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易传》皆是以宇宙大化论为支撑的先秦学术经典。《庄子》《易传》都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宇宙之中,天地宇宙既是人类自我超越的根据,又是现世生命存在的敞开之域。在宇宙大化之中,庄子着眼于生命个体的自由存在,希望以大化的自由诠释生命的自由,并将生命安顿于天地大化中,突出的是人的自然、自在和自由;《易传》的作者则以天地秩序重塑世间秩序,以天地之德揭橥人性之善,以人心为天地之心,挺立起人的道德主体性,突出的是人的价值、道义和义务。自由与道德皆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庄》《易》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诉求正好体现了"自由"与"道德"之间的理论张力,但这种理论张力乃以近乎一致的大化宇宙论为超越根据,因此这种张力终究是一种互补,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互补不仅是理论的,更是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自由观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纯粹理性批判》表面上是讲认识论,实际上却是在为人的自由开辟道路,《实践理性批判》虽主要讲道德,“而道德法则是自由的认识理由”。①本文试图在对康德自由观作历史考察的基础上理清其逻辑进程。一、康德自由观的历史考察1.苏格拉底与智者派:善与恶的冲突古代希腊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美德是天生的,它植根于人的内心深处,他说:“没有人自愿趋恶,或接受他认为是坏的(结果),趋恶避善是不合人的天性的。”②人们之所以会作恶,只是…  相似文献   

3.
李栗谷的《人心道心图说》中的"图"存在严重错误。在"说"中对人心的规定是有善有恶,而"图"中人心的指向仅仅为恶;在"说"中对四端的规定是道心及人心之善,而"图"中四端仅指道心而未涵盖人心之善。于是,"图"与"说"就存在严重冲突。其实,"图"对人心的描述属于栗谷人心道心思想的前说,而"说"对人心的看法则属于其人心道心思想的后说。导致"图"存在错误的原因,可以区分为非学术原因与学术原因。"图"之错误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因而不应轻视。应该在"图"中的"人心"一词与"善"一词之间加上一条直线,从而既明确了人心有善有恶,又说明了四端涵盖道心及人心之善。一旦这样修改,就消除了"图"与"说"之间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4.
李栗谷的《人心道心图说》中的"图"存在严重错误。在"说"中对人心的规定是有善有恶,而"图"中人心的指向仅仅为恶;在"说"中对四端的规定是道心及人心之善,而"图"中四端仅指道心而未涵盖人心之善。于是,"图"与"说"就存在严重冲突。其实,"图"对人心的描述属于栗谷人心道心思想的前说,而"说"对人心的看法则属于其人心道心思想的后说。导致"图"存在错误的原因,可以区分为非学术原因与学术原因。"图"之错误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因而不应轻视。应该在"图"中的"人心"一词与"善"一词之间加上一条直线,从而既明确了人心有善有恶,又说明了四端涵盖道心及人心之善。一旦这样修改,就消除了"图"与"说"之间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一本文中的“善”泛指道德伦理领域中的正面的价值。它与“恶”相对而言,指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显示公平、友爱、正义等表现在概念上的概括。也可以说,善是跟在个人层次上损人利己,在社会层次上的弱肉强食等现象相反的价值取向。大部分人都不否认善和恶的存在。但是在二者的起源上,则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关善和恶的起源的理论往往与哲学家们对于人性的看法有联系。一般说来,主张人性善的人需要解释恶的起源。主张人性恶的人则要解释善的起源。在中国,孟子以其性善论而闻名。他认为,人之变恶,是由于失去了本心。在西方,卢梭也主张人性善。他…  相似文献   

6.
蔡清作为明代理学向气学转化时期的重要人物,在人性问题上也有非常重要的创见。蔡清以阴阳互根为理,认为理是气化流行中之条理,将本体之理转化为气质之理。他认为天地之性只是阴阳五行之理,"阴阳五行之理即便有清浊厚薄",因此天地之性即不是统一的至善之性。阴阳相对而类分,在天也有阴浊之气,也不全是至善,阴浊之气下落到人便是恶。而人性之所以以善为主,盖因阳全阴半,阳为主宰,可以统摄阴。善之不足即是恶,人性中的恶也是善中之恶。每个人由于禀赋天性(气质)之不同,所具有的善性是有高下之分的。但蔡清并未走向彻底的气本论,而是在理本与气本之间出现了一些摇摆,然依然不废其价值。  相似文献   

