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纠纷频频,根源在哪里?本文结合案例,回顾历史,就ROP的发病、临床与研究进展,拓展思路,从另一角度,阐述了ROP预防与治疗存在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阐述了ROP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相关因素,阐述了ROP纠纷的根源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与梦想。  相似文献   

2.
与过去出版的这一类的受批评的论文集比较起来,这一本书的有益的特点是对于逻辑问题的选择更加精炼,对其阐述更为深刻。在这一本论文集中既考察了从前早已提出来的一些问题(例如,关于逻辑形式,关于思惟的正确性与真实性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也考察了与数理逻辑的成就相联系而发生的一些问题。在发表于文集中的各篇论文中一般都给予唯心主义以足够详尽的批判。在许多论文的逻辑观点的考察中,并适当地补充以历史的阐述,对于这一些或那一些逻辑派别发生的社会根源与认识论的根源加以具体的分析, 第一篇论文是奥依什维洛约“关于逻辑学对象的问题”,在这一篇论文中考察了形式逻辑与辩证逻  相似文献   

3.
自王洛宾西部民歌著作权纠纷以来,民歌著作权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在对民歌著作权纠纷个案与纠纷核心问题的文献进行分类、统计和总结后,发现学者们对纠纷核心问题"编曲与作曲"的观点各异,暂未有较统一的说法。通过论述,期望能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并就此问题发表更多观点,以促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4.
受近代科学思潮影响,李大钊形成了以自然主义为核心的科学无神论思想。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阐述宗教的本质、产生根源、社会作用和发展规律,并提出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李大钊的科学无神论思想不仅为破除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而且,以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中国化的思想基石,阐明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为认识和解决宗教问题指明了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原因及作用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原因及作用。经过分析发现,竞争的需要、经济的需要和受众的需要是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主要动机和原因。总体而言,对传媒介入医患纠纷应持肯定态度。它在将医患矛盾进行公开化,唤起公众对医患纠纷问题的重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以及促进解决结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原因及作用.经过分析发现,竞争的需要、经济的需要和受众的需要是传媒介入医患纠纷的主要动机和原因.总体而言,对传媒介入医患纠纷应持肯定态度.它在将医患矛盾进行公开化,唤起公众对医患纠纷问题的重视,提升公众参与意识,以及促进解决结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时代大潮。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医疗等传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眼科是以影像学诊断为主的学科,有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的研发潜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新技术的介入将变革疾病的预测、检查、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环节。本文以ROP为例,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远程医疗、眼底图像自动诊断、手术机器人、电子助视器、视觉假体等新技术新应用,简述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眼科诊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8.
宋斌 《现代哲学》2006,(2):72-77
与常识的和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相比,由詹姆士第一次明确阐述的实用主义真理观有着诸多不同的特点,以及体现在这些特点中的不同的哲学内涵。这些特点和内涵都是怎样产生的呢?在认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其根源?该文拟通过联系休谟的经验主义,尤其是他的因果理论,来追溯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9.
田春生 《学海》2014,(3):14-21
2013年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由此引发国内外对于俄经济增长模式与发展前景的担忧。本文着重阐述了本世纪以来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从能源依赖、经济结构、发展路径和政策角度,分析了其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根源,论述了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俄罗斯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常的市场经济国家,其增长与下滑的波动在所难免;俄经济模式的转换与现代化的发展,既是俄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又是俄在短期内所难以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启蒙式沟通     
无过错纠纷在所有医疗纠纷中占比过半,原因在于医患沟通的失误,本质在于医患双方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存在巨大差异.其危害性大于医疗事故,容易导致医患两个群体间的情绪对立.本文结合临床实际提出“启蒙式沟通”是杜绝此类纠纷的有效方法,并阐述了常用的实施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阎书昌 《心理学报》2009,41(5):464-470
日本学者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讲义》(中文版)形成于他自1902年在中国京师大学堂开始的心理学教学活动,出版于1905年11月。该书在日本发行而在中国发售,它是面向中国学生的心理学教材。服部宇之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科学心理学教材,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意义。《心理学讲义》具有明显的进化论取向以及为教育服务的倾向。服部宇之吉的心理学教学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播的开端。《心理学讲义》是以知、情、意三分法为基础的心理学体系。中国早期心理学术语与日本心理学中的同形汉字有着紧密联系,服部宇之吉直接采用日本心理学界通用的术语以解决汉语心理学术语的创制困难。  相似文献   

