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迈克尔·斯洛特是美国当代规范道德情感主义和德性伦理学的代表人物,他所创立的道德情感主义既不属于传统经验主义,也不属于传统理性主义,而是融合了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并具有独立身份的情感哲学的一个分支,集中体现了西方传统道德情感主义在当代哲学语境中的创新性发展。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关键原因在于斯洛特给道德情感主义注入了"先天"成分。若无"先天",传统英国道德情感主义就不会在当代得到复兴,更不会在复兴过程中把自身理论建设推向前所未有的历史新高度。以"先天"为对象,本文分析了它的含意,并探讨了它对道德情感主义理论构建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方近代的两个主要认识论思潮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有古老的历史发源 ,在古代和中世纪都能找到其倾向和表现。但是 ,只是到了近代 ,当认识论在自然科学的推动下得到充分、深入的发展时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才逐渐形成近代乃至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形态 ,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理论标志 ,勾勒了自F .培根对经验的诉诸开始直至康德对两派进行综合的近代认识论的基本走向。1.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划分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经典的 ,指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大陆理性主义者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英国经验主义者之间的…  相似文献   

3.
三续英国经验主义休谟(1711-1776) 休谟步苏格拉底的后尘,想要向人们证明人类的无知和理性的有限。他把经验主义原则贯彻到底,其结果是否定了形而上学和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把唯一现实的存在归结为变动不居的感觉、意识之流的怀疑主义。罗素指出,休谟的怀疑论是经验主义哲学合乎逻辑的终局,“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代表着一条死胡同,沿着他的方向,不可能再前进。”  相似文献   

4.
波普尔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是批判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对西方科学哲学的影响很大。波普尔在批判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原则与归纳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证伪主义理论,证伪主义思想在传统的分界问题与归纳问题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在波普尔整个哲学思想中,证伪主义思想处于核心地位,同时一直贯穿着分界问题、归纳问题与科学知识的增长问题。  相似文献   

5.
逻辑经验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常常受到忽略,但事实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早期逻辑经验主义者中,其核心成员纽拉特致力于社会科学元理论研究,并提出了物理主义的社会科学思想。像逻辑经验主义一样,纽拉特也主张科学统一,但他提出的百科全书式的统一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一元论框架的统一科学观,反对把社会科学规律还原为物理学规律,也反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并从说明原则的类型上论证了社会科学律则的不可还原性。纽拉特的非还原物理主义思想并不要求社会科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来运作,社会科学实践中存有大量不可预见的现象。当然这既没有导致经验社会科学终结,也没有导致科学统一理想终结,而是表明正统逻辑经验主义的形式主义科学说明以及科学统一的复杂等级观念并无多大意义。门格尔、考夫曼和齐塞尔这些逻辑经验主义的边缘成员,与纽拉特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深刻分歧,他们之间在对社会科学本质理解上存在的争议推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价值理性的恢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代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是被认为与理性主义传统相对立的。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 ,主要从经验主义导出的科学主义 ,却成为今日理性主义的代名词。由此可以看出 ,工具理性之“理性”与原本理性主义意义上的理性简直就是南辕北辙。本文不打算探讨一般的理性问题 ,而仅想在与工具理性的对照中为价值理性的恢复作些概念性的准备。一、现代性与价值理性从欧洲启蒙运动开始直至尼采宣告“上帝死了” ,价值上的虚无主义运动似乎走过了一个完整的段落。结果是 ,对理性的工具性理解从此成为人们基本的思维定向。因为理性被放在信仰的对立面 ,而传统中作…  相似文献   

7.
李欣复 《美与时代》2006,(12):13-15
博学全才的梁启超也是首位现代美学的阐发者。他在美的本质、美感心理特征及功用、审美情感之地位、作用,以及地理、社会等政治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而造成的历史与个人美感差别等一系列重大美学问题的阐述论证,都足以说明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第一人,是启蒙主义与经验主义和文化趣味主义相结合的美学思想家。  相似文献   

8.
社会构造主义不把关于世界的论述看成是世界的一种反射或一幅地图,而是看作公共交换的一种人工制品。不仅对心理知识的方向,而且对心理构造特征的方向,构造主义对传统理解提出了重大挑战。尽管构造主义者思想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思想学派的长期论争,但构造主义试图超越信赖这二种传统的二元论,把知识置于社会交换过程之中。构造主义对心理学所作的解释仍值得怀疑,但一种充分发展了的构造主义能够完善一种理解科学过程的手段,并引起评价心理学探索的选择性准则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果以最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威廉·詹姆斯的巨著《心理学原理》所表达的学说,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流。"思想"作为其心理学的最初设定,指涉的是心理学的基本事实,体现了詹姆斯心理学在起点上的独特之处。《心理学原理》中的"思想"概念内含的时间性代表了一切意识现象的本质结构即边缘中的内在构成,蕴涵着詹姆斯的心理学方法和哲学方法,他由此批判了心理学中的原子主义,将自己的心理学和哲学与传统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0.
从洛克、贝克莱和休谟对知识和理念问题所提出的典型的英国经验主义学说,到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再到社会研究的释义唯心主义同宣布哲学终结的马克思的社会科学唯物主义之间的分歧点,这一历史的转变过程,同20世纪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分析哲学活动和科学哲学的某些主要哲学思潮的发展,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分析哲学活动发端于本世纪初罗素和穆尔对英国黑格尔主义的抨击以及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的发展。罗素融合了两种思潮:沿着休谟、边沁和穆勒而延续下来的英国经验主义,和因弗雷格而复兴的19世纪的形式逻辑。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经验主义的,逻辑实证主义则把它加以发展,使经验上的可证实性成为意义的标准。维特根斯坦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种逻辑学和逻辑哲学的学说。根据这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