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林超群 《天风》2009,(11):60-60
《诗篇》中文版注释书、灵修书在国内教会出版不多,由岳清华博士编著的《诗篇导读》一书,目前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在细读之后愿意隆重推介这本充满生命气息的如诗之作。  相似文献   

2.
<正>我每次读丁主教文章均有不同的体会,其中有的文章读过三四遍后,所得的启发与帮助由浅入深,令我感慨万千。下面浅谈我读《丁光训文集》中"中国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这篇文章后的感想与收获:丁主教是世界基督教界的知名人士,被公认为当代中国基督教的主要发言人和神学家,他的神学思考与发言素材都是从福音处境化的角度展开的,在"中国基督徒怎样看待《圣经》"这篇文章中,丁主教主要站在中国教会曾面临二次历史考验的平台上,根据弟兄姊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朋友: 你好! 回信已拜读。“象上帝爱人一样地去‘爱邻人’,虽然在‘实践理性’上很难做到,但在‘纯粹理性’上却很难说有什么错。但愿你我能由知之‘易’而易行之‘难’吧!”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此话当为你我共勉! 你信上说,基督教之“原罪”说让你无法接受。你说,且不说我们这类“十等公  相似文献   

4.
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就是用红蓝铅笔勾划重点段落、句子。这样做,是要记住划下的精要。但读完一部书后,回想划下的重点,大部分只有模糊的印象,能准确复述的,惟印象最深的几处而已。这样的阅读效果,理想吗?能圆满达成通过阅读要实现的目的吗?诚然,一部思想类书籍的要旨,往往用一、二句话就能概括,也很容易记住,但这能算吸收了该书的全部养料,并能在日常的思害、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自如吗?如果这样就可以的话,我们读圣经,岂不是只读每卷书前的那一段引言就可以完事了吗?对这个问题的思索,使我联想起学外语。学一种外语,如果不…  相似文献   

5.
我不是信徒,也不是神学家或宗教学家,但《圣经》却是我的案头书之一。我读《圣经》,是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也可以说是从“好读书、不求甚解”者的角度。从我这个角度看,《圣经》确实是一本充满精神  相似文献   

6.
房赢 《天风》2007,(10):46-47
幻想永远地结束了,我不再寻找对过去的回忆。我已经到达了那样一个境地——我的身体不再需要我一度曾经认为非常重要的感觉,上帝是全能的。上帝已经把我带到远远高于对  相似文献   

7.
<基因伦理学>是德国哲学家库尔特·拜尔茨发表于1993年的专著,这本书的副标题为"人的繁殖技术化带来的问题".基因工程伦理学是当代生命伦理学的重大课题.有关基因工程伦理问题的研究早已超出了这一学科的狭窄范围,成为广大哲学家、特别是伦理学家共同的探讨、争论对象,因而也就成为当代伦理学最主要的前沿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许磊 《天风》2007,(15):27
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着彷徨,我们常常在钢筋水泥的尘嚣中迷失方向。生活的劳碌,心灵的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更使我们无暇去环顾和体味生命的真谛。我们常常期盼这样一块地方,劳碌时能让我们歇息、疲倦时能让我们依靠、快乐时能有人与我们分享。我们需要一个小小的心灵驿站,让我们停下疲惫的脚步,去回味生活,回味人生。读完《大爱无言》,我仿佛找到了那个小小的驿站,也看到了那片属于心灵的圣地,在爱中,我放慢了脚步,重新去认识生活,也重新去感悟了爱。  相似文献   

9.
天风似春风, 吹走了瑟瑟寒冬, 带来了暖暖春意。 天风似春风, 吹走了内心的忧伤, 带来了赞美和欢畅。 天风似春风, 吹走了昏睡的死寂, 带来了复苏后的新生。 天风似春风, 吹走了心灵的冷漠, 带来了主爱的金门。读《天风》有感@李田喜!山西~~  相似文献   

