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圣辉 《法音》2020,(2):14-15
<正>我们在送走猪年、迎来鼠年,正准备欢度春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开来,并在全国蔓延。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重要指示,党和国家做出了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和部署。我们佛教界同全国人民一样积极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和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打赢这场防疫战。《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我们佛教讲的是善恶,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  相似文献   

2.
蔡昱 《道德与文明》2021,(4):129-141
"思维与实践如何联接"是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对康德道德哲学的分析揭示出了它在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上的问题,并且表明"超越生存性恐惧"是联接思维与实践,即使得道德得以现实化的关键环节.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之问题式是"道德如何现实化",它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以其彻底的实践哲学超越了康德而使道德走出了纯粹的思维性,他着重讨论了与"道德现实化的外在条件"相关的问题.从生存性恐惧出发来继承与发展此问题式,将研究拓展到与"道德现实化的内在条件"和"道德现实化的动力、阻力和能力"相关的领域,这是解决当代道德困境的有效路径.同时,在此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问题式下,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性恐惧出发的道德教育,才是摆脱了道德说教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战胜自卑     
自卑的形成 自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形成的,它的形成主要由以下几种因素所决定: A.环境因素 自卑感的产生要有一个诱发的环境,这里环境是指相对于主体的诸条件与状况的总和。 心理学理论已证实,人对自己的体认或定位往往与外部环境对他的态度和评价紧密相关,虽然这种体认与实际情况可能有很大出入。譬如A君的写作能力很不错,  相似文献   

4.
战胜自卑     
长相有缺憾的人,很多人都因此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压抑了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甚而会影响人生一辈子。但是,有缺憾的人并不是一无所长、一事无成的傻子,有时,恰恰是沉重的自卑感压抑着他们,妨碍人的成功成才。如何正确对待自卑呢?首先,正确认识自卑,适度自卑并不是坏事。有点自卑感,你就不会计较应该属于你的报酬,帮你挣脱名疆利锁,你就会在较高层次上获得立身行事的自由,但问耕耘,莫问收获;有点自卑感,你感到比别人差,你就会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有点自卑感,你就会看见别人更多的长处,看到别人比自己强的地…  相似文献   

5.
战胜内心     
正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缺衣少食,居于陋室,穷得叮当响,人不堪其忧,他却不改其乐。为什么?子曰:"贤哉,回也!"因为颜回贤,有德行,有操守,良好的品格铸就了干净的灵魂。而且,他一时如此,一生如此,所以颜回成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美誉千年。然而,有些人立志要做个贤人君子,做个有德行有操守的人,却在贫穷的时候不能守志,被"糖衣炮弹"击中软肋,毁坏节操,以至悔  相似文献   

6.
战胜自我     
常常,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我能成功?”犹豫不决的野草在优柔寡断的头颅里疯长,终于使你与鲜花失之交臂。  相似文献   

7.
战胜对方     
父亲是一名老战士,50年代初,他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伟大战役。 在一次剿匪中,父亲和战友们走散了。黄昏,父亲从一块巨岩背后拐出来,迎面撞上了一个国民党残匪。父亲和匪徒几乎同时端起步枪指向了对方。 父亲明白,要想保全性命,必须有一方投降。 双方对峙着,目光对着目光,枪口对着枪口,意志对着意志,一直对峙着。 当时父亲已经3天没有吃东西了,加上连日的疲惫奔波,他明白自己渐渐力不可支。但  相似文献   

8.
克里斯丁几乎在忧郁中度过了许多年。有一天,她在办公室里明亮的窗前突然看见一只黑棕色的大蝴蝶要飞出去,可它反复在玻璃上扑打,最后它通过开着的顶窗户终于获得了自由。 信念的作用 克里斯丁想到,这并非偶然,只要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到。她已在这间办公室里工作了9年,第一次看见过这种蝴蝶。这也是她摆脱忧郁困扰的第一天。结果她发现,药物无法治好的忧郁症,信念却做到了。克里斯丁的突然康复验证了医生的道理:治愈疾病需要信心,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她  相似文献   

