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6年以来,中国佛教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就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新的进展和特点概述如下。一、中国佛教研究的基本状况中国佛教是一门具体学科,也是一门交叉学科。它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若干学科互相渗透,密切联系。十多年来,广大学术工作者关于中国佛教的研究成果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出版了一系列的专著、论文集和资料书。1、专著方面:有关中国佛教通史的有吕澄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79)、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1981—1985)。  相似文献   

2.
佛教的本质是什么呢?恩格斯在1859年《新美国百科全书》中发表的《缅甸》一文,称佛教为泛神论,熟悉地提到缅甸的僧人“比较遵守‘清贫’(无私产)和‘独身’的戒行”(见1975年国际出版社《马、恩全集》第18册,页285)。也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佛教同基督教、回教一样,都是一神论(《哲学杂志》1981年文章《儒教质  相似文献   

3.
杨文会的两篇《支那佛教振兴策》反映了他后期的弘法理念,一则筹款兴学,二则全球传教。《振兴策二》以"美洲阿尔格尔"(Henry Olcott,1832-1907)为中心人物,但在汉语文献却鲜为人知。这位美国上校,1875年9月曾在纽约创立"神智学会"(Theosophical Society),1880年5月抵达锡兰以后,成为最早的白人佛教徒,致力于亚洲佛教的复兴。学界大多注意杨文会与日本学者的交谊,本文则以"阿尔格尔"为由头,重点考察他与欧美人士以及达摩波罗(Dharmap仭la,1864-1933)的交往,说明清末民初的"新佛教"与杨文会的国际视野密切相关,是亚洲佛教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接触了锡兰达摩波罗以后,杨文会的弘法实践,从早年专注"刻经",转而投身于"僧学",创建祇洹精舍,办佛学研究会,培养佛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正>王颂,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从东亚汉语佛教圈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汉语佛教圈的共性与特性,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出版有专著《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日本佛教:自佛教传入至二十世纪》(《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5.
经济伦理学是介乎经济学和伦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近十几年来 ,无论是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在市场经济尚比较年轻的中国 ,经济伦理学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王小锡教授在连续推出《中国经济伦理学》等 4部著作之后 ,又于2 0 0 2年出版了《经济的德性》(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版 )一书 ,这是作者的又一部探寻经济伦理问题的上乘之作。该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力图揭示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从而为中国经济伦理学学科体系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作者认为 ,市场经济的一个最基本目标是实…  相似文献   

6.
邮购书目     
4.5口元7.00元8.00元旧0元.DO元︸、︺0门二lr00fe一00fe00k一00f10001000.20.4((佛教交化》单行本97一2000年《佛教文化》合订本96合订本97合订本98合订季(精) 9夕合订本(精) 2000合衬本(精)、2003年(6本)《佛学研究》96年_ 97年- 98年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最上云音  相似文献   

7.
讲述梵文字母及其拼合法的《悉昙章》随佛教传入中土以后,逐渐发展成一门研求梵字音义的学科门类,其发展、嬗变绐终与佛教的兴衰相呼应。当隋唐佛学兴  相似文献   

8.
正任继愈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56年,任继愈先生发表《南朝晋宋间佛教"般若""涅槃"学说的政治作用》,此后又连续发表《禅宗哲学思想略论》(1957)《天台宗哲学思想略论》(1960)《华严宗哲学思想略论》(1961年)《法相宗哲学思想略论》(1962)《汉唐时期佛教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963)。这些文章后结集为《汉唐佛教思想论集》,1963年出版。这年年底,毛泽东主席在《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批示  相似文献   

9.
张莉 《法音》2004,(7):49-49
人民日报讯(记者张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堪称佛教百科全书的清乾隆版《大藏经》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北京经律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重印出版。《大藏经》收佛典1675部,共7240册,若一册一册地摞起来可达40层大厦之高,堪称佛教百科全书。作为宫廷版佛典,乾隆版《大藏经》又称《龙藏》或《清藏》,其雕版工作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乾隆三年(1738年)刻完。刻板完成次年即印制了100部,但历经200多年的历史沧桑之后,完整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龙藏》集佛教传入中国1700多年的译著之大成,包括历代流传下来的佛教经典著作和佛学研究著述,是…  相似文献   

