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辉辉 《天风》2008,(2):19
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的生活,较于"享受人生"者的标准而言,显然可用"平淡无味",甚至"枯燥呆板"来形容.这较于他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俨然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2.
林辉辉 《天风》2008,(4):19-19
德国哲学家康德一生的生活,较于"享受人生"者的标准而言,显然可用"平淡无味",甚至"枯燥呆板"来形容.这较于他在哲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俨然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3.
正这次去德国旅游,短短几天的德国生活,使我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德国人的"吝啬"令我难忘。刚到德国那天,朋友为我"接风",大家济济一堂,好不热闹。晚宴算不上丰富,一份牛排、一盘蔬菜、一小碗汤、两块面包,再加一杯啤酒,分量也仅够吃饱,晚宴完毕,自然都光盘,朋友还用面包片擦光了碟子,吃得津津有味。说话间,朋友的女儿要喝水,  相似文献   

4.
正人们都视德国为财大气粗的国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我们来到德国,它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却是很"小气"。那天,我们乘坐土耳其航班,从广州经伊斯坦布尔中转,再抵柏林。一下飞机就产生了很大的疑惑:柏林机场怎么这样小?竟然连一个像样的入境大厅也没有!此刻,旅客们还没走完廊桥,就被堵住了去路,以为是人多拥挤,疏导不及所致。谁知并非如此。原来是旅客已在排队办理入境手续了,入境处就在一条很窄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资本涌流的产物,它充斥着人的欲望和反思;资本是为人的身体所服务的,资本和人的特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城市与身体、资本的对视,就是将城市中人的欲望和反思置于"城视"、"身体视"和"资本视"的视域互视之中。城市、身体、资本都可以是看的主体,也都可以是被看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是个会让人感到极度无聊的国家,你很难在晚上10点还看到有人在饭店里吃得热火朝天,你也很难见到人们兴高采烈地满大街狂欢,整个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安静的氛围。在这里,好像人们"无聊得只能看书了",所以,这个"无聊的国家"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的哲学家、美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千古名言:"认识你自己".其实人类一直都在不断地寻求对自己的认识,在不断地审视、叩问自己的生命,生存状况.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人类文化哲学引论>中说:"人类生活的真正价值恰恰就存在于这种审视中".另一位德国哲人兰德曼在他的<哲学人类学>一书中认为;人与动物不同在于动物是以"完成品"面貌来到世界的,而人只是一个"未完成体"即"半成品".他说:"自然只使人走完了一半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这就是说大自然只给了人的肉体驱壳,至于人的智慧、素养人的事业.道路、价值.全靠人在几十年的生命活动中去开创、塑造.每个人的人生历史就是这么一部完成或者说谱写"另外的一半尚待人自己去完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心享族是一个新的族群,据媒体介绍,"心享"这两个字的开头字母都是X,所以心享族又被称为双X人,媒体把它定义为:"没有很高的地位,没有丰厚的收入,但是有一颗梦想奢侈的心,能够在普通的日子里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生活的人。"说白了,  相似文献   

9.
忙会给人一种错觉,误导你的生活甚至人生。忙的人往往给人感觉他的重要性非同常人。在生活中,影响力大的人才会门庭若市、应接不暇,或者风风火火。许多人都要找他,许多事都等着他来办,这样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4)
正有位牧者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在家里躺了好几天,无法参与堂会的探访事工。不少弟兄姊妹都为他恒切地代祷,希望他早日康复。但是有些弟兄姊妹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觉得这个牧师太软弱了,某牧师感冒了还坚持侍奉,那才是好仆人。笔者以为,这些弟兄姊妹的言论欠妥。疾病有轻重之分,有些小恙并不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但一些重疾就不同了,会影响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甚至让人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过他们的话也反映了当下教会中的一种价值判断,即认为抱病坚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4)
正读书是一个人生命的沉淀,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读书的好处自然不言而喻!我国古人以读书分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人视读书为功成名就、出人头地的方式,于是有了这样的吟诵:"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有人视读书为高山流水觅知音,淡泊了名利,只为实现鸿鹄之志。细细想来,不以物喜又不以己悲的读书之人,岂能不忧国忧民忧天下?读书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烙印。现代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节俭,人们往往就和吝啬、小气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节俭并不等于是吝啬,节俭也并不是小气。节俭乃是人的一种高尚品德,它时时地在衡量着一个人的道德规范。千百年来节俭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提倡"一箪食,一瓢饮"。诸葛亮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美德。"唐太宗《百字箴》中云:"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看来唐太宗很懂得"半丝  相似文献   

13.
正因为地下排水管网不足,许多国家的城市一到雨季,大雨往往会造成内涝。笔者在德国看到下雨时路面基本不存水,更别说发生水淹路面、逼停车辆的状况。不仅不内涝,德国人还把雨水回收利用。尽管德国不缺水,但是非常重视雨水回收利用。家家房檐都能收集雨水德国是发达国家,住房多为独栋建筑。以首都柏林家庭为例,都安装了雨水利用设施。他们在自家庭院地下安装一个与屋顶面积相当的蓄水器或储水罐。雨水  相似文献   

14.
今天,在忙碌的都市生活里,每个人都有患抑郁症的可能,基督徒也不例外.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球共有3.4亿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专家认为,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后半生……绝大部分的自杀者皆与抑郁症有关,而我国如今大约有抑郁症患者3000万人.在教会出入的信徒中,也有不少人曾经或现在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甚至包括少数传道人在内.  相似文献   

15.
幸福在品。而今,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可用一个“快”字来形容。快节奏,快速度,快发展,快作风,甚至连就餐,都是“快餐”。这种“快”,给人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又带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好像不“快”,就与时代脱节,就会波时代淘汰。  相似文献   

16.
杂谈宽容     
说到宽容,常常会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也有人认为,宽容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奈之举;还有人由衷地告诫,宽容的结局会让一些人瞧不起,甚至会让别人感  相似文献   

17.
构图来自生活,生活能丰富构图.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说法,在形容一个人特别美时,说像画上画的.也有人在评论一幅画中花鸟的形象生动时,说像真花真鸟.这两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前一种说法是说画面中的人比生活中的人美,后一种说法是画面中花鸟的美又像真花真鸟.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生活     
音乐是德国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德国的家长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会一两件乐器,目的倒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只是为了让孩子的生活中有一点音乐的色彩。果同学小时候学弹钢琴,到了中学以  相似文献   

19.
感谢主     
《天风》2020,(4)
正"感谢主"是基督徒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无论是遇到事情或是与人讲话,信徒都时常会说"感谢主";在教会中,大家听得最多的其中一句话也是"感谢主"。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的人说这句话只是出于习惯而并不走心。不管自己说什么或别人说了什么,最后都要说一句"感谢主",去一个地方或做一件事情也会说"感谢主"。"感谢"这个词在新约  相似文献   

20.
晏林斌 《天风》2016,(2):32-33
正孤身一人在各自虚拟的世界里构筑自己的神圣空间,终究有一天将会孤立无援而‘寿终正寝'.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占领宗教"群众神学》(李格尔(Joerg Ri eger)、郭佩兰著,王忻译,第136-137页)一书中,作者竭力倡导教会应打破以往的"四墙"教会模式而建立"线上教会"模式。有人认为教会有的,网上也有,甚至说教会牧者的宣讲还不如网上视频讲得精彩,甚至以此为借口而不到教会参加聚会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