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鹿林 《世界哲学》2006,(6):44-51
卡尔纳普是现代西方哲学家拒斥形而上学的典型代表,以哲学科学化的立场,分析科学概念和澄清哲学问题是他哲学活动的基本目标。卡尔纳普通过自己的哲学活动,极大推进了科学哲学的发展,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他在激烈拒斥形而上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偏颇与失误之处。  相似文献   

2.
四、分析哲学的批评尽管海德格尔思想源于解释学和现象学 ,但是当它试图更本源地思考解释学和现象学的时候 ,它就和一般的解释学和现象学开始分离 ,继而疏远 ,最终放弃。于是一般的解释学和现象学的视角不能通达海德格尔的思想核心问题。至于分析哲学则放弃了这种通达的试图 ,它的目的是要借助语言分析来揭露海德格尔思想中的形而上学的语言表达式 ,即语言的误用。赖尔、卡尔纳普、维特根斯坦、图根哈特和罗蒂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海德格尔。赖尔发现理解“存在与时间”是困难的〔1〕。因为海德格尔和分析哲学所使用的语言是两种根本…  相似文献   

3.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 ,阿多尔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形而上学 ,主张“把马克思叫做形而上学家”(阿多尔诺 ,第 14 - 15页 ) 。 现代西方一些哲学家 ,如海德格尔等 ,则认为“哲学即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第 6 8页 ) ,马克思哲学与其他的西方哲学流派如尼采哲学并无本质区别 ,充其量只是在形而上学的模式下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倒 ,但仍是一种形而上学。这种观点也同样存在于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中。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所谓“学院派” ,坚持用各种现代西方哲学理论甚至用各种各样的本体论来“诠释”和“重建”马克思哲学 ,一些人甚…  相似文献   

4.
欧阳谦 《世界哲学》2013,(1):112-122,161
批判传统的形而上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不同的哲学派别及其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批判理由.比如,分析哲学用“证实原则”来拒斥形而上学,海德格尔用“有根的存在论”来声讨“无根的本体论”.本文所论述的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则是从“尚未存在”出发指责传统哲学的停滞和保守.作为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哲学家,布洛赫力图伸张哲学思考的未来向度,用以证明实现人类自由王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在其1929年的弗莱堡大学教授就职演说《什么是形而上学》中,对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传统进行了批判和清理,讨论了"无聊""无""忧惧""整体"等概念,而我们在克尔凯郭尔著作中不难找到平行对应的内容——虽然海德格尔对其所受克尔凯郭尔影响的承认远逊于这种文本的对应。这一事实虽然遭到克尔凯郭尔研究界的诟病,但它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海德格尔的观点,即"伟大的思想家都思考着相同的东西"。这个"相同的东西"就是哲学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哲学问题之下,以相同或近似的概念和不同的哲学话语所进行的思想重构。这样一来,写作方式就具有至关重大的意义。与之相应,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应与写作方式相一致,以避免错失哲学家在特定哲学叙事方式中所欲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在海德格尔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的看法之外,对尼采的后期哲学给出一种新的解释。海德格尔批评尼采的后期哲学是一种主体性的形而上学,而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则认为尼采完全消解了主体性的问题。本文则认为,尼采哲学是一种全新的主体性哲学,即一种"没有主体的主体性哲学"。在他的哲学中,主体性并不依赖于一种理性的意识、我思、自我或主体,而是意味着一种前反思性的生命本能或权力意志。换言之,真正的主体性意味着生命本能或权力意志的主动性(Aktivit?t)或自发性(Spontaneit?t),也就是权力意志向外和向上的自发性的释放与扩张。与此相对,传统形而上学所理解的主体性一方面是从权力意志的主动、自发和原初的主体性中抽象和派生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这种主体性的否定和压制。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后期哲学的实质是狄奥尼索斯式的大地形而上学。他试图通过重建人类和大地的原初性关系,以克服现代性的背离大地的无根状态。但他的大地形而上学延续了德国哲学的非理性主义传统,是德国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历史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不仅把他的现象学看成是一种探究"本原"的哲学,而且认为现象学是自柏拉图以来西方哲学之理想的最终实现。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现象学被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等人批评为一种"主体性形而上学"或"在场形而上学"。本文根据胡塞尔在不同时期对于本原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论证胡塞尔现象学的初衷是要克服传统哲学作为形而上学的困难,保持"形而上学的中立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他的现象学为什么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形而上学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致卡尔纳普     
卡尔纳普这位杰出的人物,在我看来,是自30年代起哲学界最有影响的一位哲学家,就像罗素在此之前几十年中占据着支配地位一样。罗素应得的荣誉随着史料的日趋丰富而与日俱增;但随之而来的领导者却是卡尔纳普。有些哲学家把这个作用归功于维特根斯坦;然而许多人与我有类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早年受现象学派创始人胡塞尔的影响很深。从1927年起,先后发麦了《存在与时间》、《什么是形而上学》、《柏拉图的真理学说》等书,成为德国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曾在希特勒时代担任德国夫赖堡大学校长,积极用反动哲学思想为法西斯政权服务。希特勒垮台后一度被迫退休。现在不但重新担任夫赖堡大学教授,并且纠合门徒,传授“奥秘”,俨然成了教主。海德格尔把自己装扮成“最关心”人的存在的哲学家,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主观唯心主义本体论反对哲学唯物主义。本刊围绕着这种思想,选译了下列三篇文章:盖登科的《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是论证哲学非理性主义的形式》一文谈到海德格尔取消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这种反理性主义的实质;海德格尔的《回到形而上学的基础》,表明他的本体论是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阿勒尔斯的《海德格尔的意义》是评论兰根的《海德格尔的意义》和海德格尔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与精神哲学》是对海德格尔早期和晚期哲学的广泛的解释,主要是针对一般地发生在形而上学与精神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该书写得清楚易懂,完全没有那些塞满了海德格尔论著中的艰涩术语、精妙语词以及巧饰的重复解释。作者思想上虽然和英美哲学界一致,但该书并不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般介绍,也不是企图把海氏所关注的问题和术语“翻译”成某种比较熟悉的哲学习语。确切地说,该书是对把海德格尔有名的转变(Kehre)前后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说明,因而也是对究竟有什么变化的说明。正如这一主题所表明的那样,这一切都是以一种可接受的并且可吸收的方式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存在-神-逻辑学理论引起了法国哲学家和神学家的浓厚兴趣。尽管法国学界对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有着诸多批评,但也不乏继承与发挥的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尝试莫过于马里翁用此模式成功阐述了笛卡尔重叠的形而上学思想结构,这一独特解释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笛卡尔形而上学新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以19世纪形而上学的衰落为"坐标",此前的伦理学以形而上学为基础,此后的伦理学则面临相对主义的难题.在古典哲学中,虽然形而上学为伦理学奠基,但形而上学的自由与伦理学的自由之间存在着矛盾.海德格尔试图把存在问题从形而上学中拯救出来,但就其对"人道主义"的批判而言,海德格尔哲学中有存在论而没有伦理学.虽然伦理学面临着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难抉择,但我们这个时代对伦理学的需要却是前所未有的.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或许我们首要应该考虑的是人与人之间、国家之间乃至文化之间能够和平共存而作为"底线"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14.
近代,尤其是康德以来,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采取完全肯定态度的哲学家几乎越来越少。改造或拒斥形而上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倾向。这种倾向无论是在以语言分析为突破口进行的哲学逻辑化、技术化的改造过程中,还是在以直接揭示生活世界,高扬人本主义为目的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运动中,都首先表现为对传统哲学中那种先验固定的普遍本质,最终基础的抛弃。在这方面,海德格尔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在审视了全部存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把世界看作既无根据也无理由即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从而使形而上学最终在传统理性主义整体主义思…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的哲学之思,并非一种由单层线性的同质性进化和异质转向所构成的历时性思想体,而是一个复杂的迷宫式的多层思想构境:海德格尔一生的主要劳作是在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和尼采对全部西方文明的终结之后,使形而上学启始的全部西方文化复基于被遗忘的存在;经过艰辛的努  相似文献   

