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津简明音乐辞典>记载:"拉莫1683年出生于法国第戎,1733年50岁的拉莫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1745年受命担任法王室内乐作曲家,1764年去世于法国巴黎."在音乐史上,1600-1750年通常被称为巴洛克风格时期.显然,从时间上看,拉莫的创作应该属于巴洛克风格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于洁 《美与时代》2004,(4):56-57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最杰出的歌剧作曲家是普契尼.他作为威尔第的接班人,一直沿着意大利歌剧的传统路线,在继承了意大利歌剧以人声美为基础,结合戏剧的情节动人和管弦乐旋律流畅、色彩丰富的基础上,强调将戏剧性与抒情性相统一,将意大利的歌剧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相似文献   

3.
朱鹂 《天风》2013,7(7)
钻研的管风琴师 1851到1858年间,弗兰克担任教堂管风琴师,在此期间他开始锻炼管风琴的即兴演奏技巧.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三十余年,刻苦钻研管风琴的演奏和创作.其技艺之高超被李斯特誉为"巴赫之后最伟大的管风琴即兴演奏者".在他创作的管风琴曲中有受李斯特推崇的《大管风琴曲六首》(1862)、 《大管风琴曲三首》(1878)、《众赞歌三首》(1890)以及曲集《管风琴师》(L'Organiste,1889-1890)等.  相似文献   

4.
杜琪峰是香港的一位多产导演,从武侠到喜剧再到黑帮枪战片,都有涉猎.在武侠电影这一类型中,他在1992年与梅艳芳、杨紫琼和张曼玉合作了<东方三侠>.同年,他还和周星驰合作拍摄类型喜剧<审死官>等.但能体现他成熟电影风格的是黑帮枪战片(包括他监制的).这类电影有<一个字头的诞生>(1997)、<暗花>(-997)、<暗战>11999)、<枪火>(1999)、<非常突然>(1995)等10部电影.  相似文献   

5.
董莹 《美与时代》2007,(1):105-107
里查德·瓦格纳是19世纪中后期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集浪漫歌剧之大成,并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他的歌剧改革,不仅深刻影响当时及以后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如意大利、法国)歌剧艺术的进程,而且也是19世纪欧洲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世界歌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6.
清初学者李塨治<易>强调通经致用,通过解<易>传达自己的经世精神.李塨解<易>的原初力量来源于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他特别推崇六艺之学,主张回归儒家原典,其"专为人事"的解<易>风格实能遥契<易>之本义.  相似文献   

7.
巴赫一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浩如烟海,<意大利协奏曲>是其沧海一粟.(<意大利协奏曲>有全奏和独奏交替演奏的独特写作形式,以及极富"意大利趣味"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8.
辉煌久远的艺术传统使得意大利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圣地和世界音乐史上最为重要的歌剧中心.意大利近代民歌同它的歌剧一样,在世界乐坛上享有盛誉.意大利民间音乐作品多采用自然大、小调,还有在乐节或乐句的结尾处,通常出现前短后长的节奏型.  相似文献   

9.
周汝昌先生是著名的红学家,他不但对<红楼梦>有很深的研究,而对<水浒传>、<三国演义>都有其独到的见解.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很有见地.尤其是他已是九十岁高龄的学者,头脑却异常敏捷,他随意拈来皆成珠玑.令人赞叹.但是他认为<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天"字是指"天子'而言,笔者认为欠妥.他又进一步阐释0K水浒传>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为此笔者愿以此文与周先生商榷.  相似文献   

10.
周艳秋 《美与时代》2008,(1):129-131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内涵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小说一版再版,被翻译为多国文字,并多次获国内外文学大奖.  相似文献   

11.
赵琨 《美与时代》2005,(7):24-25
黄公望是典型的封建文士,他仕途坎坷,隐居遁世,追求闲淡生活.<富春山居图>风格恬淡,人与自然统一融合,正是他审美心态的折射.  相似文献   

12.
一.泄露隐情的宝石 狄德罗(1713-1784),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一生主要以编纂并撰写<百科全书>闻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在其身后出版,到今天依然享有盛誉.如<达朗贝的梦>,两部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定名论者雅克>.但有一部作品,既给他带来了国际性的影响,也使他的一生沾染恶名,这就是他的已很少为今人关注的小说处女作<泄露隐情的宝石>.  相似文献   

