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信息利学证明,人类从物质到精神的反映,是借助于信息作为中介完成的,信息是人类社会、生物等不同领域联系的一种重要的中介。过去人们研究认识,只讲精神与物质的相互关系,而没有探究物质与精神、意识之间,有无中介环节。现在看来信息就是这个中介环节,是联系实践与认识,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媒介。外部世界对于人的影响在人的头脑中反映成为人的感觉,人接触的事物现象可以类比为信息源,感觉起着检验信息的作用。感官是人类感受信息的器官,它产生的反应通过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神经系统相当于信息传输系统,即通信系统,大脑则起信息加工  相似文献   

2.
红旗渠及其精神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意识、情感与客观对象的统一,是合规律性(真)和合目的性(善)的统一,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以其生动的感性形态显现出人类的积极向上、迎难而进的本质力量,因此,具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基础,塑造可视化平面或立体形象来反映主观思想,是主观个体对客观世界的创作思考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美术创作的本质是指美术这种事物与其他外在事物的根本区别,以及美术创作作为主客体思维以及情感上统一的辩证关系,或者说美术创作是基于政治和经济的文化体现,它与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化、思维有着内在联系,是一种群体性的社会现象。"探讨美学创作与哲学意识的关系那就需要从二者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方面去研究,找到二者在历史文化演变中存在的共同特征与差异,才能总结出二者最本质细微的联系。鉴于此就美术创作与哲学意识之间的关系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4.
浅谈影像诊断思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要素的系统。对每一种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疾病的诊断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反映客观的真实程度愈高,诊断的正确性愈高,而客观真实性的再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人的主观意识又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所以,人的思维在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意义。而医学影像诊断思维又有其特点,即以形象思维为先导,以逻辑思维来归结,又有非逻辑思维闪现,如直觉、灵感、经验思维。只有各种思维形式有机的交叉运用,才能得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讨论了人的普遍性。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看,人的普遍性在于人以理论掌握和实践掌握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地把自然界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的生活与活动的一部分,使人所赖以生活的自然界的范围越来越广阔。因而,人的普遍性不是某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共同性,而是人的普遍的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实践本质与社会本质。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功能的发挥是人的普遍性的基础。而人的本质力量的普遍性,是在人的生理结构所具有的把握事物的一切可能方式的潜在功能现实发挥的过程中,通过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通过对这种变换的成果的历史继承与社会交换而后天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果说掌握了作为知识形态,即作为自然界普遍性形式的规律在意识思维中的存在方式的科学,也就是发展了人的意识思维的普遍性;那么,掌握了由科学物化的技术手段,就必然在实践领域发展人的普遍性。这一切,只有通过人的普遍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即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普遍性发展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要素的系统.对每一种事物的认识过程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疾病的诊断是一个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反映客观的真实程度愈高,诊断的正确性愈高,而客观真实性的再现,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意识,人的主观意识又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实现.所以,人的思维在疾病的诊断中占有重要意义.而医学影像诊断思维又有其特点,即以形象思维为先导,以逻辑思维来归结,又有非逻辑思维闪现,如直觉、灵感、经验思维.只有各种思维形式有机的交叉运用,才能得出最接近真实的诊断结论.  相似文献   

7.
1 通常是把辩证法区分为“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的“客观辩证法”是指“事物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指“思维的辩证法”。至于认识的辩证法”和“实践的辩证法”,则未作出明确归属。对于这种区分,人们常常提出疑问:事物本身是否存在与辩证法相对待的形而上学?思维的辩证运动是不是主观的?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实践的辩证运动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的论述表明,无论是外在于思维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思维本身,无论是思维反映存在的认识运动还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它们自在地都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他主要是在四重意义上说明辩证法的自在性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且普遍的文化形式,它是人情感的外在流露,是将无形的事物情感物化的过程。美是能愉悦身心的形象,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是人对事物情感体验的客观评价。艺术与美是同一的,这种同一性体现在二者之间存在相互连结、相互渗透的倾向。它们同时存在,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人的生命生态由物质生态和精神生态两个方面构成。物质生态因具具象性可以为人所直观,而精神生态却因其有质无形,需通过物化的方式方能为人所感知。由于人精神生态的物化形式需由周围的环境来提供原料,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将这种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是人类进行生态保护的一项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一、人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反映具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什么,二是如何反映。前者是指被移置于人脑中的外界事物、现象或过程的主观映象,也就是心理的内容;后者是指事物、现象或过程以什么形式移置于人脑中,也就是心理的形式。人的心理形式与心理内容虽然有区别,但它  相似文献   

