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蕾 《宗教学研究》2017,(2):259-267
扶箕降仙的巫术表演在中国源远流长,至宋代,娱神色彩淡化,转而强调娱人与实用功能.与前朝相比,宋代扶箕最富于文化色彩的一个特点是箕仙作诗现象的普遍性.在宋代有关扶箕降仙的记载中,所降之仙多为“紫姑”.宋代扶箕巫术的流行与社会巫风盛行、道巫不分的宗教传播、军事力量虚弱等原因有关,而推动箕仙作诗现象的因素包括科举制度发达、文化氛围浓厚、女性受教育程度高等,具有鲜明的宋代社会特征.箕仙诗的价值也非仅止于文人逞才抒情和博妇孺一笑的娱乐功能,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诗尚奇的诗美追求与题材开拓,展示了宋人尚俗的生活意趣,为宋代士人提供了另类书写时政得失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汉代恢弘的墓葬艺术——汉画像中,大量"乐舞百戏"的画像艺术呈现的是汉代人的祭仪文化和宴飨文化。在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生死观的影响下,汉画像乐舞百戏不仅具有娱神的功能,还表现出鲜明的娱人功能,这种神圣性与世俗性共同构成了乐舞百戏艺术功能的复杂内涵。  相似文献   

3.
"道"乃老子思想之核心,亦为老子幸千学之最高范畴,然老子"道"之指称却义充满模糊性、多义性,此亦是"道可道,非常道"之要因.无疑,道之"多义性指称"为后人创造性"解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已故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可以用‘和合'二字来概括",窃以为,老子之"道"亦包含丰富的"和合"思想.自然,此"念"固然与笔者"和合"的主观解读意向有关,但终其要旨仍归于老子之"道"本身确实蕴涵、孕育着和谐之思.  相似文献   

4.
咱河土家族村丧礼仪式中的"佛教道士",可看作研究中国民间信仰体系中巫觋崇拜的典型代表与具体实例.论文从"佛教道士”存在的地域空间与现实处境出发,详细记述了他们在"生死过渡”中的仪式过程,并还原其作为"后世之灵魂向导”的身份属性.全文运用人类学仪式研究的"分隔-边缘(阈限)-聚合”,即"阈限前-阈限-阈限后”之广泛结构的三个阶段对"佛教道士”的运作内容进行了阶段性与层级性的文化解释,认为"佛教道士”是死生人群找寻各自存在轨迹的向导人,同时也是"生死过渡”仪式的发明者、命令者、规范者与传承者.最后认为"佛教道士”的"过渡礼仪”与现代社会的"旅游仪式”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而两者转化的关键在于"再造”.  相似文献   

5.
"跳端公"是一种以舞蹈为中心,兼及图像、音乐、诗歌和戏剧元素的传统信仰疗法,是人类巫医文化的类型之一。西南地区的"跳端公",以楚巫文化和氐羌民族从西北携带至西南的巫文化,兼及古傩文化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及佛教的文化元素,是一种混合型信仰形态。作为一种信仰疗法,"跳端公"以神灵信仰为基础,充分利用舞蹈、音乐、图像、诗歌等综合性艺术治疗手段,使疾病和治疗的经验具体可感,在人与神交流、人与病患心理交流、表演者与观众交流三位一体的交流模式中,对病人进行积极地心理干预,从而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之“巫医”,历代注释或认为是贱业,或认为非贱业。正确阐释巫医职业性质与社会地位,不仅涉及到对此句语义以及孔子思想的正确理解,而且也涉及到对上古巫医文化的正确认识。如果从巫的起源及巫医、巫史之分合,巫与宗教文化及南方区域文化之关系,巫医的身份及其道德、智慧之要求,孔子对巫医及祭祀之态度等几个方面作综合考察,即可证在孔子之前直至孔子时代,巫医地位虽有隆降,却并非是一种贱业。  相似文献   

7.
<大濩>与(<桑林>独特艺术魅力和研究价值引起众多历史学家、文学家乃至舞蹈学家、音乐学家的关注,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商代乐舞<桑林>与<大濩>的三种关系说,即同舞异名、异舞异名、<桑林>是<大濩>组成部分.以及关于<桑林>乐舞的三种风格内容说:嬉闹交媾内容之再现、求雨古巫风之遗留、威武军事乐舞之风范.  相似文献   