13.
贺莹 《美与时代》2005,(3):77-80
戴望舒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枝奇葩.终其一生的创作,诗的数量不过90余首,虽然数量不多,却开拓了一条中国新诗创作的新路径.众所周知,为戴望舒奠定诗坛地位的诗歌是<雨巷>,但是<雨巷>并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创作风格,而且也不能反映他以后对诗歌艺术孜孜不倦地探索过程.对于戴望舒诗歌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宏观的把握,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雨巷>,给人以戴望舒的作品风格局限于此的错误印象.所以,戴望舒的诗歌是复杂而充满了艺术之思的,并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时期,便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的.如果仅仅以戴望舒自己的诗歌理论<诗论零札>为标准,来论述戴望舒对诗歌形式的思考,就会走向偏颇.作为戴望舒的好友施蛰存曾经写道:"据我的猜测,对于新诗要不要用韵的问题,望舒对自己在三十年代所宣告的观点,恐怕是有些自我否定的."(1)  相似文献   

14.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1 2月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其祖父为宫廷乐队队长,父亲是宫廷小合唱队的男高音歌手.由于父亲将有音乐天赋的贝多芬培养成为莫扎特一样的神童,所以要求贝多芬从4岁就刻苦练习钢琴、小提琴、管风琴及中音号等乐器;在贝多芬11岁左右时,宫廷管风琴师聂费引导他把艺术视野扩展到德国文学中去.  相似文献   

15.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很强的艺术,有着极大极强的艺术魅力.它综合的体现了文学中的敞文、诗歌,戏剧中的情节、冲突,音乐中的旋律、声响,美术中的意境、氛围等,这种集中性的表现形式使歌剧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品种.歌剧在中国的探索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它在中国生根、成长、发展,在最初时期就奠定了中国歌剧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16.
陆志成 《美与时代》2005,(12):67-69
歌剧<沃采克>是维也纳19世纪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的音乐作品.贝尔格在创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创新手法,使该剧成为一部充满悲剧力量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所罗门     
瑞恩 《天风》2008,(6):24-24
所罗门是大卫王的儿子,以色列国的君王,也是圣经里赫赫有名的<雅歌>、 <箴言>和<传道书>的作者.他是一个集神、人宠爱于一身的人,也是-个极度矛盾化的人,他有着勤奋而敬虔的少年、智慧而辉煌的中年和痛悔而失落的老年.  相似文献   

18.
麦金太尔是和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罗尔斯等齐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是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派的中心人物,也是我国学术界熟知的学者.麦金太尔在20世纪的重要影响是从1981年出版名著<追寻美德>开始的.自此至1990年,他又连续发表了<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和<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形成了他对现代西方伦理困境反思的三部曲.1999年,他在70岁高龄又推出了重要新作<依赖性的理性动物--人为什么需要美德>(Dependent Rational Animals--Why Human Beings Need Virtue).在这本书中,他从人类生物学形而上学意义上将美德立足于人天生的脆弱性与依赖性存在状态,并赋予美德以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思维与智慧》2012,(3):65-66
提香.韦切利奥(1478-1576年),出生在意大利威尼斯北部的山区小镇卡多莱。青年时代在人文主义思想的主导下,继承和发展了威尼斯派的绘画艺术,把油画的色彩、造型和笔触的运用推进到新的阶段。他的风格的发展过程也代表了西方油画的发展历程,起初的风格比较细腻,通过色彩和轮廓表现对象,进而发展到主要依靠光色来表现物体,他的风格的变化的中期影响了巴洛克的绘画,而后期则影响了日后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画派。提香的艺术生涯和丰富的创作实践推动了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发展,他的艺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几代威尼斯画派的画家。瓦萨利曾评价说,在意大利,没有人能和提香的绘画天才相比,无论是拉斐尔或是达芬奇都赶不上他。  相似文献   

20.
哈代(1840-1928)是19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以<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享誉文坛.其实,哈代更是一个杰出的诗人,英国当代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称哈代为"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冷峻苍凉、迷茫彷徨、愤怒激昂,一反维多利亚时代顾影自怜而甜蜜的音调,而以更严峻的态度面对世界.诗歌基调多种多样,时而悲哀忧伤,时而雀跃欢快;风格独特,不拘泥于传统,随心所欲,大胆创新,朴素自然;音韵略有粗糙感,似未经细雕的玉石,具有独特的魅力.<黑暗中的鸫鸟>是哈代弥漫着极端忧伤与悲哀情调的诗作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