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隐记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对内隐记忆的存在性和本质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该领域涌现出愈加丰富的实验室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同时也引发了研究者对内隐记忆内涵的深入思考。逐渐细分的内隐记忆研究领域促使人们超越内隐记忆原有的理论框架,去建构一个整合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容纳记忆的无意识和意识过程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无意识认知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无意识认知的研究历程和特点,其中着重阐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两个领域,并评述了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在研究历程、特点和理论三方面的相似点,在此基础上表达了对无意识认知领域的整合趋势的期待。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一些理论观点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依赖于两种不同的记忆系统,它们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该文通过回顾以往相关研究,从神经心理学及神经成像两方面对两种记忆系统的分离现象进行概述: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发现的证据表明内隐记忆在神经解剖上与外显记忆是分离的;使用fMRI和PET技术,研究者观察到与内隐记忆有关的枕颞区及左下前额区中衰减的神经活动,以及与外显记忆有关的内侧颞区、前额皮层和后内侧顶皮层中增强的活动;使用ERP技术,研究也发现了两种记忆神经系统在时空上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概念、实验和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林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4,27(5):1161-1164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内隐记忆研究的新进展。内隐记忆概念的描述性和模糊性正受到研究者的批评。对此概念进行更准确地把握在当前愈显紧迫和必要。多数研究者仍继续沿用这一术语.最近的实验研究修改了部分早期结论.并开始与学习和记忆研究的其他领域,尤其是涉及无意识过程的领域互相结合。内隐记忆的解释和建模呈现出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80年代起,内隐记忆逐渐成为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内隐记忆的特点和应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脑机制分离:面孔再认的ERP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该研究采用“学习-再认”实验范式探讨面孔领域的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之间的关系。学习阶段采用选择性注意任务,让被试加工面孔上的字来控制对面孔的加工水平,再认阶段采用新旧判断,分析再认出旧面孔与新面孔(外显记忆),以及未再认旧面孔与新面孔(内隐记忆)的ERPs差异。结果表明,在单一的再认过程中,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脑机制产生了分离,外显记忆从刺激后400ms开始,主要表现在前额区和额区,而内隐记忆主要表现在刺激后300~500ms的中央区和顶区。该结果与以往在词领域研究中得到的结果极为类似,表明两种记忆类型在各个刺激领域之间存在着共同性  相似文献   

9.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采用的是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使原来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无法实证研究的内部心理过程得到了直接的实验室观察。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察,具有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内隐社会认知已成为社会认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内隐记忆的性质和理论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沿着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阐述了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深入分析了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并将其与一些相关概念(诸如外显记忆,无意识记,内隐学习,启动效应,实验性分离现象)进行了比较;概略地介绍了内隐记忆的研究状况及理论解释;最后提出应建立一个意识记忆和无意识记忆相统一、各种合理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模型相一致的记忆系统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如用自我报告法或内省法),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采用的是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技术和方法,使原来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无法实证研究的内部心理过程得到了直接的实验室观察。将人的认知过程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察,具有更为全面的理论基础。随着内隐记忆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内隐社会认知已成为社会认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整合研究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林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10-816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代表了人类学习与记忆的无意识机制,它们打开了理解人类无意识奥妙的大门。从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诞生与实验室发展来看,二者似乎长期以来处在相对独立的位置。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走向整合已经成为不可抑制的趋向。该文旨在结合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定义、经验类似性、理论框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证据,论述它们的整合必要以及已有的整合途径,促进研究对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的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情况,以了解内隐记忆的自动化加工机制。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使用词汇判断与词汇再认任务测量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疲劳组的被试在完成疲劳任务后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外显记忆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说明相对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影响。内隐记忆虽然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但是与其他自动化加工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内隐记忆开始成为当今记忆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1、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发展性分离;2、学习阶段注意分配对知觉性和概念性内隐记忆的影响;3、可能图形与不可能图形对内隐记忆研究的贡献”三个方面对内隐记忆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在进行内隐记忆研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记忆是近年来国外记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概要介绍了内隐记忆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理论。作者对内隐记忆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内隐记忆特点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国英  游旭群 《心理科学》2007,30(4):998-1001
从1911年Claparede发现遗忘症病人有回避条件反射记忆到Graf和Schacter于1985正式提出内隐记忆这一概念,再到内隐记忆成为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焦点,研究者对内隐记忆的定义、研究方法等都进行了逐渐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内隐记忆的相关特点也日益明晰,概念性内隐记忆、知觉性内隐记忆、自动加工记忆等各亚类均具有提取自动化、年龄独立性等共同特征,但在编码、脑机制诸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比较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受到认知疲劳影响的情况,以了解内隐记忆的自动化加工机制。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使用词汇判断与词汇再认任务测量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实验结果发现,相对于控制组,疲劳组的被试在完成疲劳任务后内隐记忆成绩显著下降,而外显记忆没有受到影响。结果说明相对于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更容易受到认知疲劳影响。内隐记忆虽然是无意识的认知加工,但是与其他自动化加工具有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对于无意识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并结合引证内隐学习、内隐记忆以及内隐社会认知等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呈现了目前国内无意识心理研究其理论与实证交融并共同发展的蓬勃景象。  相似文献   

19.
序列学习下内隐记忆意识性的动态发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通过算式符号判别任务研究大学生序列学习下内隐记忆意识性动态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采用算式符号判别任务探讨在不同反应-刺激时间间隔条件下,序列学习过程中伴随的对整个算式刺激的内隐记忆意识性的影响及时空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在对序列规则进行内隐学习的过程中同时可以伴随内隐记忆的发生,RSI的增加导致内隐记忆意识性增加;2)不同意识性程度的内隐记忆激活脑区的头皮分布存在差异。意识性程度高激活脑区范围更广泛和弥散,意识性程度低激活脑区范围较小和集中。意识性由大到小激活脑区有由后(枕区)向前(额区)连续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代表了人类学习和记忆的无意识过程。在过去的40年里,内隐学习和内隐记忆的研究经历了:研究对象从人工材料走向真实生活,理论观点从分离走向协同,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中学习和记忆过程的模拟等。它不仅对学习和记忆本身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更多的理解,而且还为整个心理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具体表现为多重记忆的划分、无意识研究的异军突起、研究方法的突破扩展和交叉学科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