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界对资本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过去人们往往倾向于一种批判并拒斥的态度,诸如“现代性的弊端”、“资本的罪恶”之类的话语,不仅在学术界,即使对社会公众也是耳熟能详的。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晚近才出现了变化:对于资本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开始超越单纯的价值判断的方式,较多地侧重于考虑韦伯所说的“现代化不仅是西欧的命运,而且也是全球的命运”这一预言的严肃性及其意义。现实的变化表明:资本与现代性不是作为观念给予我们的,而是作为社会历史过程给予我们的;资本与现代性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正因为如此,《哲学研究》编辑部与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于2006年5月共同举办了“资本哲学”论坛,联合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就资本与现代性、资本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这次论坛及其主要成果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及社会科学界的关注,产生了较大影响。本刊特辟专栏,将陆续推出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汪传发 《哲学动态》2006,(10):42-47
近年来,资本哲学及其研究的意义、资本与现代性、主体性资本与主体性哲学、资本概念的当代诠释、资本与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意义等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就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哲学研究》杂志社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现代经济哲学研究中心于2006年5月26~28日在上海联合主办了“全国资本哲学高级研讨会”。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哲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70余人与会,并就上述诸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和反思。一资本“脱域”的时代需要哲学的反思“脱域”一词,是借助吉登…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不可忽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契合,即对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资本的双向追问。笔者以为,现代性后果不仅指向主体性哲学,更涉及到主体性资本。主体性哲学是现代性思辨逻辑的核心程式,而主体性资本则是现代性社会生存本体论的重要根基。透视资本社会的历史流转过程,我们只有从货币化生活世界的资本逻辑中才能找到理解现代性后果的深刻答案。一、主体性资本的概念诠释资本在原本意义上无主体、主体性可言。从技术层面上说,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亦称“可变的物质实体”。在新古典资本与生产理论中,克拉克较早…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四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于 2004年 8月 16日至 22日在四川绵阳召开。此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联合主办,绵阳师范学院承办。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来自全国 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及人民出版社、《哲学研究》杂志社、《求是》等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现代性与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理论”、“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科学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三个方面的专题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讨论。就第一个专题, 与会学者们认为, 马克思哲学是现代性理论异常宝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对以资本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深刻洞察,无不体现着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思。可以说,当今全球化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不断扩张并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预言,马克思哲学在“现代性”问题中的天然“在场”将不断地给我们以启示。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中后期的相遇是必然的。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性的批判不乏许多合理的成份,但它并未超越马克思哲学。当代许多研究者都认为,马克思是对现代性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真正先驱者。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在《后现代转向》一书中指出:“卡尔·马克思是第一位使现代与前现代形…  相似文献   

6.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教师夏林的新著《穿越资本的历史时空——基于唯物史观的现代性批判》一书,已于2008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商品拜物教这一特殊理论视角对现代性的成因、流变、类型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做了独特而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德国古典哲学从康德的“物自体”理论起面临的就是现代性问题,显性的自我意识哲学根源于现实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7.
科学合理性问题作为科学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隐含于科学划界、科学发现、科学评价以及科学进步诸问题之中,制约着它们并通过它们表征出来。正因为如此,在逻辑经验主义和批判理性主义盛行时,科学合理性并没有明确地作为问题提出来进行讨论,人们较多地是关注科学划界、科学评价等问题本身的研究。只是在历史主义取代了逻辑主义在西方科学哲学中的主导地位,从对科学的逻辑分析转向历史考察,科学活动的社会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被引入科学哲学的研究之后,科学合理性问题才受到科学哲学家们的重视。进入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科学哲学界对科学合理性问题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获得为大家都普遍认同的圆满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该著坚持“工程师的立场和视角”,致力于在《资本论》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学技术哲学之间开拓“交叉学科”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马克思主义研究(包括自然辩证法研究)带来了新挑战,与传统的“资本逻辑”之间存在着冲突。该著采用工程设计哲学的“二元框架转换方法”,在传统单纯基于“资本逻辑”的研究基础上引入“技术逻辑”,强调技术与资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资本逻辑之间实现合作。  相似文献   

