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饼 《天风》2008,(6):23-23
提起挪亚,自然叫人想起方舟.在挪亚九百五十年的生涯中,总是让人将他与方舟、洪水、彩虹、成双成对的动物、鸽子、橄榄叶相关联. <圣经·创世记>6章1-7节中让我们了解到挪亚生活的时代是: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以致于耶和华心中忧伤,后悔造人.但圣经中又说:"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 (创6:8)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世界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人心所向,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提倡爱的基督教更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在基督教经典《圣经》中就有和平鸽的记载,这使基督教与和平鸽常常联系在一起,令人思索和平,渴望和平。 谈及和平鸽,在《旧约圣经·创世纪》中有这样一段美好的故事:很早以前,当地上洪水泛滥的时候,挪亚同他的妻子、儿子等都进入方舟,以躲避洪水。畜类、飞鸟以及昆虫也都到挪亚那里,躲进庞大的方舟。不久洪水就肆虐泛滥,过了40多天,挪亚放出一只鸽子去看看洪水是否消退。但遍地都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地,就回到方舟那里,挪亚伸…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1,(7):36-36
一艘外观酷似圣经里的挪亚方舟的巨船出现在荷兰的Dordrecht港口城市,仿造者是60岁的荷兰人Johan Huibers,据悉这是他第二次仿造挪亚方舟。Johan Huibers是一家大型建筑公司的老板,他很早之前就有仿建挪亚方舟的想法。在1992年,他因居住的Dordrecht遭受洪水袭击后,就有萌发造一艘“挪亚方舟”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挪亚与迦南     
陈志华 《天风》2009,(10):45-45
洪水以后,圣经说到挪亚做起了农夫,栽了一个葡萄园,但不幸的是挪亚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在帐棚里赤着身子。醉酒后失态的光景可想而知,想不到这不雅的一幕刚好被迦南的父亲含看到,于是他就到外面告诉两个兄弟闪和雅弗。待挪亚酒醒以后,知道含所做的事,便说:“迦南当受咒诅,必给弟兄作奴仆的奴仆。”此话让很多人读来不明白,其中的不解之处在于,含只是将父亲挪亚醉酒赤身的事告知兄弟,何以招致如此之大的咒诅?  相似文献   

5.
孙锡培 《天风》1996,(10):3-5
经文:申34∶1—4;书1∶5—9,3∶14—17 摩西五经中记载了五座重要的山,有人喻之为基督徒灵程的五个阶梯。 1.亚拉腊山——得救的山。洪水退后,方舟停在亚拉腊山,挪亚一家得救了。此山可代表信徒得救的经历。 2.摩利亚山——奉献的山。神试验亚伯拉罕。  相似文献   

6.
闻道 《天风》2009,(4):25-25
基督教历来强调信心,在圣经里,在基督徒生活中,“信心”二字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太熟悉不过了。圣经所提信心伟人有亚伯、以诺、挪亚、亚伯拉罕、约瑟、摩西等(参来11:),对基督徒而言,面对“信心”二字常常是信仰操练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赵宇 《天风》2001,(11):1
每一个信主的人都是从一开始的“不信到后来的“相信”,这个过程或许会有长有短、有先有后,这也正是我们传福音的意义所在。认识福音需要一个过程,上帝在人里面的启示也是一个渐进启示的过程,有时候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有时要经历许多次,有时还要断继续续。我们在圣经中也看到“上帝晓渝挪亚”、“上帝晓谕摩西”、“耶  相似文献   

8.
雷玉明 《天风》2008,(3):40-42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5∶9)这是圣经里耶稣在登山宝训中对"使人和睦"这项事工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做这项事工的人的最高应许.构建和谐社会与圣经的教训并行而不悖,圣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真理,启迪众人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雨魂     
海金华 《天风》2010,(11):58-59
<正>有些时候,雨下得很干净,一溜走来,后面跟着太阳。雨很温柔,太阳也不暴躁。有些时候,雨下得很浑浊,整日倾盆,像上门讨债的泼妇;或整日阴霾,像丧夫亡子的怨妇。雨也会带来灾难,挪亚时代便发生过一起此类的事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连"天上飞的"都得老实呆在方舟里,更何况"地上爬的"。鱼也许是因为洁净的缘故,圣经里没有说要让挪亚带上"水里游  相似文献   

10.
所罗门     
瑞恩 《天风》2008,(6):24-24
所罗门是大卫王的儿子,以色列国的君王,也是圣经里赫赫有名的<雅歌>、 <箴言>和<传道书>的作者.他是一个集神、人宠爱于一身的人,也是-个极度矛盾化的人,他有着勤奋而敬虔的少年、智慧而辉煌的中年和痛悔而失落的老年.  相似文献   