10.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经典,问世于东汉顺帝时(126~144年),对早期道教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影响。关于这一点,前人著述备矣。本文试图论述《太平经》中的一些思想,为道教教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世道教的基本信仰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道教的教义,上及老庄,中述神仙,下及符籙,其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组成部分:(1)对于宇宙的看法,即道教是如何认识宇宙生成的,如何解释物质的本原。(2)对于社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让生命开花”是巴金的人生箴言.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了灿烂的人生之花,并把这句箴言留给了我们思考.人的生命,是潜力无限的富矿,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只有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人类的命运上,才能在群体绵延中得到个人的永生.人之高贵在于有灵魂,有了灵魂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才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而使生命“开花”.  相似文献   

12.
沈学彬 《天风》2001,(12):46-47
最近,拜读了已故沈以藩主教的第二本文集《论坛心声》,读后感受颇多。早在八十年代初,沈以藩主教已经意识到神学思想建设对办好中国教会,对进一步深入推动三自爱国运动有着重要性和指导性。为此,他于1983年写了“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考”一文,之后,于1985年又写了题为“中国教会在神学思考中”的文章。这两篇文章中有关教会处境化问题和对圣  相似文献   

13.
读《阮籍评传》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魏晋思想文化史上,阮籍是历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由于阮籍的特点并非创造了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以其诗歌散文震撼人心,尤其是他独特的人格扭力产生着深远影响,因此,学者们虽然分别对其历史活动、丈学成就、哲学思想、人格特质等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学术论文层出不穷,但却未见大部头的专著问世。可喜的是,高晨阳先生的新作《阮籍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集前人研究之精华,在综合的基础上多有创新,是目前关于阮籍研究的最系统、最全面的著作。该书通过对际籍生平…  相似文献   

14.
读《中国道教》有感李志高古香古色耀新篇,道德文章本自然。一缕灵魂弘国粹,万家忧乐系心田。引经据典追仙迹,苦口婆心阐道缘。万岁党恩长护法,善扬恶隐万民欢。读《中国道教》有感@李志高...  相似文献   

15.
谢祥皓研究员的新著《中国兵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9月出版,该书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三卷,洋洋近百万言,可谓宏篇巨著,囊括兵学。这是作者十几年心血的凝聚,亦是其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国兵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奉献。祥皓同志拿到样书后,即寄我拜读,...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3,(11):U020-U021
认历史告诉我们 福建省基督教协会会长 林志华牧师谈到: 五十多年的历史证明,三自运动成绩巨大,功不可没。首先,它让中国基督教脱去了“洋教”的帽子,成为中国人民自己的一种宗教。它使中国基督教获得新生,获得发展。事实证明,它是符合中国国情,能使中国教会健康发展唯一正确的道路。有人说:“三自到头了,它完成了历史使命,该结束了”,事实并非如此。从“主权意识”这个角度看,“三自”还远远没有到头。现在西方殖民主义者“西化一,‘分化”中国的策略丝毫没有改变,甚至在变本加厉,所以我们必须站稳  相似文献   

17.
《正常与病态》一书通过对正常与病态关系的研究,提出病态并不是正常的量变,所谓科学地区分正常与病态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病态才能认识正常,才能认识生命的本质。病态不仅仅具有负性的价值,亦有积极的创造性价值,生命通过病态的创造性价值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从本体论上看,生命个体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生命具有创造性;从价值论上看,生命亦是一种规范性的存在,生命本质即个体性。医学治疗应尊重生命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8.
《圣经》中的马[奥]雷立柏《圣经》是一部宗教性的书,因而它的主要目的不是作为一本自然科学教科书,也不是为单纯地去阐述某种哲学思想。然而,这本经典对于西方人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法律思想、人生观等方面的影响却是深入而久远的。因此,研究《圣经》中所反...  相似文献   

19.
《圣经》中的性是个敏感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性的联系意识、性的创造功能和性的快乐原则三方面来论述《圣经》中的性道德观 ,并说明除了世俗的快乐意义之外 ,上帝的性观念更有其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慕恩 《天风》2007,(12):48
众所周知,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数都阅读过圣经,若要在文学上有所造诣.也需要阅读圣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正如整个大海都是盐一样,整本圣经都是诗。”可见,一个人若从小就能了解圣经的内容,那的确是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当然,作为一名基督徒更应对圣经爱不释手,因为它不仅包罗万象,更是上帝默示和教导人类的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