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建议者面部宽高比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徐淑媛 《心理科学》2005,28(6):1410-1415
在建议采纳过程中,建议者面孔宽高比作为可靠性线索可能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与判断。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来分析建议者面孔宽高比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了建议者性别与决策情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1) 相较于女性与低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男性高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的建议被更低程度地采纳,建议者可靠性感知中介了这一过程。(2) 建议情境的情绪困难程度调节了上述关系,高情绪困难会削弱面孔宽高比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建议采纳过程中,建议者面孔宽高比作为可靠性线索可能影响决策者的决策与判断。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来分析建议者面孔宽高比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探讨了建议者性别与决策情境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 (1) 相较于女性与低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男性高面孔宽高比建议者的建议被更低程度地采纳,建议者可靠性感知中介了这一过程。(2) 建议情境的情绪困难程度调节了上述关系,高情绪困难会削弱面孔宽高比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他人建议往往能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质量,但大多数决策者都不能选择恰当采纳策略,即低估平均策略的效能而选择自我中心的加权策略。决策者对建议的采纳程度主要受四方面因素的影响:(1)建议特征:如建议类型和数量;(2)任务特征;(3)决策者特征:决策者的权力、情绪、自尊、认知风格及认知复杂性等,都影响着建议采纳;(4)建议者特征:如建议者和决策者相似性,建议者的自信度和可靠性都影响着建议采纳的结果。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建议者权力类型、决策者评价敏感性对建议采纳的影响;表面采纳及其测量;建议提出的方式与建议评估和采纳的关系,不断丰富建议采纳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通过三个实验探究陌生关系中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机制。实验一将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设为组间变量,探讨其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入认知信任的测量,探讨认知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三加入建议者有无损失经历,形成2(真诚-虚伪品质)×2(有无损失经历)的组间设计,探究有无损失经历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建议者的真诚品质可以促进建议采纳;(2)认知信任在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与建议采纳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建议者有无损失经历在建议者真诚-虚伪品质和建议采纳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决策过程中的建议采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议采纳是指决策者参考他人建议并形成最终决策的过程。在过去的20年中,建议采纳研究集中探讨了三方面问题:(1)评判者多大程度上采纳了他人建议;(2)他人建议对决策质量的提升作用;(3)建议者和评判者在决策中的信心。本文首先介绍了建议采纳研究的实验范式,并从测量方法和研究成果两方面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回顾。未来的研究应注意丰富“建议”的外延、关注“建议者”角色、拓展决策任务、并探讨情绪在建议采纳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决策者的认知特点, 以及决策过程中建议者,任务特征,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决策者的认知加工, 并最终影响建议采纳.目前建议采纳过程中的认知研究主要集中于决策者方面, 本文通过总结以往研究, 从决策者的认知风格,社会认知复杂性,认知策略以及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等四个方面, 系统阐述了认知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同时, 结合态度改变理论,解释水平理论,具身认知理论以及认知失调理论等进一步讨论了建议采纳的认知发生机制, 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建议采纳认知机制模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决策者的认知灵活性,认知闭合需要等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以及建议提出的认知机制, 以丰富建议采纳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7.
李跃然  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5):1026-1032
自从决策者-建议者系统于1995年被提出以来,在决策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总结决策者-建议者系统的研究范式和过程模型,比较了其与群体决策和团队决策的异同。目前在该系统模型中的主要研究变量涉及信任、建议者信心、专门知识、报酬、任务难度和相似性,已有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心理契约理论、态度改变理论、信念修正理论和沉没成本理论。未来的研究应当从变量关系、信任机制、建议提出和任务类型的角度进行专题探讨,并应当开展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了建议者温暖和能力印象与认知需求或情感需求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结果发现:(1)认知需求高的个体对能力印象建议者的建议采纳程度显著高于对温暖印象的建议者,而认知需求低的个体对能力和温暖印象建议者的建议采纳程度没有显著差异。(2)情感需求高的个体对能力和温暖印象建议者的建议采纳程度差异不显著,但均高于情感需求低的个体;而情感需求低的个体对能力印象建议者的建议采纳程度显著高于对温暖印象建议者的建议。(3)总体上,决策者对能力印象建议者的建议采纳程度高于对温暖印象建议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2(信息类型:个体背景信息、价值取向信息)×2(匹配方式:高效价匹配、低效价匹配)的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决策者在职业决策即时情境中对不同效价信息匹配的觉知水平、信息搜集策略的应用以及职业选择行为.结果发现:(1)决策者对不同类型信息的觉知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匹配方式也对信息觉知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决策者在不同信息的不同效价匹配情境中决策策略的应用是不同的;(3)信息类型对决策行为存在显著性影响,而信息效价对决策行为的影响因信息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自夸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尊而做出的一种印象管理行为。然而这种行为会因方式与内容的不同对观察者造成差异性感知。基于说服效应的情绪路径,本研究采用一个预实验和一个正式实验探讨了建议者自夸方式和内容对决策者建议采纳的影响及心理机制。结果表明,较隐性与热情自夸,显性与能力自夸条件下决策者建议采纳程度更低,而决策者对建议者的好感分别中介了上述关系。  相似文献   

11.
