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介绍印度和中国西藏自治区佛教信仰状况的基础上,论述了地处青藏高原核心区域的西藏自治区与印度进行佛教文化交流的基本情况和政策保障,提出了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界交流的路径与对策,即通过加强政府的政策领引、加强对外舆论宣传、建设与完善佛教活动场所、促进教职人员交流与信众交往、发展"朝圣"旅游活动、促进佛"圣物"贸易等。西藏自治区藏传佛教与印度佛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对于促进中国与印度睦邻友好关系的建设,以及构建中印边界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印友好,利在双方,惠及亚洲和世界。中印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范畴,具有全球性意义。”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渊源,是在轩辕黄帝的上古道统思想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姜太公的道学理论、孔子的儒家思想,吸收了印度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同时,法显、唐玄奘和义净等大德高僧到印度求法,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传播到印度,奠定了中印两国思想文化交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文化交流的海路通道,在中外交流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晋宋之际,许多商船往来于中印及周边地区进行贸易,早期的印度僧人多借助商人之力,以商船作为交通工具前往中国传播佛教文化。因此,在佛教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商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竺难提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晋宋之际多次往来于中印之间,既从事商业的贸  相似文献   

4.
从佛弟子到被奉为诸佛之师,从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体佛教智慧,是印度佛教中文殊信仰发展的两条主脉。从争论文殊与普贤排名到提出"三圣圆融"学说,从确立五台山为文殊根本道场到建成佛教朝拜、修行、研究和弘法圣地,是文殊信仰中国化发展的两条主脉。特例性质的文殊信仰在中印佛教中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从佛弟子到被奉为诸佛之师,从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体佛教智慧,是印度佛教中文殊信仰发展的两条主脉。从争论文殊与普贤排名到提出"三圣圆融"学说,从确立五台山为文殊根本道场到建成佛教朝拜、修行、研究和弘法圣地,是文殊信仰中国化发展的两条主脉。特例性质的文殊信仰在中印佛教中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印度都是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中国人早在公元148年就开始翻译佛经,其中曾经出现几次世界翻译史上少见的大规模翻译活动。大量梵文汉译出现在中国文字典籍之中,其中一些被以音译的形式照搬入汉文字之中,成为汉文化十分宝贵的组成  相似文献   

