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庆安  许莹  张萌  林崇德  姚峰  林依 《心理科学》2006,29(6):1324-1330
采用前-后测对照组的准实验设计,通过小学二年级的两个干预组与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对照组之间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音标知识、音素分解、合成、删除与替换技能相整合的训练方案,以及音标知识、音素分解与合成技能相整合的训练方案,都有利于提高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音素意识、准朗读和朗读技能;不过,训练内容相对多的前者,并没有显著地优于训练内容相对少的后者。  相似文献   

2.
四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对小学生英文单词朗读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前-后测对比组的准实验设计,将84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分配到四种语音意识干预组,即:单纯的音素意识训练组、字母-音素意识二合一训练组、字母-音标-音素意识三合一训练组和字母-音标-反切意识三合一训练组,旨在比较四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和英文单词朗读技能的作用。结果表明:(1)就音素合成与音素替换技能的训练而言,字母-音标-反切意识三合一训练模式,都会产生一定的优势;(2)四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不仅能够显著地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文单词朗读技能,而且能够使他们将经过干预而获得的朗读技能迁移到陌生词的朗读之中;(3)虽然四种语音意识干预模式都能够显著地促进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英文单词朗读技能,但是,字母-音素意识二合一训练模式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杨洁  徐芬  任萍  张瑞平 《心理科学》2007,30(6):1418-1421,1396
本研究选取3~5岁儿童为被试,从语音单位和操作水平两个维度研究幼儿期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在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音节意识先于押韵、首音和声调意识而发展起来,3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节意识,并在3岁到4岁之间迅速发展。在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幼儿期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先于押韵与首音意识而发展起来,从3到5岁表现出清晰的发展次序。首音意识在幼儿期没有发展。从任务的操作水平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语音意识,幼儿在辨别任务上的成绩显著低于分析和综合任务。  相似文献   

4.
语音训练对幼儿英语语音意识和字母知识的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音意识是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语音教学法的思想,采用自编的教学材料和语音游戏,通过字母故事和语音训练游戏,训练儿童的语音意识。研究者在北京市一所普通幼儿园选取了无英语学习经验的3岁左右中国幼儿63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经过8周的语音教学实验,发现接受语音教学的实验组儿童在音节意识、音韵意识、音素意识和字母识别等方面较接受普通英语教学的控制组都有显著提高。结果表明早期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可能能够更快地提高幼儿的语音意识。  相似文献   

5.
以121名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测验法,考察了汉语儿童的语音技工技能与其英文单词朗读技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语音加工技能的三种成分均能够对英文单词朗读技能产生影响,其中,语音意识对单词朗读技能具有重要影响,快速命名能力和语音工作记忆也能够对单词朗读技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汉语拼音和128个汉字的特别语音辨析或常规教学对40名普通话儿童和40名福州话-普通话双语儿童进行了声母、韵母和声调方面的训练并且观测其对词汇阅读能力的影响.两类被试各分为两组,每组20人, 一组接受特别训练,另一组接受常规教学式训练,为期24天,每天30分钟.结果显示,两种不同训练对两类被试产生不同效应:两种不同训练对普通话被试没有显著的效果差异,而对方言被试却有显著差异.特别训练对方言被试的语音意识和词汇阅读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常规训练没有这种促进作用.文章对这种训练效应产生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家庭文化环境对幼儿语音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幼儿家庭文化环境的结构及其与语音意识的关系。结果证实: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其中家庭文化活动又可以划分为,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及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文化资源通过家庭文化活动影响幼儿的语音意识,只有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对语音意识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对小学一到三年级81名汉语儿童进行英语、汉语语音意识以及英语单词认读的测试,同时纳入瑞文推理和工作记忆测试作为控制变量,考察英、汉语音意识的不同成分在英语单词认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汉语语音意识的各个水平与单词认读相关均显著,但不同水平的语音意识对单词认读的影响作用不同。(2)在控制了非言语智力因素和工作记忆的条件下,只有英语、汉语的音位意识对汉语儿童的单词认读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学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二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和句子理解的成绩;语音意识预测了课文理解的成绩.对于四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篇章理解的成绩;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预测了句子理解的成绩.结果表明,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是影响小学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语音意识对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不如句法意识的预测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130名幼儿园小、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回归,系统比较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在学前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各项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是解释口语词汇的重要变量;(3)在控制了年龄和口语词汇量之后,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能力都分别对汉字识别成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4)在控制了年龄、口语词汇量、汉字识别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之后,只有语素意识仍然能够独立预测阅读理解成绩,表明语素意识对于汉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Development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bstract— Phonological awareness is critical for learning to read in alphabetic languages like English. This report summarizes normal development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s it has been revealed through recent multidisciplinary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We argue that a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has emerged, that research has identified a general sequence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development that is universal across languages, and tha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s influence the rate of normal development and levels of phonological awareness that are normally achieved.  相似文献   