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了在损失-收益框架下特质责任感和状态责任感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特质责任感还是状态责任感,高责任感的个体比低责任感个体更倾向于采纳他人建议。(2)收益框架下的个体比损失框架下的个体更愿意采纳他人建议。(3)无论是特质责任感还是状态责任感,高责任感的个体对他人建议的采纳程度不受框架的影响,而低责任感个体在收益框架下比在损失框架下的建议采纳程度高。  相似文献   

12.
Decision‐makers' relative preferences for various advisor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multilevel policy‐capturing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under consideration were: advisor expertise, advisor confidence, advisor intentions, and whether that advisor was the sole available source of advice. In Study 1, decision‐makers had access to all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isors. In contrast, som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dvisors was systematically made unavailable in Study 2, which allowed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missing information on decision‐makers' evaluations of advisors. Results from both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dvisor expertise and intentions were most important in promoting decision‐makers' positive evaluations of advisors, that this effect was even more pronounced under conditions of missing information, and that advisor expertise and intentions also interacted synergistically. Given that expertise and good intentions are determinants of an advisor's trustworthines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nterpersonal nature of advice giving and taking.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Recently, advice taking has received attention in decision‐making research, and some studies suggest that emotions may play a role in this process. Yet a clear account of how emotions influence advice taking is lack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introduces a parsimonious explanation by suggesting that such effects can be predicted on the basis of two emotion dimensions: valence (positivity or negativity) and agency (self‐focused versus other‐focused). In fiv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emotion inductions and different measures for advice taking, the effects of positive emotions such as gratitude and pride and of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ger and shame on advice taking were studied.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emotion valence and agency exert an influence on advice taking and that this interaction effect is mediated by the perceived ability of the advisor.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uniqu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s in advice taking.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研究探讨了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研究1通过测量的方式来探讨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以及自尊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研究2通过启动高内隐自尊, 进一步验证自尊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研究3通过加入自我概念清晰性的测量, 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是否中介了自尊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关系。运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显示, 外显自尊与建议采纳成负相关, 内隐自尊与建议采纳的相关不显著; 自尊分离时, 建议采纳程度越高, 这种现象在低外显/高内隐的自尊种类下更显著; 而自我概念清晰性部分中介了自尊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判断理论,研究以8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JAS范式考察了建议距离对建议采纳和自信心变化的影响以及线索丰富性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随着建议距离的增加,建议权重仅在线索信息较丰富的情况下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趋势,而绝对观点转变和自信心变化均不受线索丰富性的影响,分别呈递增和递减趋势。即建议距离对不同建议采纳指标有不同影响,建议距离与建议权重之间存在倒U曲线关系且线索丰富性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段锦云  周冉  古晓花 《心理学报》2014,46(10):1591-1602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 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 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 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 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对其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1采用2(正面自我标签:启动/未启动)×2(获益希望:有/无)组间设计, 实验2和实验3分别进一步研究无获益希望的公开场景和有希望获益的不公开场景, 分别以91、135和9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更容易采纳建议; 无获益希望公开条件下, 受印象管理或社会赞许性影响而显著提高建议采纳; 有获益希望的公开条件下, 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积极情绪得到提升, 并进而促进其采纳建议, 而积极意义发现在积极情绪和建议采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应用自尊量表(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06名大学生(男生46名,女生60名)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框架性职业决策情景,探究了大学生职业决策和自尊、成就动机的关系。结果发现:(1)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变量与框架效应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倾向性有显著性影响;(2)自尊水平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倾向性存在显著性作用;(3)框架效应在大学生职业决策中发生作用,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倾向性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一所综合类大学的305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探索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显著正向预测其职业生涯探索;(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其中, 自我评价、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环境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收集信息和选择目标在主动性人格与自我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收集信息在主动性人格与目的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自我评价和制定计划在主动性人格与信息探索的关系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