8.
邓晓 《宗教学研究》2012,(1):243-248
巫文化是宗教的前身,巫巴山地远古的巫文化,是我国巫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巫巴山地远古的巫文化具有四个显著特色,即以“巫”名地,以“巫”立国,“巫”源深厚,“巫”风遍传。在上述方面,它们明显地不同于我国其它地区的巫文化。文章即围绕该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由此,文章认为,巫巴山地的远古巫文化是中国古代最具典型意义的巫文化,且在世界巫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邓晓,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9.
《韶》乐来源于帝的《九招》,经过不断的发展,齐《韶》成为春秋时期齐国音乐文化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孔子的"尽善尽美"更是对齐《韶》的高度赞誉。齐《韶》作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场面宏大、优美典雅、刚毅庄重、欢快愉悦、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和音乐跌宕起伏,也成为齐国宫廷乐舞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建伟 《中国宗教》2022,(12):76-77
中国的乐舞文化源远流长。相传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乐舞的雏形。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乐舞文化不断发展成熟,并日臻完善,展现了中国音乐和舞蹈艺术的漫长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历代王朝文化交汇融合的状态。唐朝是我国乐舞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明代继承了乐舞的形式,将其应用于祭祀雅乐的体系当中,由此形成“乐舞生”这个群体。  相似文献   

11.
乐舞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舞蹈,它是一种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体裁,是我国古代社会音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古代齐国乐舞《韶》乐又是其中古人所推崇的以规矩、中和为特点的雅乐舞中的典范,它以其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展示着我国古代乐舞的辉煌成就。本文从《韶》乐的起源、蕴含内容、艺术形式、艺术风格入手,对《韶》乐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旨在能够更好地了解齐国音乐艺术文化的发展情况,弘扬齐国古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舞蹈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乐舞作为汉代当时审美文化的主流,逐渐形成了当时社会性的一种文化景观。汉代学者将乐舞的审美快感分为初境"乐人"、中境"乐治"、上境"乐天地"的三个层次和三种境界,将儒家的乐舞美学思想加以完善,通过分析审美快感的本质与追溯审美快感的本源来分别阐述审美快感的层次与境界,从而建立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将其继承并不断的传承后世。  相似文献   

13.
远古中国"巫风"盛行,道教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延续、承袭了远古时代的神道巫风。山东是中国道教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考古资料和传世文献均反映出东周之前山东巫文化的"繁荣昌盛"。至春秋战国,随着理性思潮的高涨,巫逐渐丧失了其政治地位,渐次下移到民间,有的则演变为方士,这便促进了山东道教的前身——方仙道在燕、齐沿海地区的兴起。可以说,先秦时期山东巫文化的发展流变过程,乃为山东道教产生前的酝酿、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4.
对于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应持"存在的呼应"及"同情的理解"的态度。惟有如此,方可真正"走进"传统文化而批判地继承;亦惟有如此,方可谈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吴建琴 《管子学刊》2006,(1):52-55,99
寓于齐文化之中的齐国音乐艺术,在“因其俗,简其礼”这一治国方略的指导下,呈现出了勃勃生机。普及的群众性音乐活动,在齐都及其周边地区孕育出了五大音乐活动中心,即:宫城王府——官乐中心、郭城韶院——雅乐中心、雍门内外——民间音乐交流中心、齐右高唐——群众歌咏中心、齐左莱地——莱夷乐舞中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巫术对思想方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教文化,亦可简称为巫文化,并列于佛教文化及道教文化等宗教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中国巫术在中国文化形态的构成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同时亦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巫术,对思想方面予以巨大的影响,尤其对于后起的阴阳五行思想、道教思想及佛教思想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孔子、孟子和萄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经典,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和谐又是中国文化思想的精髓,祭孔乐舞所体现的精神也正是儒家中和美学思想的价值所在。本文从祭孔乐舞的歌辞、音乐和舞蹈入手,深入分析和挖掘祭孔乐舞所体现的儒家文化思想,对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 历史问题只能历史的分析 张功耀在《告别中医中药》一文中说:"古代的医起源于巫,我国今天流行的中医依然保留着巫的痕迹.人类文化多次长足的进步,居然没有触动中国传统医学的任何方面."[1]需要澄清的是:对于历史久远的医学起源问题,现在仍然很难下一个简单的结论,但"医源于巫"却是个其来有自的荒谬观点,它从时间顺序上颠倒了原始社会早期的医疗经验积累与巫医兴起这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目前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即:音乐鉴赏、表现与创造之间;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音乐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以及音乐课堂内外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协同效应"是新课标背景下搞好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21实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由于"跨宗教、文化交流与对话"是人类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活动,其复杂性既是它的特点,亦是实现"交流与对话"的关键,因而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如"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跨文化传通"等学科领域,深刻透视与揭示其中的特点,解决阻碍交流与对话的问题,是当前学界与实践领域亟待加强的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