严经。或称此为“日出先照时”—一先照高山或称“此为转无上根本法轮”或称此如从牛出“乳”第二时—一阿含时佛起于菩提树下而趣鹿苑,为侨陈如等说法(或云凡十二年人所说教法—一四阿含经。或称此为“日升转照时”之初转—一次照黑山或称此为“转依本起本法轮”之初或称此如从乳出“酪”第三时—一方等时佛离鹿苑而巡化各地,广为说法(或云凡八年)。所说教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