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实中有两种人值得思考。为了区分,我们就分别用甲和乙表示。 甲倾其一生做好事,从不做坏事。乙几乎没做什么好事,人们所能记起他的,除了坏事就是坏事。  相似文献   

2.
甲、乙两人赶着去看电影。甲是个长腿,乙是个矮子。乙好不容易才能跟上甲,没有拉下距离。甲发现乙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就赶快打招呼,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走得太快了!”不料乙却风趣地回答甲说:“不,是我走得太快了!”甲很纳闷,没有听懂乙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位在场的第三者丙,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禁哈哈大笑,插上去说:“别客气了,你们二位走得一样快!”——亲爱的读者,你能从逻辑与语言的结合上分析一下,甲、乙两人究竟谁走  相似文献   

3.
华东区乒乓球锦标赛正进入高潮阶段,取得男子单打半决赛权的甲、乙、丙、丁四个人。谁将会取得冠军? 球迷小张、小王、小李谈的自己的预测。小张:冠军不是甲,就是乙; 小王认为,甲根本不可能取得冠军; 小李认为,乙和丁都不可能取得冠军。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这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旅途闲话     
甲:有人告诉我香港好几位著名影星、歌星都是居士,这是真的吗?乙:(点头)据我知道是的,这有什么问题呢?甲:(摇头)我不大想得通。乙:你为什么觉得影星、歌星不可能是居士呢?甲:我觉得居士对生活的要求不应该很高,更不会过多地注意外貌的打扮。居士是很严肃的,不应该太活泼,而演艺圈的人总离不开生活中对外貌虚名的追求,这不矛盾吗?乙:居土在人间生活,他们追求佛教的真谛,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生活中有所追求。甲:追求真谛就应该超凡脱俗。佛教讲空,追求时髦,置身于娱乐圈中怎么能看破红尘?乙:释迎佛祖创立佛教是为度众…  相似文献   

5.
他考几分?     
考试刚过,卷子改好发还,大家都很关心考分的高低。甲对乙说:“我这次考试得了个100分,你呢?”乙没有直接回答甲,而是说“啊!你也是100分!”乙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甲的问话,但是甲已经得到了想要知道的答案:乙也是考100分。这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是乙的说话中那个“也”字透露出的信息。“也”这个副词在这里表示一种特定的关系:二者相同。乙如果自己不考100分,是不能对甲说“你也是100分”的。所以,在  相似文献   

6.
为失败而笑     
有一个笑话,甲问乙:"为什么这么愁眉苦脸?"乙说:"我的朋友被火车轧死了。"甲说:"难怪。你一定很痛苦。"乙说:"我当然很痛苦了啊,他穿的是我的西装。"这个笑话有它深刻的一面,那就是,这个乙倒是个实际的人。他虽然无情却很实际。碰到意外,他先检查实际  相似文献   

7.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众多的选择。而面对选择,人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当成非此即彼的“二择一”似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思维陷入误区,导致一些令人遗憾的结果。 有一位小姐,父母为她选择了一个家庭条件相当不错的对象甲,而这位小姐自己却已暗中相中了一位小伙子乙,其家庭条件不如甲。小姐对甲没有好感,但一时又不知如何说服父母。怎样解决这件事呢?如果在向父母申辩时,企图打着乙这张牌去反对父母,那么恰好就陷入了“二择一”的思维误区。因  相似文献   

8.
幸福宝石     
从前印度有个叫阿里·哈罗德的农民,为了寻找埋藏宝石的土地,他变卖了家产,出外旅行,终于因贫困而死。可是他死后不久,人们就从他卖出的土地里,发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 这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东西,恰恰就在自己手中。 生活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几乎是一种本能。虽不至于刀光剑影,却还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充实快乐地生活了一辈子,也有人穷其一生精力追求,却从来没有过幸福的体验,成为终生难以释怀的遗憾。就象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中的主人公培尔·金特一样,一生追求名利,甚至不惜…  相似文献   

9.
甲:读了上一期的旅途闲话,也引出了我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的问题比较难解决,不是一下说得清的,请你耐心听我说。乙:我一定认真听。不过,如果问题比较复杂我也不一定回答得了。甲:这些问题我是逐渐出现的,我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说。乙:好的。甲:你知道我学佛已经多年,这几年来一直在弘扬佛法。我自己认为我对佛是真诚信仰的。比起那些不理解佛的教义当居士的人与佛更亲近。我追求的是智慧,没有必要执著于形式,所以我没有想到过皈依的事,可是日子久了,问题渐渐来了。乙:是什么问题呢?甲:常有人问我:“你信佛吗?”我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有两个学生考试都得了90分,甲感到十分沮丧,而乙却感到异常激动。这是为什么呢?甲认为自己得90分,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因为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而乙认为自己能得到90分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他平时的成绩很少得到过90分。也就是说,虽然同是90分,对甲乙两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种影响的不同,不是因为分数的多少,而是因为他们的期望值的不同。他们所以有不同的期望值,是因为他们平  相似文献   

