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当医疗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包括过度医疗行为、错误医疗行为和缺陷性医疗行为。创伤骨科疾病不当医疗既与医学发展水平和医学本身规律特点有关,又与现行医疗体制、医院经营机制有关,是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和社会等多因素参与,受现行医学科学发展制约的治疗行为。应避免不当医疗,追求适度医疗,尽量达到最优化医疗。  相似文献   

2.
不当医疗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包括过度医疗行为、错误医疗行为和缺陷性医疗行为.创伤骨科疾病不当医疗既与医学发展水平和医学本身规律特点有关,又与现行医疗体制、医院经营机制有关,是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和社会等多因素参与,受现行医学科学发展制约的治疗行为.应避免不当医疗,追求适度医疗,尽量达到最优化医疗.  相似文献   

3.
医疗美容致害行为是指医疗美容的从业者实施的致使被美容对象生命权或健康权受到侵害的行为.医疗美容的行为主体可以分为合法主体和非法主体.合法主体的医务人员在医疗美客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应认定为医疗事故罪.对于非法主体实施的情节严重的医疗美容致害行为,除放任结果发生的情形,应以非法行医罪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4.
过度性医疗、保护性医疗与防御性医疗是发生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三种性质不同的医疗行为,对这三种医疗行为内涵的合理界定是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前提.过度性医疗是一种违法医疗行为,保护性医疗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则是一种性质“待定”的医疗行为.医师是否依法履行告知义务也是区分三种医疗行为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阐述了防御性医疗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防御性医疗之动因,最后提出防御性医疗的干预策略,包括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文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医务人员形象;加强沟通,重建医患信任关系;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完善医疗法律法规,积极构建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阐述了防御性医疗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防御性医疗之动因,最后提出防御性医疗的干预策略,包括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文服务水平;加强社会宣传,提升医务人员形象;加强沟通,重建医惠信任关系;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完善医疗法律法规,积极构建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防御性医疗行为是指医生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责任 ,在为病人进行治疗、检查等医疗服务过程中而采取增加了各种医疗转诊、会诊 ;多进行各种化验、检查 ;回避收治高危病人或进行高危手术等特殊医疗行为。防御性医疗行为普遍地受到公众谴责 ,但又难以避免地发生在日常行为过程中[1] 。据美国的一项对全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的调查表明 ,在 2 0 0名全科医生中有 98%的人承认自己有因怕医疗风险而采取的防御性医疗行为[2 ] 。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 (TheOfficeofTechnologyAssessment,OTA)指出 ,目前尚没有准…  相似文献   

8.
医疗行为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山西铝厂职工医院(043300)薛轴一、医务人员不循规蹈矩医疗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循规蹈矩观念的培养、形成与巩固,有赖于正规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常抓不懈的医德医风建设和医疗规章制度的约束。医疗单位的领导和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9.
知情同意中病人自主权和传统医疗父权的冲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冲突的产生知情同意是目前临床医疗和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无论是国家法律法规还是行业规范都强调在医疗和科研行为之前要对病人进行知情同意 ,然后才可以开展其行为。我国 2 0 0 2年 9月 1日开始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在医疗活动中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及时解答其咨询 ;但是 ,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生法》第三章第 2 6条规定 :“医生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 ,医生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 ,应当经医…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概念的来源,以及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状况。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基于医疗服务组织特性的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概念及其构成研究,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社会文化情境的医务人员组织公民行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指导医疗实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五所医院医务人员和两所医科大学的学生从医学伦理学教育和伦理培训等四方面进行现场调查和分析,提出目前在医科大学,医学伦理学已经逐步被认识和接受;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和医疗科研中已有较大的影响;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2.
杨功焕教授的著作《中国人群死亡及其危险因素流行水平、趋势和分布》,调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非人口因素对死亡的影响占81%,人口因素占19%。说明20世纪90年代是人群死亡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的10年。吸烟和饮食为主要行为因素。必须进行行为干预,靠非卫生部门的努力,包括医疗保险、实行健康促进战略、进行行为革命、对全部医务人员再教育,以适应后医学时代。  相似文献   

13.
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文献分析法,介绍了职业倦怠概念以及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常用测量工具,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工作特征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简要分析现有研究存在本土化程度较低及缺乏应用性研究等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本土化及干预两方面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针对消费时代医患关系的现状重提医学人文价值凸显的话题,将对诊断与治疗两个环节剖析了医学人文在医疗生活中的切入点,价值内涵与现实冲突。深入分析了医学人文旨归与科学建构之间的差异、冲突、并为医学人文走向医学、医疗、医院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社会人群中产生的医学信息不对称性的根源、特点和社会效应,以及医务人员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探讨肿瘤科医护人员对晚期肿瘤患者实施预先指示(advance directives,AD)的态度。使用目的抽样法对8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肿瘤科医护人员对实施AD的态度可归纳为:(1)认可并有需求;(2)具体实施仍有一定困难;(3)可尝试应用但需一定对策。因此,肿瘤科医护人员总体非常支持AD的实施,但具体应用还需一定时期的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口腔科容易引起医患纠纷,本文从基层医院口腔科以及口腔医生的角度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基层医院口腔医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加强自身修养,并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基层医院口腔科要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合理收费,严格的消毒灭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口腔治疗中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医院管理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医院管理的进展,是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试图从以上方面分析这一问题:医学观念的更新,主要从调整医学目的和进行医疗需求评估实证医疗现实现;医疗服务的拓展,应从三方面着手;树立新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19.
Medicine maintains a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medical symptom -- the patient'ssubjective experience and expression, and the privileged medical sign -- the objective findings observable by the doctor. Although the distinction is not consistently applied, it becomes clearly visible in the undefined, medically unexplained disorders of women patients. Potential impacts of genderized interaction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dical signs are addressed by re-reading the diagnostic process as a matter of social construction, where diagnosis results from human interpretation within a sociopolitical context. The discussion is illustrated by a case st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f the gendering in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s supported by semiotic perspectives of bodily signs, feminist theory on experience, and Foucault'sideas about medical perception and gaze, and concludes that a medical diagnosis is seldom a biological fact, but the outcome of a process where biolog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elements are interwoven. Further deconstruction of the chain of signs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assigning validity to the voice of the woman patient, might broaden the understanding of women'shealth, illness and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发表的《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评价与建议》提出的卫生改革带来“问题的根源在于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医疗服务商品”、“医疗服务市场”的存在是客观的,并通过反驳《评价与建议》提出的四对矛盾,提出“医疗服务商品”、“医疗服务市场”的存在也是必然的,最后分析了所谓“卫生改革失败”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