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及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它具有非线性、混沌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及不可逆性等.脑神经系统是人类生命的中枢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的复杂系统,由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综合构成了脑神经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脑神经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进行了思考,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的理论框架,及具体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混沌和有序是一对古老的哲学范畴,几千年来引起了无数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和混沌理论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自然界从从混沌到有序,再从有序到混沌的演化及其相互联系和转化的机制和规律,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辩证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辨析--兼谈证候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要讨论中医药研究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必须首先对中医药研究的复杂状况予以澄清. 1应当正确理解复杂性问题与复杂科学 所谓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简称"新三论")这些中医界听来并不陌生的理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他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复杂性与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生命的复杂性复杂性是什么 ?2 0世纪 70年代以前 ,它是“无法认识”和“难以处理”的代名词。在经典科学哲学领域 ,简单性被认为是世界自身的基本属性 ,复杂性从没有被认为是世界的属性 ,至多被认为是简单性复合产物 ,是现象 ,甚至是认识主体运用简单性原则处理问题能力不足所导致的结果[1] 。 80年代中期 ,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民间机构圣菲研究所 (SFI)专门研究复杂性理论 ,用浅显的语言表述他们对复杂性的定义[2 ] :复杂性是一个系统中的问题 ,在这个系统中存在“活力” ,各子系统相互作用并构成自组织 ,不断表现出涌现性和进化 ,在系…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自组织的相关理论被逐步介绍到国内时,清华大学的吴彤教授等学者就对这些自组织理论的功能进行了划分:耗散结构理论是解决自组织出现的条件环境问题的,协同学基本上是解决自组织的动力学问题的,突变论则从数学抽象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途径问题,超循环理论解决了自组织的结合形式问题,分形和混沌理论,则被认为是从时序与空间序的角度研究了自组织的复杂性和图景问题。[1]自组织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赞成“复杂性研究”却不赞成“复杂性科学”。道理很简单 :“复杂性研究”是可能的 ,“复杂性科学”是不可能的。在系统科学中 ,如果我们把“复杂性”定义为“复杂系统的动力学特征” ,那么我们当然并且也应当设法对这种特征加以界定、描述、分析。例如 ,我手边有一本武汉大学哲学系赵凯荣的博士论文《复杂性 :人类认识之迷》。作者指出“复杂性是通过系统而且是复杂系统定义的。它是一个系统概念且是一个复杂系统概念 ,它具有结构 ,也具有层次” ,[1] 但尽管这样 ,作者仍然把复杂性划分为系统复杂性、非线性复杂性、自组织复杂性、内时空…  相似文献   

7.
复杂性科学的兴起及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什么是复杂性?经典力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遇到了越来越无法解释的现象,它们相继出现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诸多领域。同时,面对大量的复杂系统,作为经典力学研究方法的基础而广泛应用的还原论受到了挑战和批判,新的思维方式如构成论和新的理论,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后来的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和混沌理论等相继形成。复杂性科学则是试图整合诸多新兴学科已经取得的对复杂现象的研究成就,并尝试建立一个新理论。这一理论有些组成部分是科学家较早就做出的发现,只是从一个新角度表述。也就是说,复杂性赋予我们一个与传…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理论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启示向吉英自组织理论思想丰富多彩,对新的自然观贡献是多方面的:第一,相对于牛顿一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自组织理论对辩证决定论得以发扬。第二,相对于“简单性”自然观,自组织理论揭示了世界的复杂性本质。第三,相对于“外力论”自组织...  相似文献   

9.
准全息论     
人脑被认为是最具复杂性的系统之一,如能给出其定量形式化描述模型,解决目前的系统悖论,并用于指导人脑模型——智能计算机的设计,其理论价值自然不言而喻。复杂系统描述模型要求体现认识论、方法论及本体论的统一性;要求体现系统论、控制论及信息论的统一性;要求体现元逻辑、元数据结构及元算法的统一性;要求体现非线性与自组织原理及机制的统一性;要求体现涌现性原理及机制;要求集有关系统理论之大成。通过准全息论及其模型——准全息元数学模塑;我们正在接近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科学中的复杂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牛顿时代以来,经典力学和还原论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基石。然而,还原论和决定论无法分析和恰当地解释复杂系统特征性的突现性质。以认识论的观点看,还原论和整体论结合起来才能综合评估复杂生物系统。突现,非线性和自组织等复杂性理论的概念正改变和塑造着生物医学研究范式。还阐述了理解生物系统复杂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牛顿时代以来,经典力学和还原论一直是科学研究的基石.然而,还原论和决定论无法分析和恰当地解释复杂系统特征性的突现性质.以认识论的观点看,还原论和整体论结合起来才能综合评估复杂生物系统.突现,非线性和自组织等复杂性理论的概念正改变和塑造着生物医学研究范式.还阐述了理解生物系统复杂性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Ⅱ混沌学认识论的和哲学的意义混沌学首先迫使我们对人们所说的简单与复杂的辩证法进行重新思考。从传统上说,某一复杂的行为只能是复杂原因造成的,或更确切地说,是原因的复杂性造成的;反之,某一简单的系统只能具有简单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经典科学的依据就是这种双重公理。属于经典物理学的朗道的紊流学说,就是对这种双重公理的绝好说明。稳定的流动变成  相似文献   