12.
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语音加工技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燕 《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489-499
通过对儿童阅读发展这一领域相关研究的回顾,对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的语音加工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汉语阅读过程中,语音成分的介入已经得到了研究的普遍支持,但是在语音技能与阅读能力间的关系方面,虽然语音加工技能的不同成分(语音意识、声旁意识及言语工作记忆)与儿童阅读能力发展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这些语音技能在汉语儿童阅读能力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介入程度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3.
汪竹  陈宝国 《心理科学》2011,34(5):1033-1039
摘要 词汇语音的学习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心理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语音回路理论认为,语音短时记忆在词汇语音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语音短时记忆能力越好越有助于词汇的学习;语音敏感性假说认为,语音意识是影响儿童词汇发展及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语音知识可能发挥着更为基础和关键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则更加强调几种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影响词汇语音的学习。本文最后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莹  董燕萍 《心理科学》2006,29(4):960-962
本研究考察了小学儿童语音意识和英语单词认读的关系。一系列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英、汉语语音意识与英语单词认读有密切关系,但这种关系随年级变化而变化,英语语音意识对汉语儿童英语单词认读并不具有稳定的预测力;而且并不总是最有预测力的因素。结果说明,与英语本族语儿童相比,语音意识在汉语儿童的英语单词认读学习中起了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语言活动的重要组成成分,语音加工经历着“习得-发展-老化”的变化过程。本文首先综述了婴儿、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在语音意识、语音提取,语音工作记忆等方面的表现及相应加工机制。其次,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个体语音加工发展变化的神经基础。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个体语音加工发展进程,围绕语音加工发展过程、语音老化有无关键年龄以及如何干预等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brief review of some of my research on reading disability, I argue that a child’s development into literacy has two major ontogenetic roots, one involving early informal literacy socialization and one related to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lthough failure in reading acquisition might be a question of cultural deprivatio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dispositions and environment must be acknowledged, especially in a society providing rich sources of print exposure. The crucial transition in literacy development involves a step from implicit to explicit control of the phonemic units of language. When the cipher of the alphabetic system is understood the child is equipped with a powerful instrument for self teaching. A primary source of reading disability is then related to problems of segmenting the speech stream into phonemic units. The poor functioning of the phonological module seems to be a circumscribed deficit not related to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The causal and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nological awareness and learning to read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my research over 20 years. Some of these studies are briefly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The preventive and remedial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rather obvious.  相似文献   

17.
语素意识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文章考察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命名速度在儿童汉语阅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语素意识和命名速度对汉字命名组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语素意识和语音意识对同音字识别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语素意识是唯一显著预测两种不同阅读任务的认知变量。对阅读障碍儿童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结果发现:76%的阅读障碍存在语素缺陷;相比之下,分别有43%和41%的阅读障碍存在语音缺陷和命名速度缺陷。结果表明汉语的语素意识在儿童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语素缺陷有可能成为儿童汉语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