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时指出:"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 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 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6页)这段话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哲 学研究的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统一的立场。 首先,哲学作为"批判",指向的是批判者"自身的物质环境"以及批判者自己的哲 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青年黑格尔派来说,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即当时的"德国现 实",他们的哲学即当时的"德国哲学"本身。他们应当既批判当时的德国现实,又把自己  相似文献   

2.
1989年金秋时节,我们来到了位于巴尔干半岛盛产玫瑰的美丽国家——保加利亚进行学术访问。一、保加利亚哲学研究所的机构和研究的主要课题保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克富斯切夫等人向我们介绍了哲学研究所及其他哲学研究和教学机构的设置情况。哲学研究所属保科学院。其设置与苏联和我国都不一样,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专门研究室。八个研究室是:1、逻辑、辩证法、认识论研究室;2、人的研究室;8、伦理学、价值论、宗教学研究室;4、科学和技术哲学研究室;5、文化哲学、美学研究室;6、社会主义发展辩证法和世界历史进程研究室;7、经济、政治和法  相似文献   

3.
1965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了苏联科学院哲学和法学学部全体会议,会上总结了学部各科学机构、各加盟共和国科学院相应的研究所以及相应的高等学校的研究活动,分析了哲学和法学的重要发展方面的研究成果。学部主任П.Н.费多谢耶夫院士在其开幕词中提醒学部委员注意,必须准确地和客观地估计各研究机构的工作中的成就和缺点。  相似文献   

4.
哲学原着简明教程(高等院校教材)利兴民主编 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6.5 354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科书)(德)弗郎 克·菲德勒奥托·芬格尔等著郑伊倩等译求 实出版社1985.12 655页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历史唯物主义)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著(苏)中.B. 康斯坦丁诺夫主编蔡振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 社1956。9 436页哲学小百科(共两册)邢责思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10 575页当代哲学主流(上卷)(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 著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1 747页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5.
时代的诊断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使“左派”失去了他们的主体——工人阶级,而后现代主义的长篇大论则宣布历史唯物主义的讨论日渐势微,“进步”阶层的流行观点认为,以“圣麦克斯”施蒂纳为首的“神圣家族”在马克思、恩格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的研究上具有权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者和M.布尔(1927年生)教授就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途问题进行了对话(布尔在199O年下野,原为民主德国科学院中央哲学研究所所长——译者).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组织编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论历史唯物主义》一书,即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王正萍同志主编,有中央党校、解放军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二十多个单位的百余名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同志参加选  相似文献   

7.
1984年12月4—5日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了第三次全苏哲学机构领导人协调会议,会上讨论了有效地协调组织1986—1990年科研工作的基本问题。参加会议的有科学院系统的哲学研究所、哲学和科学共产主义学部、哲学问题科学委员会、各大学哲学系、某些高等学校的哲学教研室、哲学杂志和中央各出版社编辑部等单位的负责人。供与会者进行建设性讨论的基本文件,是会前准备的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所承担的国家科研计划草案和该所所长、苏联  相似文献   

8.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集体编写、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一书,已于1958年8月出版。本书是苏联最新出版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三个部分、十九章,约计六十万字。本书用导言、辩论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部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整体加  相似文献   

9.
德国学者M·布尔一席谈禹青M·布尔教授是前民主德国科学院院士,中央哲学研究所所长,德国著名哲学家。数月前布尔教授访华期间,我有幸与他进行了一次学术性的座谈与交流。对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研究热潮、哲学发展趋势、政治现实以及我国的改革开放等诸多问题,布尔...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24日,在苏联科学院经济、哲学、法律学部举行的年会上对哲学研究所和其它社会科学研究所1957年工作总结以及当前科学研究活动的任务进行了检查。学部的年会认为,哲学研究所在1957年发展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和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全面增长的作用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本国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过程的基础上开始了对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研究,并概括了当前的历史及其它社会科学的材料。哲学研究所在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范  相似文献   

