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西习俗差异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俗差异作为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与作用更为直接具体。本文通过中西习俗差异之比较分析 ,揭示其自身的特点 ,旨在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认识理解中华文化 ,更深刻全面地认识理解于我们有积极意义的外来文化 ,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唯识学上讲的认识对象(境),与我们日常经验所感知的不同。它不是指客观存在物,没有独立性和实在性,而是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因为心识具有“了别”的识变功能,能显现一切境相。心识所显现的境相只是外在客观对象物的一种相似之境,而非实在之境。其所显现的似境,皆为诸识所缘,是认识之相分。诸识所变之似境,不仅是一重所缘缘(相分之境),也不仅是一重本质相分和影像相分,而是无数重主客体相关相入之境,是无数重影像之影像。就存在而言,这种相似之境,它是有别于本然意义上的存在,是一种为人的存在,对人显示某种意向意义的存在。佛教的唯识学是关于思维和认识的科学。唯识学对于人类现象学的揭秘,对于我们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自由是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自由根源于实践认识。自由是符合必然和主观目的之实践认识及其主体感受的统一体。或者说,自由是在实践认识过程中主观和客观的统一。实践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决定了主观与客观统一的具体性、历史性。它们一起决定了自由的具体性、历史性。 实践认识是主客观统一的表现形式。它具体地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在认识过程中,主客观统一表现为符合目的的认知目的性活动,是认知目的性活动(主观)与认知必然过程(客观)的统一。认知目的性活动是有目的之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认知必然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真理总是和错误相区别,相对立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真理是客观的,它是人的表象中的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在人的表象中的主观成分,与客观不符的内容,是错误。真理和错误是绝对对立的。真理必须是客观的。判断一切知识是否为真理,唯一的标准就是实践,即经过实践看它们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的规律,只有正确地反映客观规律性的科学知识,才能称为其理。如果某一种学说与客观规律不符,尽管在一个时期内为一般人所承认,也只能是谬说。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真理?五十年代,学术界有三种回答:第一、客观真理就是物质世界;第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第三、真理是认识中的客观内容,它不能与客观事物混为一谈,也不能等于正确的认识。今天,问题的讨论是深入  相似文献   

6.
实践活动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直接改造客观对象为特征,如生产、教育、科学实验等活动,二是以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为直接目的,如社会调查、考古研究等活动。这两类活动产生两类不同结果:前者是改变了实践对象形态所形成的结果;后者是不改变对象形态而形成的结果,也就是某种认识结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问题。人为了能生活下去,并且要生活得愈来愈美好,就得不断征服客观世界,使之为人佣服务。在未认识并征服客观世界的时候,客观方面限制着我们主观方面,因而是和我们主观方面对立的;等到我们征服了客观世界,使之为我们服务,这就使得本来是互相对立的主客观双方统一起来了。这样,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克服主观与客观间的对立而使之获得统一的历史。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愈多地克服主观与客观间的对立,我们主观方面所获得的自由也就愈大。这样来看,我们平常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地向着自由进步的历史,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克  相似文献   

8.
本文客观地描述了庄子“灵肉”哲学理论的内在关系、特征和层次,揭示了人的主体认识存在着受客观对象的无穷与人生之有涯所制约的人生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宇宙时空的无限性的矛盾;也揭示了人的理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非理智的直觉能力的无限性的矛盾,从而再现了庄子当年以精神来实现对客观世界之反吞没的大气磅礴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张立平 《学海》2008,1(3):161-167
诉讼证明目的,是诉讼证明主体在一定的诉讼中通过具体诉讼证明活动,对诉讼事实证明所期望达到的理想性目标或结果.诉讼证明目的具有个别性与共同性、合法性与非法性、理想性与现实性.作为诉讼法上之诉讼证明目的只能是合法性目的.追求诉讼事实的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主体的合法性、共同性、理想性目的,对诉讼事实的盖然性判断是客观真实的理想性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的现实选择.诉讼证明目的之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包括制度条件、物质条件和认识条件,诉讼证据制度的构建应与一定的诉讼证明条件相适应,以有利于司法正义之普遍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从老子、庄子道法自然、齐同万物的观念,发展到三才相盗的思想,这是道家、道教关于人天关系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也是作为宗教的道教在思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与作用时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它客观地反映了道教在认识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已达到了相当深刻的思想高度。正是出于这种背景,才产生了《黄帝阴符经》这种“凿天之奥,拽神之谋”的惊世之作,从而与老于《道德经》并列,成为道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正如张伯端《悟真篇》所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十个万千个大卜他无限数,尽于此处认真诠”。关于…  相似文献   

