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吸毒与医学     
吸毒与医学RoderidkEMcGrew19世纪中叶以来,吸毒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一大问题。吸毒人数迅速增加的原因和吸毒普遍的问题一样复杂。如何根本上解决吸毒问题仍是个难题。尽管美国已经制订了紧急措施,用医药和法律的强制手段都仍难以控制,目前吸毒成瘾者...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吸毒行为预防干预研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少年吸毒问题已令人触目惊心,应引起研究者高度的关注。该文对国外18岁以下青少年吸毒预防干预的方法、模式和影响干预效果有效性的重要要素进行了述评,介绍了一些国外著名的青少年吸毒预防干预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最新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242例吸毒女性自尊及背景资料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尊量表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对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吸毒女性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等因素与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无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对吸毒女性自尊评分有显著影响,认知、行为因子对其自尊评分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3)文化程度不高,无固定的经济收入,失恋或离婚等因素是吸毒或吸毒成瘾的重要关联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个体心理变量(人格特质、自尊)和环境变量(社会支持、生活状况)对男性吸毒者吸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性吸毒者的人格特质、自尊、社会支持、生活状况与吸毒行为存在部分相关;(2)回归分析表明人格特质、自尊和社会支持都影响吸毒行为,人格特质又影响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影响自尊;(3)路径分析证明,人格特质→社会支持→自尊→吸毒行为的假设关系成立。  相似文献   

5.
242例戒毒女性人际关系和自尊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甘肃省两大戒毒所242例戒毒女性为调查对象,运用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Scale-SES,Rasenberg,1965)和背景资料调查问卷,探究影响戒毒女性自尊、人际关系的因素。结果发现:(1)吸毒持续时间对戒毒女性的人际关系具有显著性影响;而戒毒次数及吸毒持续时间与戒毒次数的交互作用对她们人际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2)戒毒女性的自尊评分与正常人群的自尊评分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吸毒持续时间对戒毒女性自尊评分存在显著性影响;戒毒次数及吸毒持续时间与戒毒次数的交互作用对戒毒女性自尊评分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戒断者吸毒及情绪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徐平  姜迎萍 《心理科学》2007,30(1):202-204,208
海洛因戒断组对吸毒、正、负性线索注意偏向是理解戒断者复吸脑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dot-probe实验范式,海洛因戒断组及正常被试各10名,分别记录64个电极点脑电数据。结果表明,戒断者吸毒线索注意偏向P200振幅显著高于正负性情绪线索,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戒断者存在吸毒线索注意偏向;N300振幅显著低于正常组,说明戒断者具有较低的情绪评价;吸毒线索诱发P300振幅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戒断组对吸毒线索可能附加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7.
吸毒者的成瘾程度与其抑郁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毒人群的生活状况、成瘾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成瘾程度与抑郁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阿片成瘾严重程度量表,对200名吸毒者进行调查。结果吸毒人群总体抑郁水平远远高出正常人群,吸毒者的抑郁与成瘾程度中的社会功能因子有高度相关性。结论提高吸毒者的社会支持对降低其抑郁情绪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吸毒作为全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的生存。自人类跨入21世纪后,毒魔在全世界呈蔓延之势,而且青少年吸毒者人群日益扩大,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为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提供一种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南京市男性吸毒青年人格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做好戒毒矫治工作,防止复吸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对南京市强制戒毒所内50名男性吸毒青年进行16PF人格测试,并与全国常模比较。结果:男性吸毒青年的人格特征与全国男性常模相比,在乐群性、兴奋性、敢为性等各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常模,而在聪慧性、实验性、独立性和自律性四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同时他们在适应与焦虑性、内向与外向性这个两个次级个性因素上与常模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男性吸毒青年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对128名吸毒人员子女的访谈,其中4名进行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从他们主观的角度来探索心理弹性的内部因素.结果得出: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内部因素包括认知、行为、能力和内心资源四个方面十一个子因素,并且这些因素之间有着系统的联系.最后对提升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妇女生殖权利理论及应用初探——以吸毒妇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北京100732)王延光妇女的生殖权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令人关注的、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难点的问题。有多种因素对妇女的生殖权利产生影响,如不同社会的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有其自身的特点:1.人口多,多发病低,即使以目前的估计HIV感染数30万计,在世界上仍属极低水平;2.传播途径以吸毒为主,性传播为次,二者约为10与1之比,这和世界各国正好相反;3.高危人群HIV阳性率,指性病门诊者,妓女(暗娼)的阳性率都极低,约占0.06%~0.07%。目前我国还是以男性吸毒者为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毒品形势日益严重、恶化,世界范围内的吸毒现象以及毒品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全球毒品的每年销售额已达一万亿美元,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13%之多,高于石油贸易,成为仅次于军火贸易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并有继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一对丹麦小兄弟,他们很不幸,很早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就因为生病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只有和父亲相依为命。但他们的父亲却是一个既嗜赌又吸毒的人,根本不管这两个小兄弟的生活,不是躲在赌场里几天几夜不回家,就是把钱全买了毒品,躺在家里不分昼夜地吞云吐雾,  相似文献   

