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9月26日至28日,北京白云观道众为台湾麻豆代天府迎请斗姆元君举办了三天隆重的开光道场。麻豆代天府,系台湾著名的道教宫观。代天府建筑宏伟奇丽,不仅是台湾省道教信仰的中心,而且被誉为“宗教纪念物观光区”。近年来,代天府又增建了“天堂”、“水晶堂”、“十八地狱”等殿宇。此次代天府迎请的斗姆元君,将供奉于新落成的“元辰殿”内,白云观还为该殿题写了大字匾额。 1991年台湾省到祖庭白云观迎请神灵的道观已达三家,共迎请各类神像71尊。由此  相似文献   

2.
郑志明教授谈台湾当代民间宗教1996年9月6日,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教授郑志明先生在四川联大宗教学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时,谈了一些他对台湾当代民间宗教的看法。郑教授指出:当今台湾是一个众多宗教滋生的地方,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民间宗教极为活跃。台湾民间宗教信奉的神明有同有异、其宗教仪式有繁有简、徒众有多有少、影响面有大有小,对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郑教授对台湾民间宗教的多重至上神崇拜现象作出了“多元多统”和“多体多中心”两种诠释…  相似文献   

3.
善用时间报恩爱,脚踏实地迎千禧。我们伏阳教区(原大名教区)一万多教友,在韩道一主教和全体神父的带领下,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善用时间,起到“盐”和“光”的作用,以知恩报爱的实际行动,迎接即将到来的两千禧年。特别是清丰县堂区,韩道一主教的老家,本堂神父和...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目前,“回归”已是举国上下的热门话题;自回归时间进人倒计时以来,香港同胞和全国人民满怀兴奋之情,由话回归而进入迎回归和庆回归的热潮中,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叶k届时我国政府要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从此香港永远回到祖国  相似文献   

5.
这次梵蒂冈在10月1日“封圣”显然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政治阴谋,但梵为了掩盖其真实的政治意图,往往在新闻媒体上表示册封中国“圣人”是一场纯粹的宗教活动,是表示对中国的“尊敬”,并倒打一钯,说中方反对“封圣”是“曲解了梵方的善意举动”。梵蒂冈的诡辩确实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3月13日梵蒂冈信仰社评论员文章露骨地声称“封圣是向北京政府的挑战”。这说明教廷“封圣”活动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众所周知,这次所谓的“封圣”,是台湾提出并推动的。台湾方面不愿看到中梵关系的正常化,一…  相似文献   

6.
台湾《中国回教》李松茂台湾《中国回教》是台湾回族穆斯林的刊物,始刊于1952的,至今(1995年12月)已出238期。其中有报章型的每月会报,有杂志型的月刊、双月刊、季刊。今为双月刊,每逢双月月底出刊。内设“回民之声”、“教义阐扬”、“宗教论坛”、“...  相似文献   

7.
据7月10日台湾《基督教论坛》1475期报道:台湾大陆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个“大陆地区宗教人士来台从事宗教活动许可办法”草案,说要放宽大陆宗教人士去台湾的资格及活动项目,但具有党政军职位者均被限制门外。如丁光训主教,“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4,(9)
据7月10日台湾《基督教论坛》1475期报道:台湾大陆委员会近日发布了一个“大陆地区宗教人士来台从事宗教活动许可办法”草案,说要放宽大陆宗教人士去台湾的资格及活动项目,但具有党政军职位者均被限制门外。如丁光训主教,“因其具中共人大常委的职  相似文献   

9.
今年7月底,我应邀赴台湾进行宗教考察。其间,到了中法师创办的玄奘大学参访。这所刚创办一年以玄奘冠名的大学,以倡导玄奘精神为办校宗旨,实际上是面向俗家子弟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专业都是台湾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令人瞩目的是,这里不久将从南京灵谷寺迎...  相似文献   