11.
冀慎杰 《天风》2006,(17):6-7
约瑟是圣经中最完美的人,他的一生没有一点过失,他预表主耶稣。圣经中提到他是一个秀雅俊美的人(创39:6)。他不但有俊美的外貌,而且也有美好、的心灵;是一个秀外慧中、表里如一的人。一、以善胜恶是一种美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是雅各年老时生的,深受他的宠爱。约瑟17岁时与同父异母的十个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3,(9):24-25
从路加福音第15章看圣经的全面观点 看圣经应该用全面观点、发展观点、精意观点,这是大家公认的。我认为这三个观点中,全面观点是基础,因为没有全面观点,就谈不上发展观点,更谈不上精意观点。所以全面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全面观点反对我们读圣经断章取义,反对我们抓住圣经中的一句话无限夸大。全面观点也能保证我们顺利地运用发展观点和精意观点。在路加福音第15章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综观这三个比喻,我们会发现上帝的爱是何等广大,何等丰富,其长阔高  相似文献   

13.
滕吉菊 《天风》2005,(11):6-7
经文:路15:11-32卢云以圣经为题才在他所著的《浪子回头》这本书里对浪子的比喻当中,小儿子、大儿子、及父亲的人性有很精辟的见解。甚至他把自己写进了这个故事里,因为他看到自己在比喻中是那个浪子,又是那个大儿子,他还看到自己应该作那个父亲。在浪子比喻中这三个角色中,他探讨了世人怎样离开神,成为浪子,也探讨了人心灵深处真正的渴望。让我们从他的角度来看看小儿子、大儿子与父亲之间的情结,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因为人的问题很多时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陈德群 《天风》2008,(6):32-34
一、保罗、西拉在帖撒罗尼迦讲道(17:1-4) 1、17章1-4节: "保罗和西拉经过暗妃波里、亚波罗尼亚,来到帖撒罗尼迦,在那里有犹太人的会堂.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又说:'我所传与你们的这位耶稣,就是基督.'他们中间有些人听了劝,就附从保罗和西拉,并有许多虔敬的希腊人,尊贵的妇女也不少."  相似文献   

15.
濮荣健 《天风》2002,(8):26-27
亚伯兰第一次为耶和华神筑坛敬拜是他从哈兰到迦南、耶和华神向他显现后(创12:6—7),从哈兰到迦南约600公里的路途,亚伯兰平安到达,因此对耶和华有感恩信靠之心,筑坛敬拜属亚伯兰的自愿,并非耶和华神的命令,筑坛献祭源于挪亚出方舟(创8:20)。  相似文献   

16.
林京耀、陈荷清著《超载的挪亚方舟》已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以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翔实的材料描述了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个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地球环境的容量不是无限的,我们地球的承载能力已经被超过了.本书认为,人类在对文明进步和当代的繁荣和发展的反思中终于觉醒到,以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文明、繁荣、发展是不可取的,必须重塑我们的生活和文化,把生态环境价值纳入“现代化”、“发展”的范畴.作者叙述了现代生态  相似文献   

17.
成祖明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17-130,192
圣经社会学批评是当代影响最大的圣经批评学流派之一,源自现代圣经批评学,但将社会学理论系统地运用到圣经批评中形成圣经社会学批评,则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歌德瓦是圣经社会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引入到圣经批评学之中,重构了以亚威崇拜为中心的古代以色列社会。他从"反抗模式"出发,论述了亚威信仰和崇拜源于受压迫的乡村农牧民,他们平等的社会关系导致了亚威信仰的诞生;亚威崇拜对早期以色列社会的作用不仅产生一套"伦理规范",更是深入社会结构深层的权力象征,在以色列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功能,是维系以色列共同体平等的社会关系和抵御外来侵略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若翰的父亲名叫匝加利亚,他是肋味支派亚郎的后代,是当时犹太人中阿彼雅班中的一位司祭。司祭团因亚郎的两个儿子厄肋哈匝尔和依塔玛尔所生二十四个儿子的数目自古以来分为二十四班的,他们轮流在圣殿行祭祀的职务,每班七天,任务完成了就回本家做自己的事情。若翰的母亲名叫依撒伯尔,由于司祭不允许娶其它支派女子的规定,可以知道他的母亲也是肋味支派。按《圣经》上的记载:“二人在天主前是义人,都照上主的一切诫命和礼规行事,无可指摘。”(路1:6)可是依撒伯尔素来没有生育,又上了年纪。按一般犹太人的想法,天主并没有赏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圣经批评中的运用,以澳大利亚著名马克思主义圣经研究学者罗兰·玻尔为研究对象,以他对《旧约·路得记》的解读为分析案例,探讨作者如何借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阶级斗争理论,从阶级、家族和性别三个层面诠释路得形象。罗兰·玻尔认为,《路得记》将路得设定为文本叙事中心,以达到削弱文本中阶级和性别压迫状况的目的,并在路得生下儿子后将其驱逐出文本,抹去其在场痕迹,以色列人也由此建立一个清晰、明确、安全的社会界限。  相似文献   

20.
王以诺 《天风》2003,(8):32-33
中国神学的出路,在于神学思想建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进行神学思想建设的目的和意义1、在中国教会存在着不少消极的神学思想。进行神学思想建设就是为了引导的方式来消除这消极的神学思想,建立积极的,更符合圣经整体信息的神学思想。现在有不少的传道人,信徒喜欢讲的一个话题是,现在社会上的罪恶好像挪亚时代的罪恶、罗得时代的罪恶一样,说明主马上就要再来了;有一首在各地教会流行的诗歌也表达这样的意思,其中的一句歌词这样说:空中的异象,时代的潮流显明主快要再来。我认为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