11.
功利与道义、责任与义务、规范与自由、必须与应该、他律与自律等等,一直是伦理学难以达成共识的根本性问题,追溯其根源,却缘于道德与美德相混淆。因而,辨析道德与美德而使之各归本位,这是推进伦理学前进的认知前提。客观论之,道德属于他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以,道德是功利的,它以自我利益持守为出发点,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道德是美德的基础,因而,美德属于自律,是对道德的卓越,是人人应该响应的社会倡导,所以,美德是道义的,它以自我利益放弃或超越为起步,以无私利他为基本准则,以履行责任之外的义务来增进他者利益为展开方式,以实现个性张扬和精神自由为直接目的。  相似文献   

1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完全可以认识的,人的理性能够得出有关物质现实的正确观念。下面就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什么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该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什么是认识呢?认识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能动的、有目的的反映。认识的源泉乃是人周围的外在世界。外在世界作用于人并在人的身上引起相应的感觉、表象和概念。人看见森林、田野、高山,感受到太阳的光和热,听到鸟语,闻到花香。如果这些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事物不作用于人,那么人就丝毫不会有关于这些东西的观念。但在这种情况下必  相似文献   

13.
病证周一论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立体网络系统,虽各自有其发生发展过程,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一,如同一病人中西医两种诊断,中西医病名证名,其概念的外延相交叉,相交部分呈现交融状态,即是二者同一的条件。就客观而言,两系统之交融状态是病证同一的前提,就认识而言,只有先认识病证同一,方能认识这二系统之交融同一。所谓病证同一,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西医疾病全过程本质认识,移植西医病名转化为中医的基本证,初步实现中医病证与西医病名在理论与临床上融汇同一,进而实现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不少时候,我们所习惯的认识方式,并非全是正确;我们乐于认同的,并非没有缺陷。重新感悟一下大师之情怀,是会得到有益启示的。  相似文献   

15.
病证同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立体网络系统,虽各自有其发生发展过程,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一,如同一病人中西医两种诊断,中西医病名证名,其概念的外延相交叉,相交部分呈现交融状态,即是二者同一的条件。就客观而言,两系统之交融状态是病证同一的前提,就认识而言,只有先认识病证同一,方能认识这二系统之交融同一。所谓病证同一,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对西医疾病全过程本质认识,移植西医病名转化为中医的基本证,初步实现中医病证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绝对真理?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绝对真理包含二层意思:第一,是指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人们的认识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这是不能被推翻的,因而是绝对的;第二,是指“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所构成  相似文献   

17.
在形式逻辑问题的讨论中,关于思维规律的客观基础问题的争论,暴露了各种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形式逻辑与心理学有密切联系,于是就说心理学是形式逻辑的客观基础,如朱丰杰先生就认为“认识过程的心理学所研讨的亦是主观思维的规律性,但逻辑学所寻求的则是正确思维的规则与方法”。他说:“规律反映客观事物之必然秩序,但规则只是人的思维与行动的规范或方法。”“规则是人的主观世界中自觉的具有目的性的倾向,规则不仅不是独  相似文献   

18.
“检验实践的标准”是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中提出的一个问题。1980年至1981年,全国各报刊展开过讨论。1988年以来,随着人们对改革实践的反思和生产力标准讨论的深入,这个问题被重新提出,并展开讨论。下面就两次讨论作一综述。一、“检验实践”的含义有五种理解:(1)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它只有成功失败之分,没有正、误之别,“检验实践”就是检验实践的成功与否。(2)人类实践活动同人的其他主客观活动一样,在其性质上都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检验实践”必然涵括着检验实践的正确与错误。(3)对社会事物的认识有所谓事实与价值之分。对实践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9.
审美素质指个体在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品质与特性.人的审美素质有三个层次:一是知美、爱美;二是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三是能够按照美的要求来塑造自身和客观世界.语文审美素质指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篇课文,逐渐形成的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审美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质高低的标志.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并将语文审美素质教育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代客观地存在着一股强有力的实学思潮,这是学术界渐趋一致的认识。问题是,明清实学思潮与理学思潮是什么关系?可否一概而论地断言实学思潮是一个与程朱陆王为代表的理学思潮“相对立的”、“进步的”思潮呢?笔者认为,这应作具体分析。这关系到如何从总体上正确把握明清实学思潮和全面揭示“实学”概念的内涵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笔者赞同这样的见解:“明清实学思潮是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范畴”,“实学思潮的线索起伏不定,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