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艺  杨小虎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6):1025-103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 表现为多方面的症状, 其中, 语言异常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伤的核心症状之一。本文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音感知, 从音段和超音段两方面简述国内外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语音感知开展的行为和神经科学实验, 指出中国应加大对中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汉语语音感知探索。  相似文献   

2.
利用线索-靶子模式研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的时间进程.研究对象包括健康对照组、早期精神分裂症组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组.结果表明:(1)健康志愿者和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完好的返回抑制现象,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返回抑制缺陷,返回抑制出现时间延迟,持续时间缩短.(2)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缺陷与疾病慢性化指标(病程、既往发作次数和住院次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支持早期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在急性期存在不同的返回抑制特征,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保存完好,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返回抑制存在缺陷;精神分裂症返回抑制缺陷可能发生发展于疾病的慢性过程中,而不是发生于疾病初期;精神分裂症的注意缺陷是独立的缺陷症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稳追踪眼动作-定量比较。当呈现恒速或变速的水平,垂直、斜向和钟摆视靶,作眼追踪检查时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跳频率及空间和时间误差大小比正常人要明显加大。可是这种差别在急、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一般是不明显的。操作的差异一般不受刺激类型的影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无轨迹半周期频率和眨眼频率比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大,而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又比正常人大。此表明,通常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说来持久的随意注意有较大的困难,而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困难更大。我们还观察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球固定和追踪时,出现非常独特的眼跳模式。它暗示着某种眼动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将循证医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当前研究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以潜伏抑制为行为模式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理论以及神经机制,并重点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潜伏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1)调节某些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中枢神经递质的传递活动;(2)对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中脑-伏隔核神经环路进行结构损伤或药物性干预;(3)在发育早期给予免疫刺激或环境应激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障碍,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极其复杂,建立能够确切模拟精神分裂症的动物模型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意在介绍产前母体免疫刺激(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诱导子代出现精神分裂症样的神经发育动物模型,以及该模型对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生物学机制及其治疗和药物研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1 引言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多年来 ,大量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给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及治疗带来了希望。但这些研究成果尚未就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学基础达成统一明确的意见。就本质上来说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心理现象的异常 ,表现为患者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异常。因此 ,对精神分裂症进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籍以阐明其心理机制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除了探讨脑神经细胞病变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外 ,从宏观角度即大脑两半球的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心理活动的神经机制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2 大脑两半球关系研究的历史2 .1 …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是临床流行病学和现代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典范.将循证医学应用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催眠恢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成因和治疗,对病程由初发至25年不等的23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催眠进行了研究性治疗。实验结果是19例痊愈,4例无效。患者在催眠下均报告出曾有强烈的心因性事件发生和在悲伤的情绪下三至五天的失眠史,并在失眠后出现现在的症状。提示催眠是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沟通的治疗手段,还似乎提示精神分裂症是心因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得到准确定位。系统生物学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一个生物系统的一种大科学,为寻找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聂爱情 《应用心理学》2009,15(4):368-373
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来源记忆研究是颇受关注的认识心理学课题之一。本文围绕该类病人的来源记忆研究状况从如下几方面做出简要回顾和总结:一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来源记忆较项目记忆更困难;二是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来源记忆成绩与其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三是智商、注意和药物等因素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来源记忆成绩存在一定的影响;四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来源记忆的脑机制研究受到高度重视。文章最后对未来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两半球关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多年来,大量生物医学研究成果给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及治疗带来了希望.但这些研究成果尚未就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学基础达成统一明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数据分析方法的进步,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得到准确定位.系统生物学是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一个生物系统的一种大科学,为寻找精神分裂症等复杂疾病的易感基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论了有关支持精神分裂症遗传理论的心理学文献,评论了四个研究方面:精神分裂症的生理学方面,精神分裂症在总人口中的发病率,精神分裂症在家庭成员中的发病率,以及控制环境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的研究。这个文献没有发现支持遗传理论,而是用心理病理学的社会模型能更好说明。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且疾病的自我管理是促进患者精神康复和回归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并不理想,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机制对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回顾了众多健康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理论整合的方法,初步提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认知-心理模型,以期为揭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发生路径提供理论参考,为改善自我管理干预项目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损害状况。方法 采用修正的加工分离记忆实验程序,分别测试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记忆能力。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外显记忆功能存在广泛的缺陷,而内隐记忆功能缺陷只在概念驱动下的测验中出现。(2)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外显记忆成绩均高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阴性症状严重程度与外显记忆成绩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隐记忆功能相对完整,而外显记忆障碍在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执行功能与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执行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认知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其它方面的障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在相关的认知神经心理学和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特点、研究方法、相关脑机制,执行功能与注意、记忆等一般认知功能间的关系,执行功能与精神症状间的联系及其在诊断、康复、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等。对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认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其病因机制,并有利于临床评价与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前脑成像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证实精神分裂症有潜在的器质性改变,脑器质性损害时,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减退是最突出的症状之一。因此,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记忆评价不仅有利于对其症状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有益于对精神症状产生原因的探究,特别是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因学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此,我们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词语能力的评定,报导如下。资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应用1984年黄山会议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对入组病人进行选择,同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影响其必要的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观点采择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相关的心理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过程受损,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他人中心性。在神经生理上表现出与视觉观点采择相关的脑区激活减弱。可能的原因是患者认知功能中反应抑制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的受损所致,建议采用认知干预疗法可能会改善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目前的研究论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观点采择过程的损伤,对于不同水平的视觉观点采择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模式还未有明确的定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该角度入手,更加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水平视觉观点采择的特点和神经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