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犹太教到儒教: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同化的最根本动力来自犹太社团内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逐步淡化和对儒教的深层次认同,犹太教的儒化过程正是开封犹太人的同化过程。文章试图以儒家思想所造就的文化氛围为宏观背景,探讨犹太教与儒教的文化交往与涵化,分析开封犹太人认同儒教的种种表象以及形成这些表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犹太民族特有的心理感受和防御同化机制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当其定居开封之时,其防御机制尚未达到固不可化的程度,而中国各代帝王对异族宗教一向兼容并蓄、一视同仁,使其防御机制和排外心理失去任何意义;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使犹太人失去生活质量的相对优越感,从而无必要荷守犹太教律法。中国的抑商政策限制了犹太教的发展,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举制度又诱使一些犹太人步入仕途;此外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及本身的封闭性都是其被同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的犹太人大多集中在儒家文化重心城市开封,深受当地深厚儒学传统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犹太人儒学知识群体。这些犹太儒家士子业儒、应举的成功,导致大量的犹太青年尚儒、习儒并走上仕途,并且也融入到了当地儒学士宦的主流文化交际圈,而其原本的犹太教教义却逐渐湮灭。开封犹太教逐渐被同化、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犹太人青年大量被儒化。  相似文献   

4.
正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犹太教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其实,随着犹太人涉足东方,犹太教就已进入中国社会。中国学者对犹太教的关注始于清代,清末著名史学家洪钧在《元史各教名考》一文中对犹太教作了初步考证。①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多,犹太学逐渐复苏,犹太教研究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出版了与犹太教相关的著作14部,译著21部,发  相似文献   

5.
张礼刚 《学海》2008,(3):45-49
本文以近代历史文献为基础,分析了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开封犹太人身份的理解.由于缺乏宗教知识特别是犹太教知识,许多近代知识分子将开封一赐乐业教徒误认为天主教徒或景教徒.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和一些知识分子游历海外,19世纪末期中国知识界开始把开封一赐乐业教徒和西方犹太人联系起来,并认为古代开封犹太人已经完全失去其民族特性,同化于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6.
张礼刚 《学海》2006,(1):200-202
荣振华、李渡南等编著:《中国的犹太人》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474页中国的犹太人是犹太民族散居历史长河中一朵独特的浪花,备受世人关注。开封犹太人以其独特的历史境遇和结局成为中国的犹太人代名词。自从利玛窦发现开封犹太人的消息传出以后,开封犹太人问题遂成为中国犹太人问  相似文献   

7.
<正>毋庸赘言,以犹太教为核心的希伯来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在当今世界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自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人便在世界各地流浪,并不断遭到来自异质文明的挑战、迫害,乃至于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如此,在漫长的流散时期,犹太神秘主义在流散地犹太人中扮演着何种角色?犹太神秘主义究竟为犹太教信仰建构提供了何种资源?犹太神秘主义与正统犹太教到底处于何种关系?历史处境与  相似文献   

8.
犹太教作为犹太民族的宗教随着犹太人的到来而进入我国。其传入历史相当久远,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历史相仿。有关史料表明,犹太教自进入我国以来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几乎没有中断过。只是由于犹太教不像侧重在中国社会传教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基本不在中国人中宣传其教义,更不发展其信徒,它的长期历史存在才很少为国人所察觉。本文拟通过犹太会堂在我国有关城市的历史对犹太教在我国存在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和论述,同时兼论我国历代政府对犹太教所持的态度和实行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一篇探讨犹太教的契约观由来及影响的学术论文。首先阐明了犹太教的契约观的定义;随后,介绍、评论了犹太教的契约观的由来,包括3部分:上帝与挪亚订立的契约、上帝与亚伯拉罕订立的契约、上帝与以色列人订立的契约;接着,介绍了犹太教的契约观的两个重要影响:形成了犹太人的天赋使命感,规定了犹太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最后,以简短的结语总结了犹太教的契约观在犹太教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使徒行传》是一部基督教形成史的经典著作。它记载了早期基督教30年的发展史,记载了基督教从犹太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章到五章,基督教只是作为犹太教中一部分持守基督信仰的犹太人的活动。第二阶段是六章到十五章,记载了犹太教与基督教的矛盾,以及基督教内部的矛盾。五章十一节就把这个持守基督信仰的团体称为“教会”,六章记载了教会正式成立组织,拣选了7个有好名声的人来管理教会事务。犹太教把“教会”看成是异端(24:14),教会内部也因受不受割礼发生争论。十五章记载的耶路撒冷会议,为此作出决定,外邦人信主不须受割礼,这不仅打开了外邦人信道之门,电拉大了基督教与犹太教的距离。第三阶段是从第十六章起至本书末了。使徒们根据因信称义的道理,把教会扩展到亚欧地区,使基督教最终同犹太教分道扬镰。  相似文献   