9.
《21世纪资本论》提出用"全球累进资本税"这一工具来解决资本主义长期悬而未决的分配正义问题,本文基于资本逻辑推动现代性发育这一视角,梳理资本成长和扩张的世界历史进程,对资本的本性、权力等进行哲学追问,探讨这一工具短时间内不能实施的缘由、中国如何应对公平问题及其未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承办的“后现代与启蒙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4月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学者们就“现代性、后现代性与当代启蒙”这一热门话题展开了讨论。1.中国现代性所面临的问题与后现代思想的视域。依据后现代思想家关注的基本问题,探究后现代哲学的实质意义和深层旨趣,是本次研讨会多数代表的理路。王治河认为,后现代哲学的兴起源于现代化的发展所引发的包括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在内的普遍…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汇通问题,以往的研究由于忽略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内在关联,或者只是过于简单地理解这一关联,因而存在着一些严重的缺失。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借助学界对于资本主义起源和中国历史上的"唐宋变革"等问题的最新阐释,在将中西现代性之发展置于大致平行时段的基础上,通过中西现代性和匹配于相应社会时代的哲学类型的双重平行比较,来理解中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哲学汇通的可能性和可能的汇通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由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技术哲学学术交流会暨《工程·技术·哲学》出版座谈会” ,于 2 0 0 2年 5月 11日至 12日在大连召开。全国 3 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围绕“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这个主题 ,对技术哲学与技术的跨学科研究、技术哲学界与工程技术界的联盟、我国技术哲学 2 0年来的发展脉络、技术哲学的中外比较与国际交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还就办好大连理工大学创办的国内第一部技术哲学研究年鉴———《工程·技术·哲学》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1 当代技术发展带来的哲学问题  技术哲学研究要关注高新技术带来的哲学…  相似文献   

13.
《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和编委会于1987年4月14—16日召开了以“哲学与生活”为题的哲学积极分子会议。会上有60多位来自全国各个地区和城市的哲学界代表人物发了言。在坦率地交换意见的过程中,通过激烈的辩论,广泛地讨论了哲学的现状及其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哲学思想发展中产生某些消极倾向的主客观原因,以及克服这些倾向,完善哲学研究著作、出版物和哲学  相似文献   

14.
认识·图式·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发表的三篇论文,所论并不是同一个问题,学科背景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理解和解释的问题。把它们编在一起,并由此为契机开设“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这个专栏,主要是考虑到:从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趋势看,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出现的共同性问题,往往正是哲学寻求新的突破的关节点。象理解和解释这样的问题,是当代不少哲学流派和各有关科学部门已经在研究或正在探讨的问题,而我们的研究却很不够。它涉及到哲学自身发展的一系列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怎样理解文化传统在认识和哲学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科学地评价解释学、文艺上的“接受理论”等学说的方法论意义,如何科学地解决理解和解释中的客观性问题以避免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怀疑论等等的歧途,以及关于语言、符号的哲学问题(如符号、意义和对象三者关系)等等。实际上,不同哲学流派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都或明或暗地有自己的哲学立场和前提。密切联系当代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新趋向、新特点,科学地研究和回答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使之更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本刊欢迎大家充分利用这个专栏展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2006年8月11日至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学者们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哲学或应用哲学角度深化对以人为本的研究。(2)资本哲学、文化哲学、环境哲学、社会技术哲学的最近发展。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综述@王桂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以商品为出发点,以资本为核心范畴,全面叙述了这个时代抽象统治的社会现实,进而揭示了人的存在的秘密。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在资本的运动中获得理解和叙述。在这样的理解中,马克思旨在开辟一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直到今天,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依然显现出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 ,对整个中国现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根本的制导作用 ,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 ,以往人们的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着不少局限 ,它们严重地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创新程度。当前和今后要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必须突破这些方法论上的局限。一、开阔视野 ,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完整内涵和深刻意义在中国思想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在 2 0世纪 30年代明确提出的。在 1 938年 1 0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同志首次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  相似文献   

18.
资本逻辑在当代发生若干明显改变,对这些变化的自觉问题意识和总体哲学审视不仅至关重要,而且刻不容缓。从资本一般的视角看,增殖逻辑整体强化,扩张逻辑持续加强,负向逻辑驱逐正向逻辑,但扬弃逻辑也日益发展。这些逻辑变化内在勾连、相辅相成,对资本本身和资本世界造成深刻影响,本质地关涉着当代人类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19.
对于现代性的矛盾,西方许多思想家都把其根源归结为理性的自我分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把握现代性的理性分裂,重要的一点,是透过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逻辑来审视理性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生成与蜕变。启蒙理性从自我解放、自我实现走向自我逆转、自我毁灭的辩证法根植于资本的矛盾逻辑。资本逻辑在推动理性化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理性自我分裂的种子,诱发了理性化进程的全面逆转。在资本逻辑的要求下,理性发生自我分裂,片面发展为"工具理性",蜕化为"经济理性",并进一步逆转为"反理性",最终蜕变为对人类自身进行支配的"权力"。由此,理性的自我分裂便构成了现代性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性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的学者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从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近年来我国学界关于现代性的研究出现了一个重要变化:在现代性研究的初期和中期,人们较多地关注现代性的否定方面,所谓“现代性的弊端”可以算作那个阶段的关键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要求的不断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多样现代性”的问题,并试图在整合各种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性,于是“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