13.
系统科学和它的哲学概括即系统思想(system thinking),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出现了重大进展,主要是在自组织系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的计算机模拟方面和在复杂系统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理论不仅在哲学上而且在管理学上都有重大的意义。近几年来,英国系统科学家和管理学家拉尔夫.D.斯达西(R.D.Stacey)在英国赫福塞尔大学组织了一个复杂性与管理研究中心,并提出了有关人类思想和交谈的第一个复杂性理论:复杂应答过程(Complex Responsive Process)理论(Suchman,p.1)。本文的论述在某些方面依据了这个理论,在某些方面则批评了这个…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对我国处级党政干部自律品质的内容结构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我国党政干部的选拔和测评工作提供服务。我们运用自编的处级党政干部自律品质问卷对260名处级党政干部施测,结果发现:(1)处级党政干部自律品质由自我规范性、自我调节性、自我促进性、自我容忍性和自我实现性五个因素构成;(2)自我规范性对处级党政干部自律品质的贡献性最大,其次为自我促进性、自我调节性、自我容忍性和自我实现性;(3)自律品质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中的简单性原则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学中的简单性原则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王泽农本文讨论物理学研究方法论中的简单性原则,它的意义和所包含的方法原理,以及在探索复杂性中的发展,它的哲学意义。一、简单性原则的哲学意义我们周围的物理世界是复杂的,何谓物理理论研究中的简单性原则?众所周知,在纷...  相似文献   

16.
复杂性与非线性科学的哲学研讨会暨全国第七届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第七届数学哲学研讨会,于1999年8月25日至8月2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新疆气象学会、数学哲学委员会、熵与交叉学科委员会共同召开的。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新疆科协和新疆气象学会的负责同志到会祝贺。与会的专家学者主要就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展开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议题涉及复杂系统演化与非线性、混沌、分形理论,还原论与整体论、复杂性的关系;熵与复杂系统演化的描述及泛化等。…  相似文献   

17.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林  周国韬 《心理科学》2003,26(5):870-873
1 引言  自二十世纪 80年代以来 ,自我调节学习 (Self RegulatedLearning)已经成为西方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主要亮点。自我调节学习不仅仅表现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策略 ,稳定的自我调节系统也成为学习者本人的一种优秀个性品质 ,构成其人格的核心。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研究内容进行介绍 ,为我们深入研究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提供方法和借鉴。2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产生  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提出主要来自于对美国三次教育改革运动的反思。第一次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8.
邓铸 《心理科学》2003,26(3):479-482
本研究采用认知作业分析及问卷法,研究了中学生简单与复杂物理问题解决的表征机制及状态元认知结构。结果显示:(1)物理问题解决是对问题的表征状态不断转换的过程,其受认知主体信息的提取、转换、整合能力及状态元认知的影响;(2)中学生物理问题解决中的状态元认知主要由他的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测、策略系统三种成分构成;(3)复杂问题解决的关链是正确提取范畴性知识以形成对问题的深层表征。  相似文献   

19.
混沌理论的医学渗透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沌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有效工具 ,医学中的复杂现象无处不在 ,因此 ,医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时 ,除了深入钻研各自的专业领域外 ,具备系统分析的能力尤其是掌握一定的混沌理论是很有价值的。1 医学自身不断纵深发展 ,仍有无法克服的难题人体是个复杂系统 ,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 ,所以临床工作要具备系统意识 ,不能割裂系统内部的联系 ,哪怕是表面很简单的血压问题 ,也离不开系统思维。有人将与血压有关的所有调节因子作一归纳 ,所汇集成的示意图相当复杂 ,包含了 35 4个部分(还不包括许多未发现的因子 ) ,每部分本身又是一个小系统 ,单靠…  相似文献   

20.
系统自组织的基本演化方式有两类:(1)在平衡态背景条件下,平衡态系统内部及其各要素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相互作用,系统整体具有近似的均匀性、对称性和独立性。平衡态系统由于缺少产生质变的必要的外界条件,从而限制了其演化的可能途径,使之常带有某种决定论的特色,即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