12.
民族风格的服装一直是现代服装设计主要潮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服饰文化历史,一些民族的元素或多或少地也出现一些现代设计中,但总的来说,不是很系统。服装设计的继承不能只停留在形制的模仿上,而是要从文化的层面上融会传统服饰的精髓,用神似的手法进行设计。本文分析了中华服饰的色彩文化的形成和色彩文化的哲学基础。从先民对色彩的认识、色彩的运用和染色技术等方面论证,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服饰文明,同时也给我们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文化的情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情理”这一特殊范畴表达了儒学与中国化中一种情理交溶,以情为源和本,以理为鹄和用的特有化精神。基于传统社会的情理精神与现代理性精神是相冲突的,建立在情理精神基础上的人治传统更可能对现代社会的法治起到巨大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学良 《管子学刊》2009,(3):106-109
周村商埠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渠道:传统继承和现代培植。所谓传统继承,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周村的商埠文化,主要传承有齐文化、儒文化、民俗文化和外地文化传统。所谓现代培植,就是现代文化因素的规范、引导和影响,主要是当地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国外现代工商业文化的培育和冲击。  相似文献   

15.
We conducted three studies to explore how trust is perceived, displayed or changed by participants in China, which as a country has undergone substanti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transition. Traditionality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dentification‐based trust (IBT) and modernity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calculus‐based trust (CBT; Study 1). Compared to those primed with modern Chinese culture stimuli, participants primed with traditional icons exhibited a higher level of IBT and a lower level of CBT (Study 2). The study further demonstrated more trust behaviour based on identification with traditional culture priming and more trust behaviour based on calculus when primed with modern culture (Study 3). In sum, the pres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along with substantial social chan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 exhibit their trust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cultural context, shedding light on the trust crisi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考试文化生态因社会环境、经济土壤、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影响而形成从保守封闭性向包容开放性转变的特征。本文从三个层面考察中国考试文化的当代嬗变: 考试观念文化从单一的政治情结向综合人文素质嬗变, 考试制度文化从僵化到创新嬗变, 考试行为文化则从场所、教学行为、主体、应试行为和实践行为考察。通过合理挖掘中国传统考试文化中的道德诉求与和谐理念, 力求凝练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现代竞争意识的考试文化。  相似文献   

17.
Xing Guang 《亚洲哲学》2013,23(4):305-322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es three systems of thought: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The first two are Chinese culture, and Buddhism is a foreign religion introduced from India. Although there had been conflicts among the three systems of thoughts, but integration is the mainstrea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thought. Thus, Chinese culture has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by uniting the three religions into one with Confucianism at the centre supported by Daoism and Buddhism. For over 2,000 years, Buddhism has interacted with all levels of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literature, philosophy, morality, arts, architecture and religions. As a result, Buddhism h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the Buddhist impact o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philosophy and moral teaching; (2) religions and popular beliefs; (3)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4) art and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18.
清末政治的内忧外患及文化思想上西学的冲击,动摇了中国传统的道德礼教与伦理纲常。受过西方思潮与科学进步影响的近代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危难并非晚清独遇的社会政治危机,而是千古未有的文化危机。鼓吹维新,废除礼教,开启民智,振兴中国,成为维新君子的神圣职责。反礼教、排荀儒成为反封建专制首先揭橥的精神旗纛。此后,排荀思潮上升为反孔,直接引发了以“打倒孔家店”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宣告了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解体,同时建构了以国家、平等、民主、自由为中心的中国近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The emotive nature of teaching sexuality and culture is widely acknowledged. However, a working model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of sexuality with sensitivity to both learner needs and community social norms is required. This paper proposes to position cultural intelligence as a means to promote the active, as opposed to reactive, nature of teaching sexuality within a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Specifically, cultural intelligence's components of knowledge, mindfulness and behaviour seem particularly pertinent to a pedagogy which aligns with the active change of modern sexualities.  相似文献   

20.
张建波 《管子学刊》2011,(1):117-122
楹联可记录悠远历史、传承灿烂文化、寄托诗意情怀,阐明万物哲理。楹联文化是璀璨的华夏文化中一个雅俗共赏的文化品种,中国楹联文化洋洋大观,可从官场政治权谋的文化透视、经济行业盛衰的文化凸显、历史人物形象的文化折射、自然地理风貌的文化建构、事业爱情并重的文化品位、远大理想抱负的文化浸润、品格情操养成的文化熏陶、世事友情感悟的文化底蕴、游戏娱乐文字的文化图景、旷世绝联智慧的文化寻根十个方面管窥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