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  相似文献   

2.
正初期教会的福音对象从犹太人扩至外邦人的转变,使徒彼得的观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彼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见,是源于神用特殊的方法让彼得明白上帝救恩计划的美意,那就是彼得"魂游象外"的经历。《使徒行传》中有两次提到了彼得的"魂游象外",一是对彼得该经历的  相似文献   

3.
保罗为了哥林多教会,可谓呕心沥血、不求回报.为了在经济上不让教会受累,保罗要么亲手作工、赚取所需,要么依靠马其顿教会的供应.但他却受到以福音来谋利的假使徒们的攻击,而缺乏辨别的哥林多信徒,也屡屡质疑保罗真使徒的身份.所以,在哥林多书信中出现了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自辩,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揭露假使徒的真面目.“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  相似文献   

4.
信德与谦德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段福音,其中主要讲了外邦人百夫长的信德与谦逊的问题,现针对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敌对仇视的。外邦人认为犹太人是肮脏的民族,犹太教是野蛮迷信,敬拜驴头等等;而犹太人又认为外邦人是不洁的,可憎恨的,只有他们自己是圣洁的,是天主所特选的民族,也只有他们才能得救,这是犹太人对自身的看法和认识。 我们从福音中知道,百夫长是个外邦人,具有良善美好的品格,对犹太人宽宏大量,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耶稣,只是由别人听过他的事,所以,我们从福音中看到,…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6,(11)
正保罗为了哥林多教会,可谓呕心沥血、不求回报。为了在经济上不让教会受累,保罗要么亲手作工、赚取所需,要么依靠马其顿教会的供应。但他却受到以福音来谋利的假使徒们的攻击,而缺乏辨别的哥林多信徒,也屡屡质疑保罗真使徒的身份。所以,在哥林多书信中出现了保罗对自己使徒身份的自辩,同时,他也毫不客气地揭露假使徒的真面  相似文献   

6.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中受圣灵启发而发起的。三自有其圣经依据,而且从初期教会的实践也得到证明。《使徒行传》记载使徒在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怎样三自。教会成立之初,还没有从犹太教里分出来,第一批基督徒同时都是犹太教徒。当外邦人也成为基督徒时,出现了要不要让他们也成为犹太教徒的问题。一派认为应该,另一派以保罗、彼得、巴拿巴为代表的提出“人因信称义,不在乎遵行律法”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德群 《天风》2007,(22):34-35
读经范围:12章25节,13章1-52节一.在外邦地,使徒保罗和一班同工的事奉开始(12:25)使徒行传,从五旬节起,开头记载彼得的职事,到12章末了开始,转入记载保罗的职事。从路线上来说,圣灵的工作开始从耶路撒冷为中心转到以叙利亚的安提阿为中心的外邦工作。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11)
正在保罗的传道生涯中,他所到之处,常会遇到反对,这反对来自犹太人(参徒13:45、50,14:19,17:5、13,18:12)和外邦人(参徒14:5,16:19—24,19:28),也有来自他所建立教会中的信徒的(参林后10:10)。从哥林多书信中可以知道,哥林多教会的信徒也有反对和攻击保罗的。但保罗并不在乎人对他的攻击和评断。他对哥林多教会说:"我被你们评断,或被别人评断,  相似文献   

10.
以勒 《天风》2007,(8):34-35
通过圣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使徒保罗不仅写过十三封书信,而且他还有著名的三次旅行布道的经历。这些信息,不禁会使许多信徒误认为在初期教会时期,只有保罗向外邦人传福音,也只有保罗去了许多地方,建立了许多的教会,事实上,并不尽然。我们在不抹杀保罗的宣教功劳的同时,在具体了解保罗的三次旅行布道之前也应了解几方面史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全备的福音和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12.
雪峰 《天风》2012,(12)
腓立比是一座外邦人居多的城市,由于没有犹太教的信仰背景,这里的居民比犹太人更容易接受福音,所以腓立比教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令人遗憾的是,教会成立不久,就有犹太人潜入其中,向已经归入基督的外邦人大肆宣传律法、鼓吹割礼,致使部分信徒对信仰产生了疑惑,有人甚至萌生出改信犹太教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雪峰 《天风》2012,(12):52-53
腓立比是一座外邦人居多的城市,由于没有犹太教的信仰背景,这里的居民比犹太人更容易接受福音,所以腓立比教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令人遗憾的是,教会成立不久,就有犹太人潜入其中,向已经归入基督的外邦人大肆宣传律法、鼓吹割礼,致使部分信徒对信仰产生了疑惑,有人甚至萌生出改信犹太教的念头。  相似文献   

14.
陈德群 《天风》2008,(2):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相似文献   

15.
同工同行     
耶路撒冷教会很兴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徒2:46)。使徒们见证福音,祈祷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就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十二使徒和主的兄弟雅各、犹大,他们没有互相轻视,而是彼此相爱,同心合意地兴旺福音。由此,使我们想到当怎样与同工同心呢? 使徒保罗要我们“看别人比自己强”(腓2:3),是要叫我们看别人时,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要我们心存谦卑。若把自己看得过商,就容易骄傲,若把自己看得过低,就容易自卑。对于传道人,自高和自卑都是不相宜  相似文献   

16.
方平 《天风》1995,(2):34-35
据《使徒行传》记载,当时的教会甚受“几个从犹太下来的人”的搅扰,他们宣传不受割礼就不能得救,于是保罗、巴拿巴上耶路撒冷与众使徒和长老商讨如何解决此事。圣经这样说: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2)
<正>圣职的设立、产生方式,可以追溯到教会的早期甚至更远的时代。我们对这些教会传统进行查考,必将有知古鉴今的作用。自古以来,教会按立信徒担任圣职,通过宣讲和教导上帝的话语、举行圣礼、召集会众参与崇拜、关怀他人,建立基督的身体。而圣职的设立、产生方式,可以追溯到教会的早期甚至更远的时代。我们对这些教会传统进行查考,必将有知古鉴今的作用。有学者曾经分析早期教会的发展模式,发觉在各地教会中确立使徒权威(即以使徒作为耶稣生活、复活、使命的见证者、传递者)的同时,以耶稣的兄弟雅各为领袖的耶路撒冷教会团体和以保罗等人为领袖的外邦团体,  相似文献   

18.
许秀 《天风》1995,(11):4-5
经文:徒20:34—35 这节经文是使徒保罗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时,在米利都对以弗所教会长老的临别赠言。保罗此去耶路撒冷,面临的将是捆锁与患难。他知道已快临到为道殉难的时候了,他说:“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9)
正施洗约翰"我就是那……人声"的自我定位,在牧者使命中的着重点就是为基督做见证,也就是"传道"。这种单纯的定位在初期教会中有特殊的例子,其教导来自十二使徒和保罗。初期教会建立之后,信徒越来越多,十二使徒似乎有点忙不过来,"有说希腊话的犹太人向希伯来人发怨言,因为在天天的  相似文献   

20.
陈德群 《天风》2007,(18):34-36
读经范围:第10章1-48节,11章1-24节 一、哥尼流蒙主异象的指示(10:1-8) 在使徒行传第10章里,主的福音工作有更进一步的扩展,主藉着彼得将福音传给一个地道的外邦人.他是罗马帝国的意大利人,名叫哥尼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