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04,(2):24-29
金庸与池田大作是中日两国十分著名的文人、学者和思想家,他们从1995年11月16日起,开始了一场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对话,历时二年有余。《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就是二人对谈的记录,这本对谈录共分十二章,其中涉及了有关哲学、历史、政治、宗教、国际问题、武侠小说等诸多话题。本刊此次节录的,是其中有关佛教的部分,相信对广大读者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陈尚荣 《学海》2001,(3):128-131
在中国文学里,武侠小说是一个很独特的小说类型,有着相当长的历史,"新派武侠小说"的兴起,尤其是金庸武侠小说的超凡成就,使武侠小说在当代文学界产生了广泛且持久的影响.本文从武侠小说的"武"、"侠"、"传奇性"、"消遣性"和"娱乐性"、"模式化"和"程式化"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武侠小说的文类特征.  相似文献   

3.
2009年,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去世,金庸先生写了一副挽联:“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二人的成就、影响,世有公论。金庸称梁羽生为“大前辈”,自称“自愧不如”,谦抑、冲淡的境界,令人景仰。  相似文献   

4.
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童话。可是武侠、江湖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难描难画。有一位西北姑娘,却开了一家"金庸侠客岛"酒吧,以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和大侠作为酒吧的主题,让正在做着童话梦的成年人圆了梦想!开酒吧,主题不明前途惨淡  相似文献   

5.
金庸,既非国家首脑、政坛要员,亦非球星影星、科学巨匠,但这个名字,却伴随着他的新派武侠小说,而风靡全球,传遍世界。  相似文献   

6.
金庸是蜚声中外的武侠小说大师,他生于1924年,今年是其90华诞。金庸一身江湖侠义之气,可谓江湖群龙之首。虽已年过九旬,可他仍然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到处讲学游历,这与他坚持独到的养生秘笈密切相关。金庸保持了一份顺应自然的心态。他说:“我们中国人认为,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时应该过得好好的,应该去帮助别人,心平气和的,讲究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7.
新派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在青年读者中影响甚大,书中描述的魔教即是宋元时代的“明教”,更早在唐代则是摩尼教。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不仅是武侠小说名家,而且对宗教史也有研究。他说,摩尼教的本山是在西域大漠之中,昆仑山光明顶上,离东土十万八千里,当年只有唐僧西天取经才去过。  相似文献   

8.
一炮走红     
1953年,香港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向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挑战,打擂比武。消息传出,市民个个翘首以盼,十分关注,热闹了很长一段时间。 香港《新晚报》总编罗孚,一动灵机,何不趁热在报上搞个“武侠小说连载”呢?于是他先后找到梁羽生、金庸,从而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纪元,也使得该报发行量巨增,财源滚滚而来。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武侠小说中,金庸的《天龙八部》是一重镇,其繁复庞大的文学建构,其长歌当哭的悲剧英雄,吸引了众多读者,然《天龙八部》所勾勒的武侠世界的奇瑰与佛教文学的无穷想象力具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笔者拟浅析其中的佛教内涵,以求就正于有缘。  相似文献   

10.
武林怪杰古龙的成功绝非偶然。刚刚开始的时候,古龙是跟着卧龙生等人打工混饭吃,给人家整理材料,当“枪手“写作武侠小说。但是无论怎么写,他都发现没有出路。因为梁羽生、金庸都是具有大学问的人,他们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都写绝了。  相似文献   

11.
金庸道歉     
正2004年9月的一天,80岁的金庸来到了四川灌县青城山,这次他是专门来了却一场多年的"江湖恩怨"。熟悉金庸的读者都知道,在他的武侠小说中,有一个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青城派",但小说中青城派的人大多贪婪、自私、歹毒,这样就无意中伤到现实中的青城派。一些青城派的弟子心里非常不舒服,他们说:"金庸这是有意丑化青城派,不然那些坏人为什么都是青城派的?"然而面对大家的抱怨和气恼,青城派的掌门  相似文献   

12.
金庸小说不仅有精彩的武功描写,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金庸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与<周易>的影响密不可分,这种影响表现在武功描写、人物设计和理想追求三个方面.正是由于金庸将<周易>学说融人到他武侠世界的武功、生活和理想之中,融人到对历史和现实、人性和人生、社会与文化、英雄与人格等的思考之中,因此,他的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视为一部对人性审视的范本,其中的故事情节蕴含了中华民族某些良好品质。这些小说,若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不仅仅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同时也是作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极富教育的意义。自古我们讲究忠、孝的行为与精神模式,特别是在草莽社会——江湖,有一套与之相应的行为与精神模式,这就是"侠、情"。金庸小说中的"侠、情"实际上是"忠、孝"在社会生活的扩大化,同时在这两个范畴之中达到了自身的辩证与统一,以期人们无论在任何时代,都能发扬中华民族特有的任侠果敢、至情至性的精神。金庸所说的侠士境界,包含"儒侠"、"道侠"、"佛侠"和"丑侠",强调了人性对于真诚与自由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吴迪 《中国宗教》2018,(11):76-77
金庸先生的作品包罗万象,雅俗共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将儒释道思想与侠义精神相兼容,其作品所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意境深远。他以道家文化为基础,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道侠形象这些人物随性自然的人生态度、天入合一的精神境界,寄托了金庸先生对道化人格的追慕之情,也对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候搞脱产学习,由于无甚压力,闲来无事时便到校门口的小书店租武侠小说看。我最喜欢在凉风习习的夜晚找个有灯光的偏僻角落,陪着那些激情热吻的年轻人们,静静地读上一两个小时。其实这些小说以前都已读过,现在回味起来,早已不再留恋故事情节与兵刃招式,而是关注起书中人物的生活态度。这大概就是岁月给每一位武侠小说的忠实读者带来的改变吧。  相似文献   

16.
正宗教人才培养,近年备受各界重视。2020年7月27日,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以"加强我国宗教人才培养"为题在京召开宗教界主题协商座谈会,强调宗教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关键问题。为什么宗教人才培养如此重要?如何培养新时代所需的宗教人才?前者涉及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变化趋势和功能定位,后者涉及许多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  相似文献   

18.
<正>讲述宗教故事促进宗教和谐解读政策法规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  相似文献   

19.
<正>讲述宗教故事守望宗教和谐解读宗教政策服务宗教工作《中国宗教》是由国家宗教局主管、主办,《中国宗教》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宗教类综合月刊。二十多年来,《中国宗教》致力于宣传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讲述中国宗教真实故事,跟踪世界宗教发展大势,解析热点问题,聚焦精英人物,弘扬优秀宗教文化,推进宗教  相似文献   

20.
宗教和谐作为处理宗教关系的新境界,需要统筹协调涉及宗教的各种关系,不仅要努力实现宗教内部的和谐,还需要努力实现宗教与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环境的共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