11.
利奥·拜克通过对保罗的思想、福音书传统及其内容和耶稣思想的犹太本源性的历史考察反驳了哈纳克对两教渊源关系的否认,论证了基督教的犹太教历史起源;从犹太教的一神神圣信仰及其伦理本质特征等几方面进一步阐释了犹太教作为神圣信仰来源的含义,体现出现代犹太学者对犹太教的伦理神本质特征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发扬,确证了犹太教和犹太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1999年7月27日至31日,全国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该会由山东大学哲学系主办。现将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犹太神学 山东大学傅有德主持的“犹太文化研究所”近年来集中研究犹太教及其相关的文化问题,译介了部分重要著作,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傅有德认为,古代犹太教的经典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信仰和想象力的产物,因而不是哲学作品,犹太人是从斐罗开始走向哲学思考的。傅有德拓展了J·古德曼和A·海曼对犹太哲学的界定,认为犹太哲学不应当仅仅指对犹太教的哲学探讨,而应当包括犹太哲…  相似文献   

13.
犹太教会堂     
犹太教会堂(Syn-agogue)是犹太人进行公共祈祷、慈善、文娱活动和研读经书的场所,是犹太人的宗教、教育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心(Synagogue取自希腊词汇synagoge,意为“一个聚会的地方”,是希伯来语Bet Hakeneset的译文)。 无人知晓犹太教会堂的建制是从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据传,它最初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的巴勒斯坦,但许多学者认为它源自巴比伦时期。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城陷、所罗门圣殿被毁、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沦为“巴比伦之囚”。失去故土与圣殿,又没有领袖人物的犹太人,自行组…  相似文献   

14.
“道经”是开封犹太人宗教经典《托拉》的中文名称,是维系开封犹太人社团宗教和文化传承的精神纽带.开封犹太人认为道经的主旨是劝人为善、惩戒逸志.在数百年的传承中,道经的数量屡有增减,版本也发生了变化,反映了开封犹太社团与其他犹太社团的联系与交往情况.开封犹太人非常重视道经的修复和保护.随着社团的衰败,道经最终流失国外.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犹太教改革采取了“兼顾彼此”的态度。其结果是在帮助犹太人融入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存留了犹太教,进而保住了犹太人的族性。犹太教的经验为中国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经过革新的传统仍然可以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观。有鉴于此,中国人在传统和现代的抉择面前不应“非此即彼”,而应该取道于两者之间,即在实现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的同时,继承和革新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使之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安顿和族性。犹太人的经验之所以可被借鉴,乃因为当代中国人和当年的犹太人面临类似的文化危机,面临同样的实现现代化和改革传统以保存族性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6.
敬畏上帝观是犹太人对他们信仰的上帝的一种本能的自然尊敬和爱,是犹太教信仰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犹太教教义的一项重要内容.犹太人的敬畏上帝既与爱上帝、敬畏罪以及惩罚等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犹太教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犹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尚异是犹太人的特性。它蕴藏在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里,体现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与其尚异特性有密切联系,同时,其悲惨遭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有关。犹太人求异、尚异的目的在于使犹太教区别于异教,并借以使犹太人区别于异族。犹太人之所以尚异,并能特立独行于世,在理论上源于圣经里自由、平等的价值,最终源于与众不同的唯一神信仰。揭示犹太人的尚异特性对于普遍具有尚同意识的中国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5,(6):179-184
柏林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启蒙运动的第一阶段,开启了犹太思想和社会转型的先河,在犹太史和欧洲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代早期,犹太人与非犹太社会交往增多、拉比犹太教在犹太社团的衰落、犹太新知识阶层的出现和柏林犹太社团的特殊性,为该运动在德意志的兴起创造了内部条件。哈斯卡拉运动,作为犹太人的思想和社会文化运动,很大层度上是欧洲社会变革的延续和缩影,因而成为欧洲历史的一部分。主流社会的变革为柏林哈斯卡拉运动兴起创造的外部条件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论什么是犹太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犹太教的定义,人们众说纷纭,但有最基本的两点可以肯定,即-是-神教或伦理-神教;二是犹太人信奉的宗教。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及与基督教等的比较,指出犹太教重如何行动而非如何信仰;在强调犹太教与其民族不可割裂的同时,分析其教义的普世性。作者认为,为要避免曲解,须按犹太教的观念去理解;为了理解,除信仰外还须探讨其与犹太民族的特殊关系及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重点探讨犹耶在中国语境中圣号命名的差异性并分析成因。文章从比较的视角,通过文本分析的路径,分析犹太儒生与天主教传教士圣号汉译的异同,同时以《希伯来圣经》为对读文本,从犹太人对圣经传统承继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代犹太人的圣号汉译承继了《希伯来圣经》中数量多样、形式繁杂的特点,并以多种儒家概念对译圣号,而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圣号命名时则受《希伯来圣经》传统影响较少,他们固定“天主”为主要译名。犹耶圣号命名不同来自犹耶的宗教差异:犹太教是兼容“一神信仰”,而天主教为排异的“一神主义”;犹太教不是外传宗教,天主教有外传使命;犹太儒生在华认同于儒家文化,天主教传教士没有这种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