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在道教的教义教理中居于核心位置,亦为道教的最高信仰.然而道教同时是一种神教,是信仰种种神灵的宗教.那么在道教中,道与神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认为道家的"道"给人们提供了终极关怀,这是道教崇奉老子为教主的内在根据;指出道教中视道本身为神或者神灵变化的本体,还以分气说阐明道一分多的神道观,并贯穿于修炼思想之中.文分三部份:一、先秦文献中"道"的用例和含义,以及道家的"道"在宗教信仰层面对道教的作用;二、道教信仰层面的"道"及其与神灵观念的关系;三、"道"的普世意义及其现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元始天尊”是道教所造的最高神,一般认为出现于六朝.有人认为元始天尊来自中国民族固有的“天”和“帝”之信仰,这种说法似乎是可以成立的.但为什么在天尊之前要用“元始”来命名呢?“元始”是两个同义字的重叠,“元者端也,端亦始之义。”道教用“元始”来命名其最高神,首先是它继承老子“道”的“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以及“道生一、一生二、……”等思想;同时和汉代形形色色的宇宙本源说亦有关,如董仲舒《春秋繁露》中的“元者为万物之本……乃在乎天地之前”,“元者,始也”等论述.一般  相似文献   

3.
试说朝简     
在道教的斋醮活动中,需要很多的法器组合才能完成一系列的朝奏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一样非常重要的法器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朝简。朝简是道教徒做斋醮法事时用来朝谒祖师、天尊、地癨、星宿、山川等圣真神灵的礼仪法器。道教运用朝简的历史久远,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有它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正>道教兴起以后,根据社会变迁的需要,将泰山神纳入道教神灵体系之中,并延伸出道教的地狱信仰,重塑了中国人的“地狱世界”。与此同时,脱胎于传统民间信仰的泰山神信仰逐渐完成了道教化的过程,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对泰山神信仰的吸纳、利用、改造和扩容,不仅丰富、完善了道教本身的理论体系,也从侧面反映出道教中国化的历史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道教戒律建设,是道教教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加强道门自身建设和提高信仰水平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戒律从信仰的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道教教义、道教经籍、道教科仪、道教活动场所、道士和道教组织等宗教要素的神圣、尊严和崇高,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肯定道教的信仰与价值,肯定道教的神圣性,进而肯定道教徒的信仰追求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戒律也可以极力维系道门内部的严肃性、清静性和纯洁性,有助于逐步实现道教徒的人生理想,从而切实体现道教的真正价值。因此,历代道教徒都十分重视道教的戒律建设。本文将以传统道教戒律建设为视角,对传统道…  相似文献   

6.
道,是道教徒的最高信仰,道教哲学的最高范畴。从南北朝起,道教效仿佛教佛、法、僧三宝的名目,立道、经、师三宝,作为道教徒归依的对象,三宝以道为首为本。道教诸派的教旨不无歧异,但莫不以道为最高信仰和最高哲学范畴;道教教义随历史的进展而发展演变,但以道为最高信仰、最高哲学范畴,则始终未变。这大概是源流各异、名号不同的诸多教派所以能被统称为“道教”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李纪 《中国道教》2003,(5):10-12
道教的教义思想,就是以“道”作为信仰的核心,并且通过“道”来解释神和人的关系,说明宇宙和社会的形成、演化的过程;并且围绕着对“道”的信仰而产生了道教自身的科仪和修炼方法,以及规定了对道教徒的规戒等。爱弥尔·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①。爱弥尔·涂尔干在其对宗教的定义中,强调了人在宗教构成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信仰、仪轨…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道教是以大道为最高信仰的宗教。但是,在实际的信仰生活中,道教徒又崇拜以三清为首的诸多尊神,在他们的追求中以跻身神仙队伍为最高理想。至于道观里供的也是林林总总,进庙的只是信奉这些神明,而不问来历。这样就给人道教的信仰杂而无序的印象。如何厘清这种情况,正确地理解道教  相似文献   

9.
道教官观,是道士修道、祭神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教联系广大信教群众的一个重要窗口。围绕道教宫观而形成的“神缘”网络,则是“五缘”(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文化中的重缘之一,它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以宗教社群为纽带的社会人际关系。从道教本身来讲,它就是一个庞大的“神缘”网络,而道教官观则是这一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期以来道教宫观一直是道教信众的聚会点,发挥着它所特有的神缘功能。一、神仙信仰的教化功能道教宫观供奉的神灵,既包含着道教奉神的原则,又具有一定的劝善教化功能。道教众多神…  相似文献   

10.
陶金 《中国道教》2003,(3):36-38
据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大概浏览下来,供奉道教伏魔大帝也就是佛教伽蓝的关帝庙竟有267座之多。也就是说,老北京的寺庙中有百分之十六都是供奉关圣帝君的庙宇。可见,关羽在百姓心目中占有其他神癨不可比拟的地位。老北京人的关帝信仰不但虔敬,而且还可以影射到全国乃至所有的炎黄子孙,他们对关帝的信仰是同样深厚的。(见《北京寺庙历史资料》第62页)众所周知,在道教神癨中,有先天之神与后天之神之分别。关帝就属于后天之神。然而,我国古时类似于关羽的忠臣勇将不下百余,为什么单独关羽拥有如此多百姓的崇敬呢?这是由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