10.
张丽丽 《天风》2010,(6):32-33
上海市基督教两会于2010年5月7日,举行教牧同工“迎世博英语沙龙培训班”结业典礼。不同班级的学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英语节目,展示“英语沙龙培训班”所取得的成绩。经过6个月每周一次的学习,学员们的英语水平有了相应提高。上海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沈学彬牧师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什么?在陈述我下述的真实感受之的,我愿毕恭毕敬地向所有善良正信的人们敬白一声:对于诸位来说,“宗教大市场”一类的说法是万分冒昧甚至有亵渎之嫌的,为此我得真诚地请求诸位鉴谅。对“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答案甚多。别的就暂且不提也罢,“宗教是一种文化”——这个在八十年代中由赵朴初暨钱学森二先生首倡的视点,乃是我和我的同事们迄今坚持的一个出发点,虽然这个“顽固不化”的立场越来越有被先进讥为“只有文化没有宗教”之类的危险,但此“文化”非彼“丈化”,我心自明,此“文化”二字有泰山之重,不容轻…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云南大学、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联合举办的“宗教文化与民族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8月12日至14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两岸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宗教社团的专家学者50余人莅会,共发表论文46篇,内容涉及佛  相似文献   

13.
台湾宗教识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宗教识略心影“台湾宗教现象”,是自明末以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在复杂的经济、政治背景中相互撞击、交汇,为宗教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之下形成的。据台湾当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止至1991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被核准登记的寺庙教堂共...  相似文献   

14.
去年第五期《佛教文化》所刊的牟钟鉴先生一篇文章《研究宗教应持何种态度》,被国内外影响甚大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之后,对于宗教究竟“应持何种态度”似乎成了《佛教文化》期刊一个甚为微妙的“情结”。今年的几期卷首语,也多半是围绕这个“情结”来说的,承读者谬许。近日还有《读书》杂志的读者,拿来上面一篇我的文章《佛寺与宗教学系:相隔有多远》,与我探讨,探讨的还是这个“情结”之下的话题。坦率地说,对宗教究竟“持何种态度”固然是一个很基本的问题,但是《佛教文化》没有也不可能就这个问题提出任何新的发明见解。因为…  相似文献   

15.
由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主办的“第六届纪念涵静老人宗教学术研讨会——宗教关怀与现代生活”于2005年12月23-25日在台湾南投县鱼池乡中明村天帝教镭力阿道场举行。自199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每两年在大陆合办一次宗教学术研讨会,至今已举  相似文献   

16.
宗教既有各不同宗教间的融合性,又有与同一宗教内部之间的排斥性。而对每个宗教来说,争取教徒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这个宗教势力的盛衰消长。下面这篇文章就非常典型,一个是20世纪出现的新兴宗教,另一个是属于传统宗教的基督教会,两者在日本为了争取教徒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争斗,由是演出了诸如“宗教绑架”和“清毒洗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道伟 《法音》2005,(10):33-38
台湾圣严法师曾在勖勉中华佛学研究所同仁的开示中说过:“要立志做一个宗教家,而不只是一个佛学研究者。但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家,必须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这也就是强调,“佛学研究”与“佛法修持”其实并不冲突。作为佛弟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佛学的研究者”,更应是“佛法的修持者”。这意味着我们不光要从事佛学研究,更要有担当,成为一位优秀的“佛教宗教家”。本文就是以这样的角度说明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本末体用”互补相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尝试依留日的修学见闻,尝试探讨中国佛教现代化开展中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的双重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有一种倾向认为:科学与宗教没有本质区别,科学与宗教可以互补和融合,甚至提出宗教可以指导科学的发展。其啧啧称道的案例之一是,笃信上帝的开普勒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本文着重分析了开普勒的自然哲学思想。从而说明他心目中的“上帝”只是“理性”的代名词,开普勒取得的科学成就完全是理性活动(包括科学观察)所结出的硕果,是“摆脱宗教”的成果,而不是靠什么万能上帝的推动。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8,(10):F0002-F0002
为了见证基督博爱精神,展现北京基督徒积极支持奥运、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精神风貌,由北京市基督教“两会”主办的“主佑中华,平安奥运”——北京基督教迎奥运倒计时100天音乐会于2008年4月30日晚18时30分在丰台教堂隆重举行。北京基督教会1000余名信徒参加了此次活动。北京市政协、北京市宗教局及部分区县民族宗教部门的领导莅临会场。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六月,应台湾耕云禅学基金会和辅仁大学之邀,我有缘到祖国宝岛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在整整一个月里,我除了参加王船山学术研讨会和两岸中国哲学讨论会,访问道教圣迹外,还访问了农样寺、灵驾山、国光寺、文殊院、佛光山和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等,瞻仰了日月潭、玄兰纪念塔,拜访了一些大德法师和佛学研究者,同他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接触,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现追述所见新闻所思如下。一、台湾宗教的总体印象踏上宝岛的土地,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台湾宗教非常兴盛,这也可说是台湾社会的一大特点。现在台湾主要有四大宗教:佛教、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