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波 《中国宗教》2018,(7):12-15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作出了新部署,对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做好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做好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要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三要积极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做好新时代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自觉适应新闻舆论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积极应对网络信息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不断创新新闻传播方式,推动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提升社会治理的智慧化水平,要把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至社会治理领域。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打击邪教违法犯罪的紧迫要求,也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Z市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分析,从路径依赖理论视角探究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与原因,为邪教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邪教"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有其历史渊源,传统意义上一般指的是那些打着宗教信仰等旗号从事危害社会活动的有组织的邪恶势力,与西方语境中的"膜拜团体""异端教派"在词义上有相近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应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邪教治理体系。当代邪教对国家安全产生很大影响,国家安全应作为处理我国邪教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新时代,要加强我国邪教治理工作,依法打击各种邪教犯罪,维护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不少专家对反邪教法表示了关注.欧美学者多着眼于宗教自由,聚焦于反邪教立法与宗教自由的关系,对反邪教立法多持怀疑和否定态度;国内学者对反邪教法虽多持肯定态度,但其研究多集中在邪教的社会危害、反邪教刑事立法的理解与适用,对邪教是否属于宗教、反邪教与宗教自由能否以及如何实现两全等基本理论问题缺乏深入思考,至今也没有一部讨论反邪教法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的学术专著.理论研究的不足,人们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时常感到困惑.扬州大学刘正峰、周新国教授的《邪教的法律治理》的出版发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拟从反邪教法的理论体系与制度建构等方面,对《邪教的法律治理》作一评介.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无神论》2021,(5):68-74
学者们对邪教概念之界定并未立基于法教义学,这不利于邪教治理法治化。法教义学是以概念的事实语义为基础,对规范性法概念进行法价值"润色"。在法教义学视域下,邪教是指违法且具有法益侵犯性的宗教。利用法教义学对邪教概念进行界定不会导致邪教概念的非理性扩张或缩小,其可实现对"线上"及"线下"等不具有传统邪教特征的新型邪教进行合理界定,通过法教义学概念对邪教进行科学界定,从而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对邪教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7.
仲夏时节,我们相聚在冰城哈尔滨,召开国家宗教局2017年宣传通联工作会议,共同探讨和谋划宗教方面的新闻舆论宣传工作,意义重大。首先,我代表国家宗教局,向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和通联员表示亲切问候,向刚刚受到表彰的宣传通联工作特殊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为筹备这次会议付出辛勤劳动的黑龙江省宗教局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事实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邪教思想文化的表现形态,全繁式地记录了自古以来反邪教的思想历史。重点分析了当前有可能滋生邪教的社会思想文化及舆论观点,提出思想界要警觉这些苗头,担当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由于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差异,中美两国学者对邪教的理解不尽相同。中国学者在论及邪教的识别与防治时,往往更强调邪教冒用传统宗教名义的欺骗性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危害;美国学者则较少关注邪教同传统宗教的关系,往往更强调邪教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在心理生理上对信徒个人和家庭的侵害。然而,两国学者对于邪教的破坏性、封闭性、教主崇拜、强制性劝诱和精神控制等特征的相似论述,不仅为双方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对话中介,而且为扩大两国在邪教问题上的共识和实现打击邪教犯罪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民社会的社区化,社区表现出治理邪教的巨大潜力。社区治理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社会控制理论为反邪教社区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实来看,社区治理体现了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社区微观治理弥补了公共权力的有限性并符合市民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的网格化更易于对邪教的防治。因此,反邪教工作也应依托社区治理展开。在社区治理模式下,要通过夯实社区文化基础、推进反邪教社区警务战略、重视反邪教数据治理等路径,进一步打击邪教的生存空间,实现反邪防邪工作的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