16.
相比于对being问题的反思,学界对becoming的关注则较少,西方形而上学直到尼采和海德格尔才重新审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试图通过追寻这位古希腊哲学家为形而上学重新谋求出路。分析比较赫拉克利特的"生成"思想与《易传》的"生生"思想可知,赫拉克利特的becoming思想仍然受制于巴门尼德being思想,而《易传》的"生生"思想所建构的天地人三才的思维模式以及它对于人自身的思考,是值得西方形而上学认真借鉴的。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最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①,基础存在论是对此在(人)的存在的生存论分析,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同样对人的存在进行了总体性的界定。两位哲学家都认为人的存在是目的性的,并且本质上还是真理性的,在这些方面海德格尔都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很大的影响。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是奠基于其目的论形而上学基础之上的,实践以及实践性知识最终扬弃了自身。与此相对,海德格尔则始终坚持实践以及实践性知识的优先地位,在这个意义上基础存在论甚至是一种比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更为彻底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与斯特劳森有着不同的哲学背景,并且表达风格迥异,然而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领域中都做出了重要的原创性贡献.他们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两种解读所提供的图像尽管有着不少裂隙和差异,并且各自对存在问题的具体探究更是有着很多分歧,但总体上看两种图像之间并非没有沟通和比较的可能性.单纯接受斯特劳森的图像而拒绝或完全无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读法,这一通常的立场是站不住脚的.而二者的哲学研究方式也为今日的哲学活动提供了一种重要示范.  相似文献   

19.
《世界哲学》2002,(3):80-80
尼采和海德格尔处于20世纪非常有影响的哲学家之列,而且他们对哲学和社会的影响有日益增加的趋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大学和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由山西大学和欧洲哲学论坛赞助)拟于2002年9月26—27日在北京举行学术研讨会,考查和评价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哲学,以便推进我们对这两位哲学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编者按:关于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的专题研究,国内学界已有一定积累,但相比之下,对这两位哲学家学术思想脉络进行比较与澄清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开展。20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时间与存在——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是这一研究方向上的新近成果。本期"哲学专题讨论"栏目刊出的是由在海外求学的青年学子撰写的两篇书评以及该书作者——中山大学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