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中国人的社会支持及其各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手动检索、电脑检索和追溯检索得到18篇文献,采用元分析对文献再分析。结果(1)研究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P=0.405);(2)中国居民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相关(r=0.413,P0.001);(3)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与社会支持量表在心理测量中存在差异性(P=0.00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主观支持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相似,都是对社会支持的主观体验,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的客观支持与支持利用维度则是现实中的支持,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没有显著性差异(P=0.613);(4)相比现实的社会支持,个体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更能增强其主观幸福感。结论中国人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程度相关,其中相比现实中的实际社会支持,个体对于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更能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随机支持模型试图以假设支持为随机变量的方式描述主观概率的校准。采用随机配对的60个中国城市户籍人口的比较任务验证了该模型对初中、高中和大学生的适用性。研究还表明青少年主观概率校准的发展特点:青少年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主观概率判断(信心)不同年龄有显著差异,大学生信心最强,其次是初中生、再次是高中生;大学生主观概率判断的极端性最强,其次是初中生,再次是高中生;青少年的主观概率校准是过度自信的。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600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的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情景问卷以及修订的自尊量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问卷,以探讨农民工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考查农民工自尊在其感知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高自尊水平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都极其显著地高于低自尊农民工;(2)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及各维度、感知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感知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显著两两正相关;(4)自尊在感知社会支持基础上对主观幸福感及两个维度回归效应显著,为二者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6.
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52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维度时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其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时无中介效应;(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相对高于在人格特质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7.
8.
采用问卷法对400名残疾人被试进行测量研究,以探讨残疾人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和焦虑呈负相关;男女被试在幸福感上并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民族、收入、居住环境、来源地和是否工作在社会支持和幸福感上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并探讨影响二者关系的研究特征.纳入元分析86篇原始研究,产生了89个独立样本,样本总量为32948.结果显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总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显著负相关.二者之间的相关受被试群体类型的调节,即在不同被试群体中二者的相关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基于经典的分解效应, 提出并证实了一种影响人们判断与决策中时间知觉的新因素--时间分解效应。共包括两个研究, 分别在“时间够用”判断与跨期决策中检验了该效应的存在性与稳固性。实验结果表明:(1)相比未分解条件, 分解条件下的被试判断给定时间内完成某项任务的时间更够用, 即时间知觉更长。该效应受到任务难度的调节, 在较简单的任务中时间分解效应更显著; (2)在跨期决策中, 分解操纵增大了人们对较大较远的收益(larger & later, LL)选项中时间延迟的知觉, 证实了时间分解效应。此外, 还发现时间分解效应会导致人们在跨期决策中更偏好较小较近的收益(smaller & sooner, SS)选项, 对时间延迟的知觉中介了这一过程。总之, 本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分解效应, 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如计划制定等)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计算机快速系列视觉呈现技术,以反应时为指标,利用命名法,考察了汉语句子阅读中的语境效应。该研究表明:语境的作用机制是灵活的,它会随语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启动词与目标词语义联结弱的情况下,如果语境对目标词是一种低干扰,那么各模块之间彼此独立,一个模块不受另一个模块的影响;如果句法关系改变后的语境对目标词形成高干扰,各模块相互作用,不同语境对词汇通达有不同的作用。当启动词与目标词间有较强的语义联结时,语境效应主要来源于词与词之间的联结启动,这时的语境作用机制符合模块化理论;而当启动词与目标词间有较弱的语义联结时,随语境干扰强度的增加,目标词的词汇通达也随之增加,这时的语境作用机制则符合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15.
16.
思维压制指的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某一目标思维从意识中移除的心理过程。压制某目标思维会产生矛盾效应,即试图压制反而会激活被压制目标。本研究采用思维压制的即刻测量(online measure)范式,通过两个实验对压制是否会产生即刻激活效应(immediate enhancement effect)以及目标词效价如何影响该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压制负性词时出现了即刻激活效应,而压制正性词时并未出现上述效应。由此推论,被压制目标词的威胁性,可能是影响即刻激活效应是否出现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7.
情绪记忆研究最近一致发现了情绪记忆权衡效应,即人们对情绪事件的中心或核心特征的记忆增强,而对情绪事件的周围或背景特征的记忆受损.该效应证明情绪记忆具有选择性,情绪唤醒可以诱发出多种记忆选择性效应,并具有相当强的普遍性和稳定性,同时受较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关理论逐步深入地阐述了该效应发生的可能机制,该效应在注意分配、编码以及编码后加工上的行为证据不断积累,但相关神经机制研究十分缺乏.未来研究应重视该效应的神经与遗传机制以及探讨面孔情绪诱发的记忆权衡效应等.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urveys indicate that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people receiving informal care are parents (Green, 1988), yet a literature search showed that psychological studies of motivation to care for parents are limited. The present study utilised an augmented model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Ajzen, 1985) including measures of anticipated regret and carer self-concept, to examine individuals' motivations to provide practical assistance and emotional support to their parents. Intention to provide emotional support was predicted by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 constructs, while intention to provide practical assistance was predicted by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but not by attitude. Anticipated regret substantially improved prediction of both types of behavioural intent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oviding practical assistance and emotional support are motivated behaviours, governed by both rational and emotional factors, suggesting that future research may benefit from adopting a broader perspective based upon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