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白云观早晚坛功课经音乐解析张之良北京白云观早坛功课经、晚坛功课经为住观道士每日早晚,上殿诵唱的必修课程。是修持练性,步入玄门所必学的功课。是敬神祈福,解厄保安的每日必做的科仪道场。《功课经》序记有:“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  相似文献   

2.
道教的斋醮仪式很多,主要的日常宗教活动是早晚功课经。凡是道教徒每天都要上殿唪诵,所以又叫日诵功课。日诵功课是从金代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以后,建立丛林制度才有的。凡出家住观的道士一定要早晚两次上殿诵经,所以也叫“玄门功课”。功课经序中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者,修自身之道也。早晚上殿的时间,四季气候改变,除天干中戊日不诵经以外,每天早晚各有一小时左右的时间上殿诵经。早坛功课是在早饭以前也就是天刚白亮的时候;晚坛功课在晚饭以后,天刚有一点黑的时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教学院坐落于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内,是道教界的第一所全国性的宗教院校。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真派道士,我曾经在道学院学习和生活了2年。如今,从学校毕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回想起在道院生活的每一天,仍然历历在目、感悟颇多……读 经在道教学院的日子里,学习经典是我们每天所必须修持的功课。道教的经典包罗万象,寓意极强,是每一个道教徒必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正如《功课经序》云:“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  相似文献   

4.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故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严以积功累行。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戒经》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陈致虚道教易学的内丹学思想的理论特色。陈致虚以《周易》之理来建构其内丹学的思想体系,提出了“易只阴阳两件物事”、“易之道道数也”、“易之道统乎天心”等三条道教内丹学的原则。认为道教内丹修炼是法天地阴阳造化生生之理而进行的,天地造化就是太极或道的展开过程,修道即是要回复到道本身。而天地造化之功不离阴阳两件物事,所以,内丹修炼不离阴阳。“阴阳”为道之纲纪,向道复归的路径为“逆”,“天心”即天地造化生生的节度和有序性,内丹修炼通过调和“阴阳”,以“逆”的方式法“天心”而施功,便能参赞天地之化育,以论还丹。陈致虚通过“援易入道”,在对本体之道的理解、修持的原理、证道的方法等内丹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上作出了具有特色的阐述,为宋元时期成熟的道教内丹学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道经云"人为载道之器",所以道教徒的言行主张对于道教的兴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那么,道教徒何以立言立德以推动道教的健康发展呢?关键在于我们自身何以存心立德.在纷扰的尘世,我们何以心存正念,杜绝邪僻思想困扰身心,从而使言行不失于偏颇,保持中正之道呢?由此,道风建设这一修持理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张凯 《中国道教》2004,(3):31-31
魏华存诞辰1752周年纪念活动,于2004年4月19日在河南省沁阳市神农山二仙庙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袁志鸿道长、河南省道协会长黄至杰道长及沁阳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魏华存字贤安,山东济宁微山人。是著名的养生学家、道教祖师,早年好道,常行道教养生方法,曾在河南阳洛山及湖南南岳等地修持,被尊称为“魏元君”或“南岳魏夫人”。她创立了道教上清派,是继天师道后的重要教派,并出现了以江苏茅山为本山的上清派。魏华存一生不慕世俗的安逸生活,精研道教文化及古代养生学,并将自己的修道炼养心得题名为《黄庭经》,为后人的养…  相似文献   

8.
《中国道教》2011,(2):5
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中国道教学院首届经典讲习班定于2011年9月在北京中国道教学院本部开学。招生名额12名左右。招生范围:面向全国道教徒,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开放的道教宫观的道教徒,出家或入道五年以上,年龄在23岁以上,有道教教派和师承关系,身体健康,品行端正,符合中国道  相似文献   

9.
道教戒律建设,是道教教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道门自身建设和提高信仰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道教教义、道教经籍、道教科仪、道教活动场所、道士和道教组织等宗教要素的神圣、尊严和崇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肯定道教的信仰与价值,肯定道教的神圣性,进而肯定道教徒的信仰追求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戒律也可以极力维系道门内部的严肃性、清静性和纯洁性,有助于逐步实现道教徒的人生理想,从而切实体现道教的真正价值。因此,历代道教徒都十分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本文将以传统道教戒律建设为视角,对传统道…  相似文献   

10.
四、道教义理之学的根基为“道”本原论在历史上,任何传统的宗教信仰或哲学流派,莫不树立有自己的宇宙本原观。它犹同一粒种子,有了它才可能滋长出耸干舒柯、浓荫遮地的大树来。道教当然也是这样。“道”,便是道教最根本、最崇高的信仰原理与宗旨,是宇宙的本原。在道教经典中,“道”亦作“大道”、“天道”、“常道”、“真常之道”、“太上之道”。凡是道教徒皆当虔诚宗仰,否则,“离道”也就意味着“离教”了。正因为“道”是道教信念的最高准则和教理最精奥的范畴,后世奉“道”者、好“道”者才造构出了庞博的道教文化体系。正因为有“道…  相似文献   