7.
善与恶是最普遍的伦理学范畴,有助于理解伦理学中的基本哲学问题和基本规范问题。现代科学著作对善做了多种解释。或者把善看作道德楷模(道德的最高层次——理想),或者把善看作最一般的道德要求或最一般的道德评价;作为实践规范(即体现为道德经验的要求),善又被当作道德行为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伦理思想发展史理应对善作出如此广泛和包罗万象的理解,而它在实际上也做到了这一点,有时着重于善的范畴的这一方面,有时注  相似文献   

8.
朱子不仅把人性本善看成是儒家精神血脉的根本 ,而且还以气质的清浊及其对人性的遮蔽来解释“恶”的来源 ,从而为“去恶全善”提供了本体论和工夫论的根据。朱子主张“人心”每听命于“道心” ,实质就是工具理性必须服从于价值理性“去恶全善”的过程也就是“人心”觉醒为“道心” ,让价值理性的光辉照彻生命的过程。在朱子看来“善”为人或人类本有的心性真实 ,“恶”则是此心性真实在实现过程中受到阻碍的结果。但 ,心性本有真实的“善”只是潜在的本体论的“善” ,要使之变为现实的经验的“善”仍是十分艰难困苦的 ,所以一旦进入经验事实的层面 ,他就对道德理想能否真正实现充满了忧患 ,并反复强调本体论必须落实为相应的工夫论 ,才能完成道德生命实现的人类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9.
助学鸣谢     
悟 道身轻轻,气清清,神不外驰心自定。抛却千种烦恼事,超脱万般不了情。调身、调气、调精神,健体强身练真功。修心养性见真谛,返朴归真大道行。悟道,悟道,健康长寿,潇洒飘逸,悟道,悟道,无忧无我,其乐无穷。 善恶有报善是善来恶是恶,现世现报分福祸。世人苦被悔恨累,皆因作恶铸大错。慈爱为本,善念为怀,扶危济困福报多。一念之差天地别,何不行善积阴德。劝君遇事当明断,诸善奉行,诸恶莫作。 道德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冠古今,德配天地,情播四海,恩泽山川。存天理,顺民意,治大国若烹小鲜。啊!道德…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年间,阳明学弊端日显。尤其是一些王学末流,利用王阳明“四句教”之首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的理论,谈空说玄,甚至大张禅风。顾宪成、高攀龙等有识之士月对他们这种空谈心性而不务实学的风气极为不满。于是双方发生了一场“道性善”与心体“无善无恶”说的公开论辩。作者认为,这场论辩从形式上看虽说是理学内部的一场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辩,但实际上却是明末社会危机深重的产物。是一场倡导实学还是崇尚空谈的论争。这场论辩无疑为明清之际的尚实学、重实证、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的高涨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11.
陈壁生 《哲学动态》2023,(10):66-75
“天地之心”是《礼记》与《周易》中的一个概念。唐文明在近期的一系列论文中证明,天地之“心”是一个最高的主宰者,能够创生天地。吴飞反驳了唐文明的观点。回到经典中,详细考察经典中的“天地之心”,可以发现,在气论的背景中,天地之心是指人在天地之中的地位,即人得天地之气最清,所以贵于万物。在传统思想中,圣人德合天地,圣人之“心”,便是“天地之心”的体现。同时,圣人制作六经,使人贵于万物,而又敬畏天道,合于自然。在中国文明史上,正是因为“六经”的尊崇地位,中国文明始终在不断重新理解自然,并且在不断保持一种超越自然与回归自然的张力中前进。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10)
<正>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善"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方文明中的伦理与道德,即东方文明是教人舍恶从善之道,是关于善的追求与实践之道。在东方文明中,善,是天地宇宙之理,是人性人心之本,是一切人生存生活的立身处世之基。善,是东方文明的核心精华,是东方伦理道德的制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自然科学,或是我国儒学以及宗教理念,对人的观点,都认同人有肉体和精神两大生活表现特征。 自然科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生理机能构造和心理机能组织。人的生活则是生理机能活动和心理机能活动。我国儒家学说,依照伦理道德观念,认为人性善;善与恶同出于人的一体。天主教理念,主张人性尊严,仍然承认善恶之间存在着灵性与肉体的对峙状态。看来,古今中外,对人的观点,虽有论述之别,却都认同人的精神和肉体,各具自己的表现。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外界的善恶、正邪、美丑等现象,实际上,只不过都是人自己内心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6,(7)
正第四章南山律宗之行果一、南山律宗之行修行次第南山律宗以成佛为所期,以受持戒律为修行核心,其修行次第也依受戒次第来安立,依次是三皈、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学佛就是为了要成佛,从受三皈直至圆满受持菩萨三聚净戒,其发心都是一致的。三聚净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分别成就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济缘记》:"行者当知本所受体,即是一体三佛之种。"在次第受戒的过程中,戒  相似文献   