9.
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人生谁都祈求避免失败,但是这如同祈求婴儿学步不要跌跤一样荒唐。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战胜挫折能力的人,就失去了成功的基本心理品质。因而怎样对待竞争过程中的失败,进而使失败真正成为“成功之母”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有人在你背后捅了“一刀”,使你没有评上该获得的职称,或使生意谈判失败,对于这种实际损失可能没有一个万全之策使你能立即补回。但本文却能告诉你怎样摆脱心理压抑,重新振奋拼搏,去争取新的胜利。 第一,别在懊丧中吞噬自己。一般来说,老实、善良的人,遇到了失败、挫折…  相似文献   

10.
自卑(inferiority)心理学上自卑指一个的自我评价偏低一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一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11.
谈战胜自我     
在这世界上,最难战胜的敌手是谁?是我们自己!战胜自己太艰难了,敌手就是自己,这往往叫我们难以下手,不忍下手,不愿下手。坦率地说,战胜对面的敌手并不难,至少也还有拼搏的勇气;帮助别人战胜敌手也不难,发现别人身上的问题,帮助别人战胜身上的毛病,岂不正是我们乐于做的事。可剔除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就不好办了,有时就象剜自己身上的肉一样难。我们都见过这些让人啼笑皆非,却是司空见惯的场景吧:有的人力劝朋友戒酒戒烟,可这语重心长的劝  相似文献   

12.
在死神面前,绝少有毫不畏惧的人,视死如归的勇士总能名垂千古,保命投敌的懦夫总是遗臭万年。但是,尽管死神会给我们带来恐惧,我们的生活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相安无事。如果有人整天都害怕死亡,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惶惶不可终日,便是得了死亡恐惧症。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人士总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雷·梅伊尔,一个创造了辉煌战绩的篮球教练,领着他的队伍连续赢过)*场比赛。有一年,他的队伍在主场连续赢了!$场后第一次落败时,我们采访他,问他当时的感受。他的回答是:“太棒了 现在我们可以集中注意力去赢,而不是想方设法保持不  相似文献   

14.
恐惧与灾难     
在二战时期,当希特勒就要吞并整个欧洲,全世界都在以恐惧的心理看待这个旷世恶魔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进行反战动员的时候说:我们唯一引以为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相似文献   

15.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拒绝了她。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她花了3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  相似文献   

16.
在生活中,人们常怀抱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希望,为将其变成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去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性地不能得到满足,就产生了挫折,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中的挫折真是无处不在,逆境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17.
正骆驼是一种食草动物,虽然长得丑,在沙漠中却是实实在在的智者和强者。骆驼依靠上天赐予的"特异功能",在辽阔的沙漠中,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生存一个月之久。即使三周不饮一口水,也能在气候干燥的沙漠中照样如履平地地行走,生存。因此,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有靠骆驼骑行、驮运、拉车、探险的做法。和骆驼相比较,作为食肉动物的狼就显得非常凶猛,强悍。如果骆驼和狼两者相搏,毋庸  相似文献   

18.
正大黄蜂,又称胡蜂或马蜂,在我国分布很广,湘北、湘南均有它威武的身影。成年的大黄蜂个头儿是普通蜜蜂的三倍以上,性情粗野凶猛,单个的大黄蜂1分钟能杀死40只蜜蜂,比索马里海盗还凶残十倍。它们在组织攻击前,先派一只大黄蜂进行侦察,当发现目标后,马上进行锁定——分泌出一种信息素的化学物质涂抹在蜜蜂巢上。然后就飞回去报告目标进行攻击。  相似文献   

19.
正岩羊在悬崖上,只要有一脚宽的空地,就可以由下到上跳跃2~3米,或者由上到下跳跃10多米而不致摔伤,每天栖息在数千米高的裸崖上面。然而,在攻击迅猛、嗅觉灵敏、刁钻凶狠,被称为地球上最凶狠霸主之一的狼面前,岩羊是十足的弱势群体,只有后退逃跑才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McCroskey最早使用交流恐惧这一概念并编制了交流恐惧自陈量表等调研工具,此后有研究者对交流恐惧进行本土化研究。国外学者对交流恐惧产生的原因作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讨和干预研究;中国学者对交流恐惧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07年发展了面众恐惧研究,编制了《中国大学生面众恐惧调查量表》并提出了相应矫治对策,给大学生乃至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条密切联系实际的培养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