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越两国文化源远流长,越南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中越两国民间都有福神信仰之说。与中国的福神信仰相比,越南的福神信仰有其独特之处,如形成的路径及种类与中国不同。本文主要论述越南福神的起源、发展及对越南社会和人民的精神信仰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佛教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两国的历史和思想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日本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移植和发展,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与日本社会环境和传统文化习俗相适应,已形成为日本的民族宗教之一。研究中日佛教的同异,对于加深彼此国情的了解和促进两国佛教文化的研究,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齐鲁文化早期交流融合述论郭墨兰齐鲁文化是一个多源、结构复杂而体系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它的形成,经过了同源、分流发展,最终融为一体的过程。齐鲁文化因于先秦齐、鲁两国文化,本是齐鲁两国文化的合称,后因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形势的发展,齐鲁文化终于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在多方面都有着共同的根源,大量的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文化母体,"侠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动画作为当代广受欢迎的大众媒体也存在大量相关题材的作品。虽然两国动画的发展轨迹都是基于各自的文化选择,曾一度渐行渐远,但是这样的状况并没有影响到两国在当代动画中对于"侠义精神"的一致审美表达。中日两国的武侠类动画都存在各自的优劣,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中国动画产业较之日本相对落后,但是却拥有远超日本的文化资源与发展潜力。而解决当今中国动画产业困局的主要方法不在于产业本身的改革,而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5.
本文诠释了影视服装的含义,分析了古装剧中唐朝服装的特点及唐朝文化走向T型展台的过程.通过大众媒体--影视,向世人宣扬中国的唐朝服装及其与现代服装特点结合,使我们的历史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让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19世纪,基督教在中越两国的传播并非是单纯的宗教文化传播现象。它首先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在两国既有共性,又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异,构成了基督教在两国传播的阻力与助力。在基督教的传播与接受方面,中越两国也存在着共性和差异。这不仅表现在基督教传播的主体及其活动的方式与内容,而且表现在本地受众对基督教所持的态度及其产生的反应。上述共性与差异表明基督教在中越两国的传播有着相似之处,同时也表明两国在政治与文化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2,(11)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两国佛教徒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和友谊。即使在两国人民饱受战争创伤的年代,两国佛教徒也没有间断彼此间的友好往来,并都在积极致力于消除战争伤痕、促进中日和平的工作,为促成两国邦交正常化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近年来,两国人民、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值此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发表了题为《一衣带水心心相印》的讲话,对中日佛教交流历史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如果说,过去中日佛教交流的历史,是两国交流文化乃至共同创造文化为人类文明添光加彩的历史,我们诚恳希望这种交流和友谊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8.
罗喻臻 《法音》2004,(7):47-47
本刊讯6月10日下午,圣辉副会长在广济寺会见了伊朗文化与伊斯兰指导部副部长穆罕默德·马哈茂德·伊拉基先生一行。他说,中伊两国传统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和政府的关心和推动下,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友好合作不断深化,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在新的世纪进一步发展。圣辉副会长特别谈到“丝绸之路”对两国古代以及亚洲古代宗教交流的重要性,他说,千百年前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教和伊斯兰教,已经成为中国五大主要宗教中的两个宗教。圣辉副会长还向客人简单介绍了中国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的情况,并提出在世界日益全…  相似文献   

9.
从文学与影视互动传播的角度历时性审视研究齐鲁文化及其传播镜像,80年代齐鲁红色文化与民间草莽文化并行,90年代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峙,新世纪政治文化重塑与移民文化重温同步。充分挖掘齐鲁文化资源,加强文学与影视良性互动,是有效促进齐鲁文化的品牌塑造与影像传播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舞蹈的发展源远流长,因其特殊的艺术属性在近现代影视剧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席位。本文以部分古典舞在现代影视剧中的运用为例,剖析舞蹈创作的文化底蕴,浅谈中国审美体制下舞蹈艺术的时代性与美学价值。古典舞的传承与发展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多元的艺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影视建筑事业随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此阶段中,现代影视建筑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并被广泛应用。中国传统元素,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核心,同时也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各产业发展,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文章详细分析了在现代影视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作用,突出体现了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琳  凯琳 《佛教文化》2010,(2):124-128
<正> 欣闻良师挚友李唐先生的画展将于近期在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一日本举办,心中不胜欢喜。中日两国文化同根同源,书画艺术更是两国文化交流最具共同语言的文化事像。一花一世界,一艺一智慧,作为一名李唐艺术的尊崇者我深感此次以绘画艺术为媒体的展览将化为文化的感通。有力的加深中日两国人民,两国艺术家的心灵沟通。促进两国文化感通加深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文化会造就不同的表现,即使是同在现实主义教育传统下,中俄两国学生的绘画作品,也会反映出巨大的差别.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带来不同的感知方式,对比中可以让我们从更深层面看到的它们的短处和优势,扬长避短对于中国当代的艺术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科技文化作为一种先进文化与生态文化这种新型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种文化间有着相互矛盾且统一的关系。作为当下社会的两种主题文化理念,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功能,在科技急速发展和进步的时代,人们除了着手于科技进步,还应该更妥善的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主要探讨科技文化发展与生态文化建设的密切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影视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载体,我国的影视艺术应坚持真善美统一的尺度,发挥好自己的时代功能。新世纪以来,文化意识形态的激荡,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的影视艺术创作逐渐偏离真善美统一的尺度。这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素质,带来了负面效应。当今影视艺术创作弘扬真善美既是艺术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新世纪时代精神的召唤。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商贸之路,也是绚丽多彩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播之路。作为中斯佛教友好交流的象征,法显不仅是虔诚的求法高僧,而且也是影响深远的文化使者。本文以法显的《佛国记》为切入,从"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使者及"中斯友谊"的开创者等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法显为开启中斯两国千百年来友好交往,推动两国佛教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影视艺术面向世界舞台建构中华文化形象、确立本土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不断提升,这是值得充分肯定和鼓励的事情。但具体到操作层面,却集中表现出影像修辞方面的两大典型症候:一是浮躁心态下的"修辞过度",二是偏执认识下的"为民族化而民族化",这两者都影响到了中国影视艺术真正发挥对内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对外传播民族文化精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日陶瓷的交流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代中国移民把中国陶艺传入日本。日本也不断有陶瓷艺人到中国来学习。日本的陶艺发展兴盛后,也给中国陶瓷业以重要影响。两国陶瓷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两国陶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中日在吸收近代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传国 《哲学动态》2002,(10):25-27
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中后期开始向西方学习,吸收近代西方文化,但由于两国文化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等不同,对西方近代文化的认识程度、采取的文化政策也不同,本文拟就此作一简单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0.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两国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们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与泰国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有所不同,泰民族在吸收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保留自己本土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国佛教建筑文化景观。由此可见,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各具本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