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苏省现有佛教寺院1094座,多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佛像、经书、法器等大多为历史文物。其中一部分寺院地处山林,建材多为木材,且电线老化,常有香烛等明火源,火险等级高,佛事法会等宗教活动期间人员聚集,安全形势严峻。一直以来,江苏佛教界都非常重视寺院的安保工作,在古建筑消防安全、重大活动保障等工作中均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天宁寺重光     
2007年7月7日上午9时北京天宁寺接引殿阿弥陀佛像开光!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宗教活动,它标志这座始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盛世中兴,从此回归佛教。有佛像,有佛法,有僧人,有佛事的寺院是活着的寺院;没有佛法,没有僧人,没有佛事但主体尚存的寺院,是死了的寺院,是寺院标本。这有如自然博物馆中的动植物标本和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动植物之区别!  相似文献   

3.
从"僧人的佛教"角度,以粤东潮汕地区为中心,说明明清以来佛教的寺院功能及其僧人角色、职志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表现为以迎合、俯就民众的宗教意识、现实利益、愿望追求等为能事,从而使宋代以前尚维持的佛教寺院、僧团的独立性、超越性宗教品格最终丧失,而与中国民间思想观念、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混融合一,成其为名副其实的"民俗的"佛教。其典型的表现特征有三:一是寺祠不分家,兼祀三教诸神;二是僧人住持祠庙,模糊宗教角色;三是僧人兼做红白佛事等俗务。郑群辉,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相似文献   

4.
体恒 《法音》2007,(1):33-38
古印度的僧团和中国的僧团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修学形式。佛陀时代,僧众主要是听经闻法、静坐禅修、羯磨布萨与托钵乞食等,没有固定的寺院生活模式。而佛教传入汉地后则形成了稳定的寺院生活方式。汉地僧团的修学与印度的僧团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佛事体系。这些佛事有日常行持的五堂功课,有诵经、念佛、禅修,有佛菩萨圣诞的祝延、上供,有黑白月的诵戒布萨,还有瑜伽焰口、各种忏法、祈愿乃至水陆法会等等。这些佛事交叉重叠、互辅互补,构成了寺院日常修学的大部分内容。严密的佛事…  相似文献   

5.
能超 《中国宗教》2018,(7):41-43
江苏省现有佛教寺院1094座,多为国家和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佛像、经书、法器等大多为历史文物。其中一部分寺院地处山林,建材多为木材,且电线老化,常有香烛等明火源,火险等级高,佛事法会等宗教活动期间人员聚集,安全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佛教在民族资本主义勃兴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佛教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在城市空间中得以发挥,形成了与城市经济、生活、文化相融合的城市佛教。城市佛教团体在民族实业家加入信仰者队伍之后,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居士佛教”,城市居士群体成为复兴佛教的中坚力量。大乘佛教伦理观为商业人士开展入世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商业发展对佛教的神圣性也有所侵蚀。城市佛教寺院热衷于举办经忏佛事,产生了佛教俗化的危机;居士团体的兴盛改变了传统僧俗关系中的权力模式,出现“俗尊僧卑”的现象,也考验着佛教主体“僧众”的权威。  相似文献   

7.
元代诸帝对五台山佛教实行扶持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得五台山地区的佛教得到迅速发展。元朝诸帝尊崇五台山主要体现如下:在五台山屡作佛事、在五台山新建寺院、多次临幸五台山、颁布了诸多扶持五台山佛教的政策、敕令禁止砍伐树木,保护五台山地区的生态环境,为佛教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元朝诸帝尊崇五台山,并非单纯地因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还与五台山特殊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有关,与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和五台山特殊的气候条件相关。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三年八月三十日至九月十一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佛教学者约翰·戴维德·休斯先生,对我国北京、南京、镇江、苏州、上海、杭州等地的佛教寺院、印经场所和名胜古迹进行了参观访问。在参访北京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寺和苏州灵岩山寺时,休斯先生还参加了静坐、做早课等佛事活动。在访问上海时,适逢休斯先生的生辰,我们在玉佛寺为他举行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12)
<正>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所建的第一座寺院,历来被佛教界尊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白马寺坚持"保持传统、维护清净"的理念,重视僧团建设,提高僧众素质,加强文化建设,维护道场清净,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推进寺院和谐健康发展。一、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僧众信徒素质佛法的传承和普及关乎佛教的兴衰存亡,白马寺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寺院两税的缴纳是政府控制寺院经济过分膨胀的重要手段,这一手段使寺院特权在一定范围内有所限定,对于此时期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同时亦体现出佛教自身的发展对于世俗王道秩序的遵守。然而有些寺院还享受着一定田税蠲免的特权,这即是来源于世俗政权的"恩赐",体现其对寺院管理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又是世俗政权对佛教经济强化行政干预的重要表现,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加强了对佛教的管理与控制,寺院的发展亦因此更为依赖于世俗政权。  相似文献   