11.
把人的能动性称之为“主观能动性”,是我们长期使用的一种提法。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我认为有商榷之必要。这里的问题在于,人的能动性是否必须冠之以“主观”二字,也就是说,把人的能动性归结为“主观”能动性是否妥当。“主观”这一概念有其特定的涵义。“主观”是相对于“客观”而言,是指人的认识、意识、精神方面。而自觉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能动性,是人作为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同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一个方面。人对客体的关系,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1月17~23日,印度的主要哲学团体“印度哲学大会”在南印度召开年会,庆祝它诞生60周年。印度本土和以外的各国哲学工作者300余人应邀参加会议。这篇文章是大会主席I. C. 沙尔玛教授代表大会主席团作的主旨性的学术报告,它反映印度哲学大会关于印度哲学和当前世界形势的一些基本看法。作者在这篇报告里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哲学观点——客观的主观性。意谓,按照奥义书哲学,“我”这个最高哲学范畴本质上是主观的,但在“我”之内,主观和客观是分不开的,是统一的;主体就象客体一样是可以被感知的、被经验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客观的存在。这是一种对奥义书唯心论的新解释,是和客观物质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观点相反的。然而,据说现代量子力学在一种称为EPR效应的实验中发现微观世界里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看《国内哲学动态》1985年1期37页);客观的物质和主观的意识二者并不是绝对的绝缘,前者不是完全独立于后者而存在。说来奇怪,现代物理学家竟在微观领域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和三千年前奥义书哲学家的“幽灵”邂逅。所不同的,古代奥义书哲学家从苦思冥想的瑜伽中猜测主观和客观在“我”中的同一性,现代物理学家从科学研究的实验中发现物质和意识的不可分离性。客观物质和主观意识的关系既是古代哲学的根本问题,也是现代哲学的根本问题。现代科学为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开辟着新的途径——为认识物质和意识在微观世界里的本来面目在科学上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是一种社会意识,而艺术属于社会意识中的一种高级形态。文化与艺术的本质虽截然不同,却有着必然的关联。文化的本质是对宇宙各种事物形式背后本性的诠释,而艺术则是利用艺术手段,对历史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描述、演示与传播。中国基本文化精神在艺术中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意象艺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了当代艺术家的一种美学追求。意象是情感的物化形态,意象的创造基于画家对事物外部和内在特征的深刻认识,基于画家对事物的强烈感受,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表达真情实感,是画家创造意象的全部目的。现代艺术只有通过意象的通道,才能达到超越性艺术精神的领地。作为一种成熟的艺术体系,它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方面,在价值观念上放弃了统一的、绝对的美的标准,从而创造了中国当代意象性油画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精神概念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乃至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真正立足点,并使他的哲学与近代意识哲学真正区别开来。精神不是主观意识的客观投射,也不可被还原到自我意识与理性的层面上。精神固然表现为个体意识,但它却是超出个体意识之上的真正整体,是个体生活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说,精神就是实在的意义世界本身。意义世界本身是《精神现象学》中意识、自我意识与理性诸阶段的归宿,而绝对精神则是它的自为存在形式。只有从黑格尔特有的这个立足点看问题,我们才能理解"精神"章中的一些疑难之点,也才能达到对近代以来的内在性世界观的深刻反思,并真正把握黑格尔在世界问题上与马克思、狄尔泰、海德格尔的一些深层的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信息和意识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一)两者对物质都有着依赖性。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反映特性,它必须以物质为媒介进行存贮、传输和转换,离开物质,信息就无法存在。意识同样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不仅意识的产生和形成要以人脑为其生理基础,以客观外界事物为其源泉,而且意识的存在、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一直被研究。其中不加任何个人的意志、观点和外在因素的所有医学原始文件是客观的。而由于临床医生个人意识的惯性思维、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对客观世界的偏离、否定和超越,对未来存在做出超前反应是主观的。疾病诊治基于社会的、主客观交织等因素具有同构性,又互相转化。主观能动性是人在实践中认识并根据客观规律自觉改造世界,推动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诊治的主客观因素永远不可能统一。通过合理分割、界定之后各自找到应得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一精神生产属于物质范畴如果给精神生产下定义,那么精神生产是由人的脑力劳动进行的一种创新性的社会生产。它包括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它同物质生产以及人本身生产并列。我认为,精神生产属于物质范畴,属于社会存在范畴。理由如下: 1、精神生产是人们劳动的一种形式。自然科学家做实验,作家写作,画家绘画,这些具体的精神生产都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脑力劳动。但脑力劳动并不属于精神范畴,它同体力劳动一样,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统一耗费,是人的物质力的一种支出。因此精神生产具有物质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认为,哲学本身就是理论活动与现实活动相统一的一种现实理论形态。由于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形态的理论形式及其现实基础都是物质生产的自然产物,哲学形态本身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实践方式的一种折射,故哲学形态具有理论性和现实性有机统一的根本属性。理论活动和现实活动有辩证关联的基本机制,这是哲学形态得以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客观依据。在此基本机制的作用下,基于特殊体系多样化的、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的逐步形成是哲学形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神人论讲座     
耶稣基督是万圣逻各斯的代表,新的精神的人即第二亚当的出现是他的显化。正如第一亚当,也就是归属自然的亚当指的不是芸芸众生中的单个人,而是容整个自然人类于一身的万物统一的个性一样,第二亚当也不仅是个体存在物,而且还是包含着整个获得了再生的精神人类的普遍存在物。在神的永恒存在领域,基督是宇宙机体的永恒精神中心。但是,因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