15.
佛言祖语     
《法音》1994,(4)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行,虽在吾边,壬。隔千里。颂曰: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C即是妄,净。C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  相似文献   

16.
宋仪望是王阳明再传弟子,因其有长期研读《周易》的经历,故而尝试以易学诠释良知学。他认为,圣人之学以求仁为要,仁是天地之心,是《易》所谓生生不已的生理,此理具于人心,即所谓性,故求仁即复性。性之虚明灵觉即良知,故求仁、复性就是阳明学的致良知。宋仪望将《周易》复卦的爻辞"不远复"解释为力求本心、直悟本体的"顿"的工夫,同时也赋予其改过迁善、为善去恶以复其本体的"渐"的工夫论义涵,以祛除阳明后学中存在的忽略躬行实践的弊病。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印顺导师指出:“宗教的施设教化,在于给人类以绝望的安慰。若肯定地说,这种人(五逆十恶之人)决无办法了,这在大悲普利的意义上,不是圆满的。任何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步,只要能真实的回心,忏悔向善,这还是有光明前途的。”[1]他又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在僧伽中,只是忏悔现在所违犯的,以免障碍圣道的修行。忏悔是心生悔意,承认错误,接受僧伽的处分(一般称为‘作法忏’)。……‘修善以灭除’,就是善业力大了,善业成熟感果而恶业不受报了。所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后来演变为忏悔无始以来的‘三障’—…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有些“善良的人”大叫天地不公,“我处处与人为善,结果却得不到好报。这是为什么?”这些“善良的人”把人看得很坏。而实际上天地至公,这些“善人”的遭遇本是理所当然的。这么说似乎很残酷,但是却是苦口良药。 被人欺的“善人”俗称老好  相似文献   

19.
<正> “无善无恶”是王阳明在《四句教》中对“心之体”所作的一个最重要且也最难把握的规定。一方面,它是《四句教》的逻辑起点;同时,它又体现着王阳明哲学的功夫指向。从王学发展的角度看,它也是王学分化的源头,——王门后学中截然对立的两大派系,都可以从对”无善无恶”的不同理解上得到说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王阳明哲学的全部玄妙之所在,也是打开王学奥秘的钥匙。陈来博士在其大著《有无之境》中对“无善无恶”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一种是把无善无恶叫作至善,另一种是把至善叫做无善无恶。”(《有无之境》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哲学没有“人类中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主要依据三类命题判定中国哲学有“人类中心论”:一是“人为天下最灵”,二是“人最为天下贵”,三是“人者天地之心”。“人为天下最灵”的观念出现很早,《尚书·泰誓上》中就有“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的话。“人最为天下贵”的说法,更为常见。《孝经·圣治章》记孔子之言曰:“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王制》更明确认定:“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东汉王充则从知识、智慧的角度立论,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人者天地之心”的说法,出现得最频繁。《礼记·礼运》最早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