11.
李卓 《中国宗教》2018,(4):68-69
佛教舞蹈是指以佛教寺院为中心而发展起来舞蹈,或者是源自于佛教、带有佛教文化色彩的舞蹈,主要以供养佛菩萨或者弘扬佛教为目的,正所谓“巧把音声作佛事”。佛教舞蹈本源于印度古俗,是所谓的“舞祭”,在古印度佛教的无遮大会上通常也有乐舞。佛典中有很多关于舞蹈的记载。比如《妙法莲华经》云:“香花伎乐,常以供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佛教寺院主体建筑的大门或者外门,不同时期的文献或作"山门",或作"三门",晚期文献还记载有专门的山门殿或者三门殿建筑。汉译佛教经典中却没有任何有关山门和三门作为寺院主体建筑的载录,各种专业工具书对于二者的解释多笼统含混。通过从山门和三门的命名渊源进行比对,考察出三门代指寺院大门,在初唐时期,其命名与"三解脱门"有关联;而山门代指寺院大门,在中唐时期,其意义生成源于南北朝时期以山门代指寺院,二者词义生成的路径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7,(3)
<正>浙江普陀山寺院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老一辈僧人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尤其是在妙善老和尚提出的"人事统一调配,经济统一核算,修建统一筹划"的"三统一"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下,经过三十余年的恢复、建设和发展,普陀山观音道场,海众安和,殿宇巍峨,佛国庄严。无论何时,佛教的弘扬和发展所可依赖的,既要建寺安僧,更要灯灯相续;既要研经释教,更要佛事精严,古今皆同。若说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4,(2)
正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每年逾百万的游客、香客到白马寺参拜。节假日期间,游客、香客更是如织,寺院内烟火缭绕,大香、粗香等相互攀比,市场商户歪曲供香的佛教教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佛教采取“主动适应”的策略,积极融入社会,将主体思想儒学化,义理趋向简易化、平民化,佛事活动趋向民俗化,由此完成了佛教中国化在实践上的转型。这一转型与宋代的佛教寺院管理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对此加以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6.
正"JSFJ智慧档案"实施后,档案管理与智能化、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江苏佛教档案资源的获取、分析、管理、调用、共享和存储。一是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二是使档案管理更加精细化。三是使档案传播更加便捷。佛教档案是各级佛教协会、寺院在佛教活动和寺院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广泛性,是研究佛教史和寺院发展史的重要依据和第一手材料。江苏佛教界一直非常重视寺院档案管理工作。江苏省、市、区三级佛教协会和诸多佛教寺院将档案管理和典籍文献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2)
正大相国寺是一座千年古刹,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距今已有1460年的历史。1992年大相国寺作为佛教活动场所重新开放以来,除了日常的上殿过堂、诵戒、布萨等佛事活动外,为弘扬佛教文化,努力推动寺院文化建设,做了如下的工作。一、恢复成立大相国寺梵乐团早在北宋初年,大相国寺被钦定为"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当时大相国寺就有专职的乐僧和演奏佛乐的乐棚,还设有专门接待皇家官员、文人的维摩院。随  相似文献   

18.
"空"的观念是佛学的基本内容。佛教将音乐作为佛事对众生进行"音教",禅宗音乐包含着深厚的佛性,音乐乃"教体",蕴含着教理和教义,本身体现了佛性,在音乐中体现了禅意。禅宗审美是通过"悟"把握"空",从梵呗的审美视角而言,则是通过声音的直接观照去感受"空"的妙谛,一悟之后万法皆空,一草一木皆能显示虚空之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佛教之"空"转向了审美的存在。"空灵"意境的出现赋予了"空"诗性美学特质,中国艺术中的音乐、绘画、唐诗宋词等都体现了主体的"空灵"意境,这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词汇,并酝酿出中唐以后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成为中国美学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体恒 《法音》2007,(1):33-38
古印度的僧团和中国的僧团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大差异,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修学形式。佛陀时代,僧众主要是听经闻法、静坐禅修、羯磨布萨与托钵乞食等,没有固定的寺院生活模式。而佛教传入汉地后则形成了稳定的寺院生活方式。汉地僧团的修学与印度的僧团相比,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佛事体系。这些佛事有日常行持的五堂功课.有诵经、念佛、禅修,有佛菩萨圣诞的祝延、上供,有黑白月的诵戒布萨,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对五台山所有寺院的僧人在日常佛事、各种法事、节期中所演奏的具有音乐性质的曲调的统称,僧人们称其为“佛曲”。这些佛曲是五台山日常佛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音乐角度讲,它包括“声乐”、“器乐”两大类;从应用功能角度讲,它又根据形式分为“经文音乐”与“经外音乐”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