11.
民主德国科学院哲学部主任克劳斯最近发表了《控制论与社会》(柏林1964年)一书,把他过去在《从哲学观点来看控制论》一书中所发挥的“唯控制论”观点进一步推广到社会科学问题上。这里译出的是他这部近著的第一章第一节。作者讨论了用数学方法、系统理论、模型理论和方框开关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控制论可以“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和方法,说什么“系统地和自觉地应用控制论方法为历史唯物主义服务,这将会加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并为列宁从根本上进一步发展了的方法,并有助于更进一步详细地发展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罗夫,于1986年4月20日和23日访问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有关学术问题,与蒙哲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布罗夫是苏联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家,也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蒙古哲学研究工作的召集人。他们准备编写十卷本的《世界哲学史》,包括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在内。计划从1986—1995用十年时间完成此项任务。但由于以前只限于对蒙古思想方面的研究,而对蒙古哲学的研究则无人作过,特为此专程来访,希望了解我们蒙哲史研究的收获并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社会研究方法论/瞿铁鹏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266页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详解与注释/杨佩祯,罗世凯主编.-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8.-135页《反杜林论》哲学编导读/康双成,赖荫来主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9.-286页哲学自学考试指南/冯木,姜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0.-296页新英汉哲学词典/徐昌明,张其松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10.-705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百问/李改,李方主编.-海潮出版社,1991.8.-223页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李修源主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1.9.-144页  相似文献   

14.
1988年4月1日至5日,关于德国哲学中人的问题国际哲学讨论会在武汉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德国哲学》编辑部主办的,近百名学者与会。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的九位教授和十位中国教授、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5.
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毫无疑问,《宣言》是欧洲的,因为它在伦敦印刷,是由两个德国撰稿人完成的,这两个人在布鲁塞尔邂逅而且都加入了主要由德国人组成的、总部设在巴黎(后移至伦敦)的一个组织。可能正是由于警察的镇压,共产主义的幽灵才在欧洲徘徊。面对资本主义的世界化,革命者已经在反对资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实践,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3年夏天在巴黎相遇,而恩格斯曾谈到自这次相遇以来,他们已经有了一个理论的完整协议,他们第二次相遇在1844年春天,于布鲁塞尔,而恩格斯断言说,在那时,马克思“已经完全确立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合作创立新哲学体系过程中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第二个自我”。恩格斯曾多次声明,他们的理论主要是由马克思创立的,他只是作为“第二小提琴手”。这里,包含着他对马克思至诚的谦恭,但也表明了一个真理:宏伟的马克思哲学大厦是由他们共同筑构的,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高度重视恩格斯的合作和贡献。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在理论上卓越合作的前提是他们的差异性。阅历的不同,养成了马克思长于思辨、追求理性的非凡品格及强调哲学的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特点,而恩格斯则具有注重现实、讲求实际的品格和思维方式。正是恩格斯的这一特点,使他出色地完成了协助马克思建构新哲学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1979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若作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中关于无产阶级 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论述—读 书笔记张红旗破与立1979年第 3期马克思1841年3月至1843年3月间世界观 的发展问题〔东德〕I·陶伯尔 哲学译丛1979年第3期两个马克思主义还是一个?〔美〕R· 塔克尔哲学译丛1979年第B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美〕E·弗 洛姆哲学译丛1979年第3期学习《资本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陈其俊河北师院学 报1979年第1期学习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精神漆琪 生学术月刊1979年第5期五四运动中的青年…  相似文献   

18.
苏联妇女代表团团员、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亚非哲学研究室主任莫·特·斯捷潘尼扬茨教授1985年10月26日下午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陈筠泉、姚介厚、余丽嫦和金顺福等同志进行了座谈。双方介绍了各自研究所的概况和学术研究情况。斯特潘尼扬茨说,约夫楚克·敦尼克等主编的多卷本《哲学史》现在看来内容比较陈旧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在主持编  相似文献   

19.
王新娟 《现代哲学》2001,3(2):59-6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恩格斯曾把方法论看作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新哲学体系的灵魂。普列汉诺夫则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方面的最伟大的功绩之一,就是他们制定了正确的方法。”马恩重视方法论,特别是恩格斯晚年更是十分重视方法论的研究。他针对资产阶级学者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简单化、庸俗化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理论界的思想混乱状况,在其有关的文章和书信中,重新强调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并对以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作了重要的补充性阐发,从中阐述了其一整套全面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1976年10月,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柏林举行座谈会,讨论“实验、模型和理论”问题。会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布尔院士致开幕词,接着,听取了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M.阿美里扬诺夫斯基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通讯院士G·格尔茨所作的两个主要报告,以及苏联《哲学问题》主编弗罗洛夫等人所作的十六个补充报告。阿美里扬诺夫斯基通讯院士在其报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