15.
<正>毒品问题已经成为美国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人们甚至用"美国病"等词语来专指美国的毒品问题。"多元文化主义"对充当社会新生力量的高校学生虽有积极的一面,但其观念却创造了一个对大学生吸毒现象更加包容的校园氛围和社会环境。针对该问题从文化角度加以分析,以期得到高校及社会的重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他说过一句惊人的话:“我表现的是人,衣服脱掉、荣辱去掉,都有心灵在跳。”他为拍一部反映香港吸毒少女的纪录片,曾搬去“屋村”,和她们住在一起,吃、喝、说、笑、哭,好长好长一段时间。“屋村”,也就是香港的廉租房。买不起房子的人,就住政府提供的这些廉租房。这部分人,无疑烙有卑微的标记。而这部分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关注、体验着,跟这里的社会人群、吸毒少女接触,深入到另一种生活内部,发现——撼人的真实远远超过想象。  相似文献   

17.
最开明的爱     
有个吸毒、偷窃、赌博什么都干的日本大学生,某天,在无比的空虚中觉悟了,决心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于是他走遍全世界最落后的角落、最险恶的灾区、做最粗重的工作。在艰苦努力的过程中,慢慢发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是怕父母担心,他从来不敢禀报父母自己到过哪些国家、受过什么伤、做过什么事。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方晓义  董奇 《心理科学》2001,24(4):478-478
青少年饮酒和由饮酒引发的各种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研究(Bloch等,1991;Kandel,1989)揭示,饮酒行为与青少年的许多问题行为(如违法犯罪、吸毒等)有非常明显的关系。另外,成人的饮酒行为一般是从青少年期开始的。减少成人饮酒行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减少青少年的饮酒行为。但我国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研究还很少(李建华等,1993)。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饮用啤酒、葡萄酒和烈性酒的普遍性,及性别和年级差异。并对饮酒行为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吸毒者心理社会生活质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旨在考察吸毒者的心理社会生活质量。云南地区194名吸毒者和198名正常被试参与了此项研究。结果表明:1)吸毒者和正常人在幸福感、自尊感、社会交往焦虑感、无力感、无意义感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吸毒者的心理社会生活健康质量较差;2)不同性别、从事不同工作、兄弟姐妹数目和父母教育水平不同的吸毒者的心理社会生活质量不同;3)首次吸毒和复吸的大多数原因是心理因素。本研究对有关结果对吸毒者戒毒及教育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吸毒者:病人还是罪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认定吸毒者的社会身份是禁毒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概述常见的毒品和吸毒的流行趋势。通过分析吸毒与医学和犯罪的关系,了解吸毒是病态还是犯罪。提出如何正确对待吸毒与戒毒,社会有关人员有责任关怀吸毒品走私案者,消除偏见,给予他们应有的帮助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