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逻辑学研究》2013,(2):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自2011年起,中英文分开隔期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语言、逻辑与文化等。《逻辑学研究》不但欢迎原创的高水平的逻辑学研究论文,而且提倡逻辑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往互动;不但主张对逻辑学的各传统基本领域如数理逻辑、数学基础、逻辑哲学、  相似文献   

2.
《逻辑学研究》2012,(3):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自2011年起,中英文分开隔期出版《逻辑学研究》征稿的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研究》2012,(4):94-94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研究》2011,(2):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逻辑学研究》2013,(3):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研究》2011,(3):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逻辑学研究》2012,(1):126-126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8.
《逻辑学研究》2013,(4):F0003-F0003
《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正《逻辑学研究》杂志是由中山大学主管、中山大学与中国逻辑学会共同主办,并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逻辑学专业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双月刊,逢双月18日出版。《逻辑学研究》的征稿内容将主要包括下述方向:符号逻辑、非形式逻辑、逻辑与哲学、逻辑与认知、逻辑与语言、逻辑与文化等。《逻辑学研究》不但欢迎原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研究》2014,(3):F0003-F0003
正《逻辑学研究》是中山大学和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由教育部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承办的学术刊物,旨在积极推动我国逻辑学及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水平,增进海内外逻辑学及相关领域学术同行的交流。《逻辑学研究》是当前我国在逻辑学领域内唯一正式出版的专业刊物,采用中英双语发表论文。《逻辑学研究》目前为季刊,逢每季度第三个月的18日出版。  相似文献   

11.
“第八次中国逻辑大会”于2008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大津召开,全国逻辑学界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逻辑大会由中国逻辑学会土办,每四年召开一次。本次人会听取和审议了中国逻辑学会第7届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12.
陈超 《逻辑学研究》2011,(4):122-126
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研讨会(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ogic,Rationalityand Interaction,LORI)旨在集合逻辑学家和他们在哲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尤其是知识互动话题方面,如信念和行动等领域的工作。LORI-3于2011年10月10日到13日,在中国广州举办。主办方是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下面是一份LORI-3的简要的会议综述,根据内容进行了分类。完整的会议论文集收录在了Logic,Rationality,and Interaction,LNAI 6953号,  相似文献   

13.
<正>2010年4月25日至26日"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协办。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博士生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内容涉及到数理逻辑、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的多个分支和领域。这些报告展示了我国逻辑学目前发展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有名、辩研究之实,而无“名学”、“辩学”之称。自我国近代学者开创以西方传统逻辑参证中国固有名、辩的研究模式后,“名辩”遂成了“中国古代逻辑”的代名词。实际上,所谓的“名辩逻辑”是从来没有经过严格论证的。从一些研究者所勾勒的“名辩逻辑”体系来看,其所描画的概念论、命题论、推理论等主要内容,都不是真正的类似于西方传统逻辑那样的逻辑理论,“名辩逻辑”在中国古代是根本不存在的。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形式逻辑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创立,主要得益于古希腊数学方法的借鉴,古希腊的语言学研究也为亚里士多德逻辑提供了有益、有力的支持。而在中国古代并不具备创立亚里士多德逻辑那样的条件。中国古代的科学基本上停留在经验领域,并没有上升到理论科学的发展阶段,中国古代的几何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字几何,缺乏严格推理的手段。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语言的特点,也不利于逻辑科学的建立。然而,否定“名辩逻辑”的存在,并不等于否定“名辩”的理论研究价值。中国古代的“名”是指事物的名称,名学是中国古代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关于事物名称的思想理论。中国古代的“辩”即论辩,辩学是中国古代以辩为研究对象、以探讨论辩原则和论辩方法为核心内容的论辩理论。名学不是辩学,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不能相互替代、也是不能相互包容的。在中国古代,不存在既非名学、亦非辩学的“名辩学”。  相似文献   

15.

Communicatio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tial Cognition: Space and Embodied Cognition Rome, Italy: September 4–8, 2012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研究》2010,(1):125-132
<正>2009年10月8日——10日由西南大学逻辑与智能研究中心、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逻辑、理性与互动"国际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Workshop on Logic、Rationality and Interaction,简称"LORI-Ⅱ")在重庆西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盛况空前,有来自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冰岛、西班牙、芬兰、瑞典、比利时、卢森堡、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1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海外的学者40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19日至20日,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贵州大学哲学系承办的“当代中国逻辑学史”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召开,来自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主题是研讨《当代中国逻辑学史》著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逻辑学会主办的“纪念中国逻辑学会成立30周年大会”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四川省逻辑学会、四川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以及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等5家单位承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家单位参与协办。本次会议盛况空前,来自全国的近200余位逻辑学界的专家、学者相聚蓉城,畅谈中国逻辑学研究30年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作者在"中国逻辑史研讨会"(荷兰阿姆斯特丹,2010 年 11 月 24-26日)发言的修改版本。论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晚期墨家逻辑的历史和知识语境,主体部分讨论晚期墨家逻辑的基本逻辑概念与当代逻辑中的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些概念包括:辩;名、实、合;辞;"类";推理。论文还涉及到其它一些概念,包括先天、充要条件、量化、必然性、时间、空间,无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