7.
李翎 《法音》2007,(2):46-49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中印文化的交流渊远流长,而佛教文化是这种交流中最有力的纽带。伟大的印度文化,在4千多年前,就沿着印度河流域繁荣起来,而这里有着雕刻的传统,历来是高超雕刻艺术的发源地,著名的莫亨左达罗遗址出土的皂石像和青铜像等令人惊叹不已。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800多年,对于印度传统文化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经典,如《梨俱吠陀》、《梵书》、《摩诃婆罗多》相继完成或开始编撰。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8月22日,"西来初地·华林禅寺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暨大雄宝殿奠基庆典仪式在广州华林禅寺隆重举行。广东省和广州市有关领导郭晓莉、胡建平、许建华、陈小朋、李庆奎、褚国祥,印度驻广州大使馆总领事唐施恩,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新成长老、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广州市佛教协会有关领导,以及省内外高僧大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中国佛教文化,与儒道并称为中华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三大主干。因此,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离不开对中国佛教文化之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而且,中国佛教文化又是一种宗教文化。我们当然不会把"印度"的佛教文化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长期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12年5月17 - 18日,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合办的"中国人的卢梭与法国人的卢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化"、"西学东渐与文化自觉"、"西学东渐与儒学"等会议后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为推动西学东渐研究而举行的又一次会议,同时也藉此纪念伟大的法国思想家卢梭诞辰300周年.会议邀请了法、瑞、港、澳及大陆等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法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白屿淞先生、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洪立焜先生、中山大学副校长魏明海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6,(6)
佛教从印度传来中国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陆路,即由阿富汗经我国甘肃、新疆而到中原地带;一是水路,即航海到广州港口登岸。广州市光孝寺是岭南年代最古、规模最大的一座名刹,是古代中外高僧经常驻锡的佛教道场,是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策源地之一。《寺志》载“光孝寺自昙摩耶舍、求那跋陀罗二尊者创建道场,嗣后初祖、六祖先后显迹于此,一时宝坊净域,为震旦称首。千数百年来,宗风远布,实维此方。“(见寺志序文)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按寺址原是西汉越王赵佗的第三世孙赵建德的旧居;三国时代吴国贵族虞翻,因得罪了孙权,被贬到广州,曾在这里讲学,名虞苑;苑内种了很多柯子树,人称柯林。虞翻死后,舍宅建寺,取名“制止寺”。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佛教领袖太虚大师,不但有诸多关于中印关系的精辟论述,还曾在民国政府的支持下组织"中国佛教访问团"到印度访问、交流达三十多天,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事业,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交流。他派往印度的留学生,多成长为影响深远的印度学学者。太虚大师与印度的交往,是近代中印交流史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人物传记、书信、日记、报道、演讲稿、诗文等历史文献的梳理与分析,是论述太虚大师与印度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刘威 《法音》1994,(11)
印度佛教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无疑是人类文化交流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成功的原因除了两种文化系统的内在因素和有利于文化融合的人文环境以外,语言的转换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这表现为中国自汉末到宋代长达近一千年的前赴后继、如火如茶的译经运动。这一不绝如缕的翻译运动既是出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同时也积极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事业的发展。卷积浩繁、博大精深的汉译佛典资料不仅凝结着中印两国人民的聪明睿智,而且也是今天研究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文化、思想的宝贵资料。因此,研究和总结中国佛典翻译运动的特点与经…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7,(2)
<正>宗教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又有其独特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所指出:"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但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中国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6,(1)
本刊讯以阿里耶旺萨长老为团长的印度佛教文化代表团一行四人,于1985年10月12日至11月3日访问我国。先后在北京、西安、洛阳、郑州、南京、镇江、无锡、苏州、上海和广州等地参拜佛教寺院,观光名胜古迹,受到热情接待。代表团是按中印文化交流计划由中国佛教协会邀请来华访问的。团长阿里耶旺萨是一位长老,三位团员都是学者,他们均是第一次访问中国。在华期间,他们参拜寺庙,了解我国佛教现状,同我国佛教学者交流研究情况,并出席了中国佛协和印度驻华大使馆联合举办的“佛教圣迹图片展览”开幕式。离华前夕,客人们异口同声地说,在中国见到的情况比来华前想象的要好得多。中国的佛教是从  相似文献   

16.
<正>无论是出于中国哲学与宗教的研究需要、还是当下中印国际交往的迫切现实,印度始终都应该是我们重要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有关精神和促进我国印度哲学与宗教领域研究者的相互交流,南开大学哲学院在2017年6月1日召开了"全国首届印度哲学与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吴学国教授《奥义书思想研究》(五卷本)新书发布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大学、河北  相似文献   

17.
敦煌写本《五台山圣境赞》为晚唐五代僧人玄本撰写的赞颂五台山的诗歌集,由11首诗组成,分别颂赞了文殊、普贤二菩萨、五台诸峰、金刚窟、阿育王塔、罗睺罗肉身等圣迹,语言典雅优美,富有想象力,堪称五台山颂诗的上乘之作。诗集以五台山诸圣迹为主线,宣扬了五台山的奇异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中印佛教的结合和中原与敦煌的佛教文化交流。这些诗作冲破中国传统的俗诗和雅诗之间的壁垒,也不受宗教与世俗之别的束缚,视角独特而新奇,堪称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诗歌创作产生影响的力证。  相似文献   

18.
徐冲 《法音》2023,(2):44-50
<正>自古以来,中印两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与其他国家之间冲突与对抗的文化交流不同,中印文化交流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而佛教东渐则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有“雅利安中心”之称的印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故事文学产地,印度本土的故事集以“海”“簇”为名,如《故事海》《大故事花簇》等,鲁迅就曾以“大林深泉”形容印度故事的丰富性。自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9.
中印佛教思维方式是指中印两国佛教学者的认识结构,思考问题和阐发理论的方式、方法,属于佛教文化的高层内容。研究和比较中印佛教思维方式,有助于了解两国佛教学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格局,加工思维信息的操作方式;了解两国佛教学者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具体形态;了解两国佛教学者乃至一般佛教徒的心理结构和民族性格。这对于研究宗教学、哲学、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等都是有意义的。本文拟着重通过阐述中印佛教思维方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3月16日,印度孟买国家表演艺术中心隆重举行了"中国佛教文化遗产图片展"。此次图片展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印度孟买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印度音乐家协会等单位承办,并得到了中国驻孟买总领馆、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积极支持。出席图片展开幕式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