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4,(3):2-3
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 1 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试论毛泽东对儒家思想的吸收/谭楚善,聂金桥∥湖北 大学学报:哲社版(武汉),1994.1.12~17 思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及其在现代和未来的气义/刘文英 ∥学术论丛(太原),1994.1.2~10中国的心灵哲学与超越同题/蒙培元∥学术论丛(太 原),1994.1.1 6~22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同题/崔宜明∥文艺理论研究 (沪),1994.1.51~57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彻底经验主义”思想/张再林∥祁连 学刊(金昌).1993.3.30~34安徽古代哲学发展慨说/王茂,余秉颐∥江淮论坛(合 肥).…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哲学史有两个基本主题: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个是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这两个基本主题合起来,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冯友兰对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尝试和努力,体现于抗日战争时期所著六书:《新理学》(1938年),《新事论》(1939年),《新世训》(1940年),《新原人》(1942年),《新原道》(1944年),  相似文献   

3.
陈晏清,男,1938年生。现任南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四人帮”哲学批判》(1979),《论自觉的能动性》(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1983),《马克思主义哲学纲要》修订本(1988),《当代中国社会哲学》(1990,主编),《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1990,主编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994,副主编),《哲学思想宝库经典》(1994,主编)等。  相似文献   

4.
冯契同志的新著《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和他主编的《中国近代哲学史》,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以下简称《进程》),是他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的姐妹篇;《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5.
冯契同志的新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最近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下册,不久也将同读者见面。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一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为指针,从宏观方面,按纵向角度,论述了自先秦以迄鸦片战争的中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因实践主题、时代特征和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存在形态,这实际上已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从哲学形态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和历史发展的研究还仅仅开始,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存在形态及各种存在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建构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发展的机制和体制,是有好处的。陆剑杰教授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下面简称陆文),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启发,也引起了我的…  相似文献   

7.
《世界哲学》2004,(2):84-84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04)3号《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文件精神,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全国30多家重要学术机构联合发起,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哲学大会,将于2004年8月9—13日在北京举行。此次大会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哲学大会(包括了哲学各分支学科),名家云集、  相似文献   

8.
索引     
凡需本索弓I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 (北京1122信箱)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有关论述与研究毛泽东认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知行学说t兼论毛泽东哲学批判模式/詹建志∥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1.23~27 总论 J、王p P乙邓小平同志创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思想体现和继承中国 传统管理哲学。天人合人”本体论的精华/于幼军∥沿 海新潮(汕头),1995.2.6~9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杨春时∥求是学刊(哈尔滨), 1995。2.3~7。忠义之道”与传统文化/陈仲庚∥零陵好专学报:社科 版(永州),1994.3.39~44论中国封建社会对经的损益/金太军∥云南社会科学 (昆…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本体论"概念的误置屡见不鲜,因为源自古希腊哲学的"本体"和"存在",并不符合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澄清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要想准确而内在地理解中国哲学理论范式,就必须从心性论层面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同样地,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独具特色,迥异于古希腊哲学以来的metaphysics(形而上学)。以道家哲学为例,"道"不仅不出现于时空之中(无象、无形),亦不出现于语言之中(无名),具有明确的"非实体性",而古希腊以来的metaphysics则掺入了更多的物理学思考的特点。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体现为心性论、实践智慧与境界理论,而不是本体论、逻辑学和知识论。  相似文献   

10.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5,(6):1-3
总论凡需本索引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 (北京1122信箱)中印古代部分哲学思想的思考、比较和成因分析/萨支中国哲学史上的“三分法,,/坚毅∥广西社会科学(南 辉∥世界历史(京),1995·2·7l~77天人关系两题/李英华∥云南学术探索(昆明),1995.2.43~47 中国哲学史专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生主义思想/张再林//祁连学刊(兰州),1995.1.79~85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直觉思维/马涛//思维与智慧(石家 第六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略述/本刊记者∥历史哲学:研究历史进程的横断学科/于沛∥百科知识殷都学刊(安阳),1995.1.22~23先秦哲学先秦儒家…  相似文献   

11.
周勤勤 《哲学研究》2012,(10):58-64,123
<正>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清圣祖康熙十年(1671年),是17世纪中国重要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创新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一、方以智对哲学概念、范畴的创新方以智哲学运用的许多概念、范畴是自己创造的,但也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如"均"、"圆  相似文献   

12.
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时,在文科中即设有哲学门(后称系),1962年重建。1994年南开大学哲学系被国家教育部首批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南开哲学系现设有哲学、逻辑学两个本科专业,三个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逻辑学),六个硕士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索引     
《中国哲学史》1995,(1):2-3
凡需本索弓I原文者,请与编辑部咨询室联系。(北京1122信箱) 总论 一、0 p【J中坷哲学的率游问题/张应斌//江汉论坛(武汉), 1994.10.38~4l中固哲学本体论的易学阐释/刘润忠//周易研究(济 南),1994.4.33~39哲学技现与哲学家的欲发现/许玉乾∥攀登(西宁), 1 994.6.16~2i ’简论f{J闼哲学史上知行观的历史发展/王曙东∥安徽教 育学院学报(合肥).1994.4.67~68 中国哲学史专论关于哲学物质范畴的辩证思考/黄世江∥攀登(西宁), j 9 7)4 5.22—26第二届墨学国际研讨会综述/陈朝晖//文史哲(济南)· 1994.6.104~105,94南京金秋儒学国际研讨鲁综…  相似文献   

14.
对“社会心理”作哲学思考的尝试由来已久。在中国哲学史上,曾有着许多关于社会心理作用的精辟见解。如儒家哲学中的“仁政”思想中,就已经有人认识到“水(民)可载舟(官),也可覆舟”。在黑格尔哲学和泰恩的艺术哲学中,社会心理也已受到了重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虽未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15.
《哲学研究》编辑先生们: 1984年第12期该刊刊有一篇论文(中国哲学研究),著者是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的文章《中国哲学范畴的特性》。成中英先生是海外享誉盛隆的中国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陶清 《哲学动态》2006,1(11):39-43
魏长宝同志在《哲学动态》2005年第1期发表的《经典诠释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范式问题》[1]一文(以下简称《范式问题》,引文只注出处页码),读后令人振奋也深受启迪。窃以为:该文的突出贡献,是敏锐而且准确地捕捉到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当下和未来中国哲学自身运动和发展的起点、路径和目标,从而使得长期困扰和亟待解决的、中国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问题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从业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有这样的体会:由于长时间的徜徉、徘徊于古代文献资料堆中,很容易由对对象的熟悉、欣赏而进入一种热爱乃至痴迷的状态,因而也就极…  相似文献   

17.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杨楹,李志强//哲学研究,2006.8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张文喜//学术月刊,2006.8论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劳动时间观念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胡绪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王金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经济学-哲学基础/蒋红//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胡潇//哲学研究,2006.8论作为人类类本质的理想———对马克思文本中一个命题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召开第八次(1987)夏季学术讨论会,题为“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1919—1949)”。这样的会议自1949年以来在大陆还属首次。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特点、形态和发展线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和历史地位,西方哲学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演变,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现代哲学研究的方法,以及批判继  相似文献   

19.
由蔡元培学生高平叔编辑整理的《蔡元培哲学论著》(30万字),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收集了蔡先生于1902—1938年间撰写的56篇文章,其中有《哲学大纲》、《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中国伦理学史》等专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哲学变革,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第一步。近十年来,这一问题正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但对它的进程、特点、成就、影响尚有待作更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历史背景,对这场变革的某些特色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