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15,(5)
<正>经文:可12:28—34;太22:34—40;路10:25—28"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神是爱,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且希望人们也回应他的爱。爱神的人,神也有许多美好的应许。耶稣爱人,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且也对怎样爱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凡爱神的人都有遵守的义务。这个要求在他受难周第三天回答律法师提出的刁钻问题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回答中,耶稣把如何爱神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用所有犹太人都能吟会诵的《申命记》6章5节说明爱神  相似文献   

2.
爱神与爱国     
爱神不是空谈,爱国也不是空口号,爱神的人必定要有爱人民的具体行动。当我们爱神的心增长时,爱人的心、爱国的心也在增长,这应当是成正比例的。  相似文献   

3.
愛神與愛國     
蒋佩芬 《天风》2001,(3):38-39
爱神不是空谈,爱国也不是空口号,爱神的人必定要有爱人民的具体行动.当我们爱神的心增长时,爱人的心、爱国的心也在增长,这应当是成正比例的.  相似文献   

4.
杨辉 《天风》2000,(12)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谈到爱神,管理教会,大多数的人都愿意,认为给神做每一件事都好。但在爱神的同时要爱人,包括自己家里的人,往往我们处理得不好,爱神忽视了家里的人和事。这样,我们的光就要暗淡,这样会直接影响我们灵命的长进。为此谈点我个  相似文献   

5.
李兰成 《天风》2004,(9):12-13
认识上帝是慈爱的,我们的回应是爱神爱人。 约翰一书4章8节:"上帝就是爱"。这个爱有什么特点呢?人间的爱,比如父母对子女之爱,夫妻相互之爱,朋友之间的友爱,都是人间的亲情友爱,是非常美好的。上帝的爱要比这个爱还要深,还要广。 1、是永远的爱。耶利米书31章3节,是先知耶利米对那些遭遇艰难,甚至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说:  相似文献   

6.
爱的诗歌     
我们有一首赞美诗,题目叫“爱的诗歌”,第一句歌词是:“爱从上帝而来,爱本就是上帝。”我想就用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基督教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爱神爱人。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姊妹的事,她是1987年在  相似文献   

7.
基督教和儒家之“爱”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的社会秩序。这种仁爱和爱神的关系不大。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儒家的“仁爱”要运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的;基督教的爱具有极大的超越性,主张爱一切人。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2,(3):11
编者按:上帝因爱差遗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在基督教中,爱是至上的,爱是教会的灵魂。上帝对人类的爱,人类对上帝的爱,基督徒对其他所有人的爱,构成了基督教的主题。整本《圣经》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即神爱世人和我们当怎样爱神爱人。因此,基督教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基督徒虽然不靠行善得救,但一个得救的人必须用爱心的外在行动或标志,来衡量他(她)属灵生命,这是我们蒙神赐福的一个前提条件。耶稣在世时,曾对门徒们讲: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准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客旅,你们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  相似文献   

10.
贾虎林 《天风》2001,(9):18-19
神学反映了教会的思想活动,那么神学思考在教会生活中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神学思想建设在办好中国教会的道路中到底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 一、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国家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教会始终不渝地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 爱是上帝最基本的属性,圣经说“神就是爱”(约-4:16)。从旧约到新约,不单显明了神对人类的大爱,更显明了神要求人类回应他的爱——要爱神爱人。在马太福音22章37-40节中,耶稣把圣经的教训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11.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潘兴旺 《天风》2012,(3):11-12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3.
陈企瑞 《天风》2013,2(2):13-15
圣父、圣子、圣灵三一的上帝,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约翰一书》4章8节告诉我们:“上帝就是爱。”说明圣父、圣子、圣灵本身就是爱,并且在爱中合而为一,相爱相契。奥古斯丁(Augustin)把圣父、圣子、圣灵分别类比为爱者、被爱者、爱的关系,因为爱,三个位格紧紧联系在一起。人类与自然都是上帝所创造,因着爱,得蒙三一上帝的眷顾,也因着爱,所有被造物在三一上帝的创造、救赎、护佑中得以更新而变化。三一上帝爱人也爱自然,因此,基督徒不仅要爱上帝和爱人,也要爱上帝所造的自然。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正在急剧恶化,大气与水圈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居住安全。前不久有新闻报道,我国某县部分餐饮部门为谋取暴利,不惜残杀国家珍稀动物——猕猴。人们时常听闻与生态环保有关的负面新闻,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林文恩 《天风》2001,(7):39
“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一节,可以说是对论爱仇敌教训的总结,也可以说是对整个登山宝训中耶稣伦理教训的总结。《申命记》第18章第13节记载,你要在耶和华你的上帝面前作完全人;《利未记》第19章第2节记载,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上帝是圣洁的。在旧的时代,上帝就向人发向要追求完全(圣洁)的呼召。上帝在宇宙中彰显其完全、伟大之爱,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如果我们完全效法上帝  相似文献   

15.
    
爱是恒久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爱是基督徒所独有的启示,爱是圣灵所结的果子,爱不能被任何超然的恩赐所取代,但没有爱的恩赐是毫无价值的。爱是无私的,为他人着想的爱是出于顺服神的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可 12:30-31)。这是上帝的旨意,你们爱神,也要爱人如己。“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  相似文献   

16.
李栋 《天风》2002,(11):8-9
经文:路10:25-37爱神爱人不是空洞的口号,而且两者截然不可分割;爱人就要从爱“邻舍”做起。这是我们通常从耶稣“好撒玛利亚人”故事得出的教育意义。但是耶稣将  相似文献   

17.
与神同住     
不是照本宜科不是入云亦云乃是神将他的灵月给我们从此硬知我幻是住在伯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不是心血来湘不是离言大智乃是认定肠鲜是神的儿子我们就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我们里面不是摘心妄妞不是璐不可及神峨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奋与神同住@张小美  相似文献   

18.
潘镜高 《天风》2003,(3):6-7
约拿和以利亚是以色列古代的两位先知,离现在约有两千八百年。他们留下的事迹,却有许多是为我们今日的助益。以下我们共同讨论三点:(一)爱上帝与爱世界,(二)信主与不信主;(三)听神的话与听人的话。 爱上帝和爱世界 圣经有没有说爱上帝就不能爰世界?有。约翰一书2章15节,“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  相似文献   

19.
飘醒 《天风》2006,(17):24-25
亲爱的弟兄姊妹,别忘了,我们是基督徒,身上带着神爱的印记。神爱我们,也希望我们把他博大深沉的爱带给那些不认识他名的人,希望我们有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在教堂里面敬拜神聆听神话语的时候,我们心里必定都相信,神爱我们,我们也是爱神的。在面对十架默祷的时候,我们一方面求主再一次用十架宝血洗尽我们一切的污秽与罪孽,一方面求主应许我们心中所求所想。我们将心中一切忧虑重担卸给神,交在神的手中,然后心灵平稳安静。礼拜结束,我们各自怀着感恩的心走出  相似文献   

20.
倪光道 《天风》2012,(9):19-20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我用我所得的恩赐服侍你,你用你所得的恩赐服侍我。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受人服侍,也都要服侍人,在彼此服侍中彼此联络,在爱中建立自己。这就是神给教会百般恩赐的目的。经文:彼前4:10-11"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神百般恩赐的好管家。若有讲道的,要按着神的圣言讲;若有服侍人的,要按着神所赐的力量服侍,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稣基督得荣耀。原来荣耀、权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远远。阿们!"(彼前4:10-11)我们读了这两节经文,要思考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