11.
正100年前的今天,安士伟大阿訇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一个回族家庭。那个时候,中华民族正陷入内忧外患的深重苦难之中,国家的山河破碎与个人的家庭贫寒令他痛彻心扉。为国分忧和追求和平的信念与理想深深根植于他的心灵之中,他为之努力和奋斗了一生。纵观安士伟大阿訇不平凡的人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是默默奉献的一生,是敢于担当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混杂与偏倚——医学观察拨不开的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混杂与偏倚在研究的问题明确后 ,最首要的工作是收集科学事实 ,即统计意义上的收集资料。收集科学事实的方法不外乎观察和实验。但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未必就是科学事实 ,请看下面同一研究的三种观察结果。观察 1:甲、乙两个部队执行同样的抗洪任务 ,两部队采用了不同的防暑措施预防中暑。任务结束后甲部队中暑 14人 ,乙部队中暑 7人。结论 :乙部队的预防措施更有效。观察 2 :甲、乙两部队中暑发生率相等 ,均为4 .7%。结论 :两种预防措施效果相同。观察 3:甲部队北方籍战士中暑发生率 5% ,乙部队 6% ;甲部队南方籍战士中暑发生率为 3.3% ,乙…  相似文献   

13.
旅途三人行     
甲:嗨! 乙、丙:我们又来了. 甲:上次我们闲聊几句还有点意思吗? 乙:是的. 丙:其实有些事自己看看书,想想也能明白.不过, 有人谈谈,互相交流点看法,思路能开阔些. 甲:这正是我们开辟这一栏目的意图.今天我们找个什么话题?  相似文献   

14.
文盲     
甲:不会使用电脑的就是文盲。乙:我同意你的说法,不过,反过来看,会使用电脑的,也可能是文盲。甲:胡扯!哪有文盲会用电脑的?乙:你使用电脑几年了?甲(得意地):5年了。乙:请问,5年来,你还用过笔吗?甲:只有文盲还在用笔。乙:请把你刚才说的那句话用笔写  相似文献   

15.
旅途闲话     
甲:我是《佛教文化》的老读者,这几年来在商品大潮冲击下每当我产生困惑烦闷时,常常燃一柱悠悠兰香,让《佛教文化》伴我灯下静坐。我不敢说自己增长了菩提智慧,但确实驱除了烦躁感到了清凉。乙:谢谢你,我相信这正是《佛教文化》同仁们的希望。甲:但是我也产生了另一种困惑。乙:嗅!那是什么?甲:我觉得在烦躁情绪日益消失的同时,我的激情也似乎减弱了。乙:这又是怎么回事?甲:上一期《佛教文化》菩提一叶栏目中说到名、利仅能使人产生一时的满足感,那只是一种短暂的感受,我觉得很对。原来我看到一些人并不做好事却得名得利,…  相似文献   

16.
祈祷     
有两位女商人,笃信佛门,吃斋念经,每年结伴到名山古刹,上香拜佛。第一年,甲在拜佛时,悄悄念道:保佑我年年发财,永远幸福;第二:保佑我全家平安,朋友生意兴隆;第三年:保佑天下太平,世人富裕……而乙在每年上香时,都在观音面前三叩九拜,虔诚祈祷道:菩萨啊!保佑我财源滚滚,幸福快乐。几年过去了,甲在生意场上红红火火,左右逢源。乙却平平庸庸,收获甚微。为此,乙百思不得其解。一日,两人谈经论道,乙问甲:这些年,我们一起上香拜佛时,你除了第一年为保佑自己外,以后几年,不是为亲人朋友请愿,就是为社会世人祈祷,但你的生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而我…  相似文献   

17.
错在何处?     
有这样一个笑话:甲(对乙):我给你提个意见?乙:请!甲:你骄傲。乙:是的,我骄傲。我应该骄傲。甲:怎么?乙:骄则必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我应该骄傲。甲:??? 在这里乙所作的推理确实令人哑然失笑。但是,其中的逻辑错误究竟在哪里呢? 陈宗明在《现代汉语逻辑初探》一书中引用这个笑话之后分析说:三段论有条规则: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末结论也必然是特称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说‘有的失败导致成功’,  相似文献   

18.
丁四新 《哲学动态》2002,(11):12-15
从竹简本到帛书甲本,从帛甲到帛乙本,我认为《老子》文本有着比较明显的递变痕迹可循。但从帛乙到以后诸通行本之间却似有文本递嬗变化上的断裂。帛乙《老子》只分篇不分章,完全符合司马迁所言“著书上下篇”的例子,而诸通行本则在分篇成书的基础上却有着完整的81章分章系统,其间当有一段文本演变的历程需要走过。《汉书·艺文志》云: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政法工作者,以往处理案件,往往单凭经验办事。通过参加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的学习自觉运用逻辑知识分析案例,深感学与不学大不一样。例如,在一场关于是“杀人未遂还是杀人中止”的争论中,我便使用了有关的逻辑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案例如下: 甲借了乙的钱很久不还,乙多次催要,甲竟赖帐说没有借过乙的钱。乙顿起杀人复仇之心。某日得知甲在家中,乙便借了猎枪闯入甲家,准备打死甲。甲的老母有  相似文献   

20.
从一到十     
甲:新年到了,回想过去一年来神恩手的引领,我们真是感谢赞美不尽! 乙:是啊,我们要不断数算神的恩典,把神的话语牢记在心。 甲:那还用说,主的话语是我们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嘛。 乙:哇,你已经背上啦。 甲:当然喽,“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 乙:又来了——别得意,让咱们现在就比一比…… 甲:别不服气,背圣经金句,我张口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