10.
镰田茂雄教授,1927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1951年毕业于驹泽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1953年到1958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学修士 (硕士 )、博士课程。1962年在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在该校任教。曾在东京获日本传道文化奖。1988年从东京大学退休 ,任爱知学院大学教授 ,翌年获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称号。现为日本东京国际佛教大学教授。镰田教授以研究中国华严宗和中国佛教史著称 ,在研究中他注意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环境来考察中国佛教的发展和民族特色,著作宏富 ,主要有 :《中国华严思想史的研究》、《宗…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6,(10)
正(2016年9月20日)各位常务理事:我受学诚会长委托,现对《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修订草案)》和《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修订草案)》作说明。为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教职人员合法权益,2009年5月我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2006年制定颁布的《宗教教职人员备案办法》制定了《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于2010年1月10日公布施行。《办法》公布施行6年多来,对提高我会教务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杨维中教授八十余万字的大著《如来藏经典与中国佛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出版,是佛教研究的新收获,值得重视.这部新著作为杨教授多年辛勤研究成果,讨论的是中国佛教史的重大课题,成绩是多方面的.作者的著述态度和研究方法亦值得称许.只要简单翻阅这部书,就会知道作者下了多么艰苦、扎实的功夫.在时下治学普遍浮躁空疏的风气中,这种态度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至于研究方法,如作者所说,"特别着力于全面的文本解读和文本诠释方法的应用"(《作者的话》第4页).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3月17日,中国佛学院在北京法源寺客厅举行《中国佛教教育年鉴》评审会议,邀请佛教界法师、佛学研究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佛教教育年鉴》(审议稿)进行研究讨论。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作讲话。湛如法师对各位专家学者出席《中国佛教教育年鉴》编纂研讨会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中国佛教教育年鉴》项目从立项到开展的具体过程,强调了编纂《中国佛教教育年  相似文献   

14.
佛教逻辑有别于西方形式逻辑的一项重要特征,在于对论证前提为真的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因三相"理论。论证前提的真,在陈那著作中又被理解为辩论主体将该前提确定为真。这种"确定"体现为文献中对"极成"(prasiddha)、"成"(siddha)、"决定"(ni?cita)、"见"(d???a)、"已知"(vidita)的强调。这些表达辩论者认知状态的词汇,皆可概括为佛教逻辑中的"认知算子"(epistemic operator)。本文通过研究东亚因明与法称两个传统对陈那《正理门论》中"决定同许"的理论设定的不同解释,说明因明传统在陈那奠定的方向上,进一步采取了"论辩解释"(dialectic interpretation),将"确定为真"解释为在辩论的情境中为辩论的双方承认为真(共许、同许)。法称《释量论自注》对陈那"决定同许"的解释,则表明由他开启的传统在陈那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认知解释"(epistemic interpretation),将"确定为真"解释为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得到确定(ni?cita/ni?caya,决定),即为有效认知的手段(量)所证成。这是因明传统与法称传统的一项根本差异。因明传统对辩论术的关注,极有可能反映了法称以前印度学界对陈那思想的诠释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黄心川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东方学家,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有着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龙树大学讲演集》(英文)等19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南亚大辞典》、《宗教辞典》(副主编)、《当代亚太宗教》、《现代东方哲学》和《玄奘研究文集》等,此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一部分已经被译成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孟加拉文等。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06年,年近八旬的黄先生荣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不久前,本刊记者对黄先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6.
正《小的是美好的:一本把人当回事的经济学著作》是英国经济学家E.F.舒马赫(E.F.Shumacher)的力作,这本书为佛教经济学奠定了系统而清晰的理论基础。该书于1965年英国伦敦出版,1984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2007年由译林出版社再次翻译出版。E.F.舒马赫是英籍德国人,作为一位知名的经济学者和企业家,他曾与凯恩斯和J.K.加尔布雷思共事。他出任过英国驻德管制委员会的经济顾问,在1950至1970年间担任英国国家煤炭局的局长,同时他还是适用于  相似文献   

17.
朱兆丰 《中国宗教》2022,(11):88-89
近年来,中国的佛教研究开始突破哲学学科的建制限制,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不断汇聚到佛教主题之下,使之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研究学科。但是,由于各学科所忠实的研究路径之间存在着抵牾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09年5月8日)各位理事:我受会长会议的委托,对《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汉传佛教寺院住持任职退职办法》、《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南传佛教教职  相似文献   

19.
<正> 虚云(1840—1959),名古岩,又名演彻,字德清,俗姓萧,原籍湖南湘乡。他是当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的盛誉,受到高度的赞叹。虚云"是中国佛教的权威泰斗,现代圣僧。"(《传记资料》上,第212页)"虚公名满天下,海内谈禅者,莫不仰为泰斗。"(《传记资料》上,第7页)"如云南德清和尚者,不但  相似文献   

20.
汉文佛教文献学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文佛教文献研究与整理工作取得相当成绩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处理汉文佛教文献的学科,即汉文佛教文献学.本文初步提出汉文佛教文献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了汉文佛教文献学的学科体系,认为汉文佛教文献学应由实体层面、方法层面、历史层面与理论层面四部分的研究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