11.
神仙是道的化身道教是一种宗教,因此,道教是有神论者的社会实体。道教徒信仰道教就是要信神和拜神。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在赐福,在护佑,或者在惩罚作恶的人。而无论是地位最高的神,或者地位卑下的鬼,都是由道衍生出来,并且是道的体现。因此,信神和拜神就是信仰道和崇拜道。道教的神,以他们是否降生到人间作为标准来区分,可以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降生到人类中间的,他们来自于先天,是“道之玄气”,“聚而成形”的,例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玉皇大帝等等。第二类是曾经降生到人间的先天神灵,他们也来自于先天,但是,又…  相似文献   

12.
“以庙为家”是每个道教徒必须具备的思想观念,对于十方丛林中的全真道士来说尤为重要。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中国道协第六届代表会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目前少数道教徒信仰淡化、戒律松弛、衣冠不整、道不像道。”①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道教的形象。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少数道人缺乏“以庙为家”的观念。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呢?对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宫观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十方丛林也就是十方常住,是道众陶融品性、学习道教规法威仪的场所,它应当有…  相似文献   

13.
郝大通、盘山派一系全真内丹心性理论之特色在于明体以达用,其以"重玄向上"为宗,通过明心见性,直探虚无道体;以"无为清净"为功夫,通过降心离尘、除情去欲,得本来真心、真性呈现;以"法相应感"为应物,在日用常行中体昧道性之恒常,故应物、出世、证道为其教门修持的三个重要内容,构成其全真内丹心性之学"真功""真行"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省道教徒的素质 ,河北省道协于 1999年 11月 1日至 16日和 12月 13日至 2 8日先后在鹿泉十方院举办了两期道教经韵培训班。来自全省 8地市的 82名学员学习了早晚功课经、三官北斗经、宗教政策、道经讲座、经戒仪范等内容。培训期间 ,省民宗厅鞠志强厅长、陈同文副厅长 ,省委统战部郭凤阁副部长 ,鹿泉市赵兴德副市长以及中国道协刘怀元副会长等到培训班看望学员并讲了话。河北省道协举办两期经韵培训班$河北省道协  相似文献   

15.
瑞雪飘逸,腊梅争艳。当北国的冬天开始飘着茫茫白雪,走进一圣洁的世界时,中国道教学院第二届进修班全体学员两年的学习生涯也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虽然这两年对个人所走过的岁月来说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这两年的经历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虽说我已远离尘世的暄嚣,遁入玄门,但始终是红尘中若隐若现的性情中人。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我体会到至亲至纯的道友情义;在老师不厌其烦的教导下,我感受到蜡烛燃烧的奉献精神……首先,通过在道教学院的学习,我感悟最深的是道教的修持,其实也是每一个道教徒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名言说 :天地之大德曰生。然而 ,“法轮功”邪教以所谓的“按法轮”、“消业”、“上层次”、“升天圆满”等相诱惑 ,致人有病不治 ,精神错乱 ,最后发展到“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引火自焚。危害社会 ,残害生命。令我们宗教界人士无不感到愤怒和痛心。道教是以“仙道贵生 ,无量度人”为宗旨的宗教。亦即说是以成仙得道、长生贵生为信仰追求 ,以济世度人为目标。这是道教重要的基本教义。所谓仙道贵生 ,即重视人生和生命 ,人要通过“摄生”、“贵生”、“宝精”、“炼气”、“养神”等修持修炼 ,达到与道合真、长生久视 ,成仙得…  相似文献   

17.
道教对我国早期的雕版印刷术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晋时期的道教徒使用的符咒之印使得我国传统印章的雕刻工序向雕版印刷的雕刻工艺过渡的两个障碍得到突破,从而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奠定了技术基础;二是在晚唐五代时期,道教徒雕版印刷了大量的道教典籍,从而为我国初期的雕版印刷术走向成熟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愉悦的时光总是过得非常快,转眼间受戒活动即将圆满。回想这些天来,我收获满满。在本次求受戒过程中,我不但收获了与十方戒兄之间的道谊,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道教斋醮科仪,道教经典、思想文化及道教徒应具备的威仪、礼法等内容,对“戒”与“守戒”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韩愈与道教——兼论其对现代道教发展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愈排斥道教,但他又与道教有相当的瓜蔓。从韩愈对道教的态度、与道教徒交往及其祭神活动三个方面可看出韩愈与道教的关联的复杂性。以此为基础,反思道教在现时代应在理解世界、贞定生命意义,培养道教人才方面进行创造性转换,从而开显出道教所具有的引领人走入新的生命境界之功。  相似文献   

20.
一当您有缘走进道教全真派丛林宫观与道众一道用餐时,一定看不到一点荤菜,他们长年如此。这便是道教全真派道教徒的主要饮食习俗——食素。道教徒食素,其缘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持戒。道教《积功归根五戒》中第一戒为不得杀生,第二戒是不得荤酒。为了持此二戒,所以必须食素。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含气以生,蠕动之类,皆不得杀之伤之。蠕动之类无不乐生,自蚊蚁蜒蚰,咸知避死。因此,应戒杀。戒荤则是戒杀之延伸。食素除上述缘由外,还因为素食有利于健康长寿。换言之,道教徒食素是为了养生的需要。因为道教徒出家修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长生成仙。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