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庸》是中国文化重要的传世经典之一,对儒家提出的“天道性命”观,以及“慎独”、“诚”、“中和”等修行要点都做了纲领式的阐述,这些凝结着先贤哲思的隽永智慧,与佛教的许多义理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以儒佛两种视角解读《中庸》中的若干名句,试图发掘其中关于进德修道的永恒智慧。  相似文献   

2.
《金刚经》乃佛学大乘之经典,其言小旨大,内蕴丰厚。如《金刚经》在语言背后所展示出佛之平实、自然的生活境界;《金刚经》透射出"当下见性"、直至人心的"空慧"之智;《金刚经》"空"慧所蕴藏着圆融无碍、闪烁辩证光辉的"中道"思想乃至其以"心灵教育"普度苍生的大乘境界,仍旧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3.
佛教根本的修行观主要是围绕着一心展开,了达一心,也就是觉悟了本性清净、自性清净心,也就是成佛,所以真心就是自性清净心。由于描述本心的文字有所不同,所以应当按照佛陀所说的理论来阐释真心的修行观,而真心的异名都由真心统一起来。《宗镜录》中的真心修行观强调在以心为真心、清净心的基础上进行阐述,而真心修证观则强调从顿悟渐修到顿渐圆修的自修方法,借用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中的知从自悟的原则来进行描述,可以看到,延寿的修行观也与解脱观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金刚经》的道德观,具体体现在平等观、慈悲观、福德观、功德观诸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金刚经》义理就是人生道德学说。《金刚经》诸道德观都受般若智慧统摄,都是建立在《金刚经》所宣扬的“无住生心”、“空有不二”等宗教义理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5.
外婆有部《金刚经》,是一种石版繁体的经书。这经书如同她的命,谁也不敢去摸一摸,碰一碰。其实全家压根就没有谁想去动一动它,只是外婆将书看得如此重罢了。全家跟随父亲的调动,从湖南到贵州,一路上外婆把《金刚经》捂在心口上,颠颠簸簸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不曾掉以轻心。外婆的珍宝唯独我可以随意动一动,例如她那几块光洋,就唯独我见过,还有她的一些金银首饰及玛瑙之类,也只有我开过眼界。即使是那本在她看来比命还贵重的《金刚经》,我也可以翻翻。外婆若看见我翻经书,脸上即刻露出少有的笑容:“翻一翻也好,那是要长功德的。”倘若家里其他人动。  相似文献   

6.
巴人 《佛教文化》1996,(2):22-22
育郁金香花苗,已抽芽成长,忽枯萎。数月后复生,花开分赠无尽意斋,①充案头清供,财呈二绝。环佩珊珊步玉台,才通青鸟复徘徊。筹帷忽省春风面,翠袂凌波款款来。尘小瑶池②不自媒,一空凡艳艳尘埃。皈依偏向经磨室,为有琼葩笔底来。①无尽意,赵朴老斋名。②瑶池,神话中西王母及诸神仙所居。此花产自西方。朴老因病禁食,赋诗相示,戏和一绝,干冒尊严,奉博一笑。壮游翻作饿乡游,飓尺如攀百尺楼。病榻经摩新境界,忽惊蜀道在床头。盛夏深夜失眠,步月广济寺院中,月光如画,万籁俱寂,光景幽绝。·调容院溪沙·万象清凉得未曾,碧天…  相似文献   

7.
《金刚经》指出,佛陀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空间也不是绝对的,而且,佛陀的这种非绝对的时间观已被现代宇宙学所证实。但佛陀说的经验世界和超经验世界的“空间”却是重叠的不可区分的,这点又和现代宇宙学认为的宇宙向外爆炸膨胀的观点不同。  相似文献   

8.
生存与死亡相对。生活、生死共同构成完整的人生。人生的痛苦源于对生存的困惑、对死亡的无奈和心灵的失落。《金刚经》以缘起性空为理论基石,以性空幻有为认知方式,在破除“四相”和“四见”的基础上进而去除妄念、破除迷执,从而恢复清净本心,体认真如实相,到达心无所住的自由状态。而《金刚经》中体现的那种自觉、觉他的精神,以及对心灵自由的追求等更具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然 《佛教文化》2011,(5):116-118
《次第花开》这本书在成书之前,我已经有缘拜读过。那是海南社的编辑打印出来快递给我的文稿。这是来自希阿荣博堪布在网络上对大众开示的集结本,文字简明,切中要害。让人在闻思方面有豁然开朗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给予他人福祉与利益之事。《维摩经》中说:“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周”;《中论》中说:“不依世俗谛,不得第一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檗。”可见,布施作为佛教修行的突破点,可以历炼自己的身心,增长自己的福慧,以此积累自己成佛的资粮。  相似文献   

11.
李纲与佛教     
李纲早在青少年时期已经学佛,因有浓厚兴趣,常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在贬谪沙阳期间,对佛教已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之后,他更广泛的接触佛教,传播、运用佛教思想,成为颇有影响的佛教人物。他信仰佛教,但倡导以儒为主,佛、道为辅的治世思想,因而在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禅宗对于整个佛教的贡献不仅仅是成佛的顿悟方法,而且是为这个方法寻找到了佛性论的根据,这就是在继承印度佛教佛性本寂的基础上,又强调了佛性本觉的思想,突出了佛性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将佛教的本体论和人生观统一起来,客观地诠释了佛性自觉、反省体悟和顿悟成佛这三者中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河陇地区的佛教在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在全国佛教中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它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且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于它的研究,有许多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日本的批判佛教认为作为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重要思想基础的如来藏思想,是一种实体论,或"基体说"。其实质是肯定现象世界背后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实体,而这是与原始佛教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的"空"的思想相矛盾相对立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批判佛教对如来藏的批判,也扩展到了对中国佛教和日本佛教的佛性与本觉思想的批判。因为其立论的挑战性和研究方法的争议性而在日本佛教界、中国佛教界(包括台湾)乃至欧美佛教学术界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围绕这一问题的争论至今仍在持续。本文以末木文美士教授、花野充道教授、桂绍隆教授、织田显祐教授等的研究为中心,就最近日本学术界对批判佛教的回应做一概观,并就其中涉及的理论问题的意义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佛教史研究可谓硕果累累,在老一代学者中,汤用彤先生的相关著述尤其是《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可以说是这些硕果中的“最有权威之作”。其原因在于,汤氏的研究不但“训练极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细密”①,而且既有宏观的宗教哲学之导引②,更有新人文主义的文化诉求为其提供动力,此即取譬于中古中印文化交流史,为“昌明国故,融化新知”③、建构中国新文化提供借鉴与资源;并借助于对中国佛教史的研究,“俾古圣先贤伟大之人格思想,终得光辉于世。”④ 汤用彤在中国佛教史这一领域里所作出的贡献颇多,本文仅拟综述其…  相似文献   

18.
19.
新时代宗教中国化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5月18日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他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2016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