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劝。  相似文献   

2.
习惯     
父子俩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劝。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1)
正据"澎湃新闻"9月24日报道:浙江省台州市一名男子因为11岁的儿子不肯做作业,便将儿子带到太公的坟地,脱下儿子的鞋让他赤脚罚站,自己则在不远处堵住下山的路。但是当他背过身去接一个电话时,儿子却不见了。他慌忙报警,四个民警在山上找了四十多分钟,都没发现孩子的踪迹。后来,赶来支援的巡特警在山脚下离事发地1公里的路边发现了赤脚的男孩。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浙江省江康县,一座名山的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则宝塔形的文字:山山八里山第有山华到路转山好我弯高山华道说响水流山间人人潺潺深山在日日身声声鸟百云游客孤叫路上行作莫君劝难步步人乍一看,这些文字使人如坠五里云雾,其实,这是一首奇妙的七言诗。你知道该怎么读吗?(提示:此诗与下山道、上山道转弯迂回之势有关)参考答案:从右往下“山里有山”处读起,犹如沿着山道右弯左曲地读下去便可:山里有山路转弯/高山流水响潺潺/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步步难/劝君莫作云游客/孤身日日在山间/人人说道华山好/我到华山第八山。(编辑辛英仕居)峰回…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大岛先生有一种特殊的育儿方式,那就是——爱,藏起一半。大岛先生有一辆漂亮的丰田小汽车,每逢节假日常常带上全家人外出游玩。10岁的儿子正男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爸爸的驾驶座旁看爸爸神气地驾驶汽车。可是,大岛每天上班总是一个人驾车独往,绝不让正男顺道  相似文献   

6.
弯道情结     
正世界上恐怕没有谁愿意走弯道,无论是工作、仕途还是恋爱、婚姻,一旦走了弯道,便深感不幸,觉得前路晦暗无光。可是,生活中若没有那么多弯道,似乎又少了一些铭记在心的际遇。我从来都把那些"弯道"看成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这里所说的是两边植有行道树的那种真实的"弯道",似乎有一种流动的美丽,点缀着平淡的生活。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最喜欢在弯道上看风景,尤其是对那  相似文献   

7.
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一个老妈妈有两个儿子,一个卖伞,一个卖布,所以老妈妈总是不能快乐,因为下雨天,她就要担心一个儿子不能出外卖布,晴天呢,她又要担心另一个儿子卖不了伞。最后有人劝她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一个儿子  相似文献   

8.
正八岁那年,父亲第一次开车载我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心想:这么笔直平坦的道路,一定很畅快和安全吧。可谁曾想,每行驶一段路后,前面就会出现一个起伏很大的弯道。父亲笑着问我:"儿子,咱们每走一段路就会遇见一个弯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回答:"因为地形的原因吧,修路时不得不改变方向。"父亲反问道:"可是平原上的高速公路也是这样的,又怎么解释呢?"  相似文献   

9.
尘世一粒米     
一位母亲,和她深爱的儿子相依为命,过得平静而且幸福。可老天无眼,让她儿子在一场瘟疫中离开了人世。她伤心欲绝,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朝佛,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起死回生,解脱你的痛苦,你向任何一个没有失去亲人的人要一粒米就行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卵石和毛石     
听说山脚下的大河边要建一座发电站,毛石跑下山来,卵石拱出河面,都要为建设电站出一把力。  相似文献   

11.
卵石和毛石     
听说山脚下的大河边要建一座发电站,毛石跑下山来,卵石拱出河面,都要为建设电站出一把力。  相似文献   

12.
人生哲思     
山上与山下 一个人爬到山顶,两手叉腰,极目远眺,目空一切;俯身鸟瞰,万物皆小。人在巅峰,最风光,所以最得意。最得意者,最易忘形、疯狂、傲视一切,不知天大还是他大。岂不知。到了山顶,也就意味着下山。人生整个似一步一步上山,然后一步一步下山。可以说上山路就是下山路,向山上走一步就意味着向下山的路逼近一步,缩短一步,人终归还要回到山下。因此,当人处于生命顶峰即在金钱和权力的欲望极度膨胀时,要高度小心。  相似文献   

13.
李昕 《天风》2003,(7):13-13
在生活中,我们会为美好的夕阳而感到叹息;为枯黄的树叶随风飘飞而产生伤感。其实,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会更美。试想,如果傍晚的太阳不下山,清晨的时候我们又怎么会看见那希望的曙光呢?如果黄叶不离开枝头,充满生命的绿叶又从何处而来呢?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它需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去发现它的美,正如当年的大卫王到巴户林,被扫罗族基拉的儿子示每所咒骂一样。随从的人都要取示  相似文献   

14.
王荣伟 《天风》2017,(1):58-58
近日,一位安徽农村教会的姊妹打来电话,哽咽地要我为她祈祷,求主让她有精神疾患的儿子可以早日寻回。电话里,焦急的姊妹为她的儿子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15.
事情经过 2001年4月25日下午五点半,正准备下班,电话铃响了,对方急促地讲述说:她读初中的儿子所在班一位女生跳楼自杀,学生们十分紧张、害怕,咨询孩子回家她怎样帮助自己的儿子。鉴于这所学校是全封闭的学校,“五·一”以前孩子们不能回家,为了帮助孩子们尽快解除紧张情绪、忘掉不幸,我以为最好能及时给孩子们做集体心理辅导。这位家长是区政府的一位分管(文教卫的)领导,她建议我到学校去找校长并亲自驾车送我到学校。路上她告诉我这所学校是一所公建民营学校,现在临时借住另一个学  相似文献   

16.
五颗稻粒     
一天.一位年迈的富翁为挑选自己合遗的继承人,特地把三个儿子叫到身旁。老人对三个儿子说:“我给你们每人五颗稻粒,你们要好好保存,一旦我向你们要时,你们要还给我。”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地答应了,然后每人拿了五颗稻粒走了。  相似文献   

17.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模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高与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有骄气还会下来,水流低处有压力也能上来。人把自己看低些会被别人看高,人把自己看高了就会被别人看低。上与下上山要低着头,下山要昂着头。人生上  相似文献   

18.
轻装上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出远门,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儿子从家里带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一路上,儿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全都往包里装,没走多远,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儿子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求父亲停下来休息,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停,走了几天几夜,他们离出发的地点依然很近。这时候,一直一言不发的父亲说话了:“儿子,你不要忘了我们出行的目的,如果你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难以割舍,全都要带走,你永远也不能到达要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正在儿子踏入社会前,有位父亲告诫儿子三句话:"遇到一位好领导,要忠心为他工作;假如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算你的运气好,要努力工作以感恩惜福;万一薪水不理想,就要懂得在工作中磨炼自己的技艺。"这位父亲无疑是睿智的。所有的年轻人都应将这三句话深深地记在心里,始终秉行这个原则做事。或许每一份工作都无法尽善尽美,但还是要感谢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卵石和毛石     
听说山脚下的大河边要建一座发电站,毛石跑下山来,卵石拱出河面,都要为建设电站出一把力。卵石看了一眼棱角分明毛棱棱的毛石说:"你个小毛孩子,不知深浅,我出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