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苑谈丛     
二、佛教的制度 (一)四众弟子佛教徒有四众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众名为“比丘”;出家女众名为“比丘尼”。比丘是梵语(印度古典语),义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恶、净命等义。尼是梵语中女声。俗称比丘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之略,义为众,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处称为众(旧译说四比丘以上)。出家制度并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规定。其出家者统称为“沙门”(旧称作“桑门”),义为止息一切恶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传入中国,于是沙门也就成为出家佛教徒的专用名称了。世俗也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语,若用梵文典语则是“邬波驮耶”,义为亲教师,与习俗所称师傅相同。世俗又  相似文献   

2.
闻如是。一时佛遊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子,捨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殊好,见夫捨家作沙门,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即生念:与妇相娱乐时,夫妇之礼,戏笑放逸。心常想此不去。须臾,念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6,(5)
三论玄义二卷(金陵刻经处本)唐释吉藏撰。此论题云隋慧日道场沙门吉藏奉命撰,盖是开皇之末,晋王初延入都居慧日时,奉命之作也。总序宗要,开为二门,上卷通序大归,下卷别释众品。通序大归中有二:一曰破邪,谓摧外道,即天竺之四计,震旦之道流也。次以十义折《毗昙》,以十义排  相似文献   

4.
三、最初的行化事迹(续) 1.魔罗的娆乱 (当此之时,佛在舍那尼村。) 其时恶魔作是念言:此沙门乔答摩,住于婆罗奈斯仙人堕处之鹿野苑中,为声闻众,如是说法云:我于一切天人系缚中而得解脱,汝等比丘,亦于一切天人系缚中同得解脱。汝等应往人间,广为说法,令得利益。汝等应各别行,二人不用同往一路。今我亦将往诣优楼毗罗聚落,我今应当为彼作诸障碍。其时恶魔作是念已,化为摩纳婆,往诣佛所。即于佛前而说颂曰: 汝实未解脱 而作解脱想 汝  相似文献   

5.
在《四分戒本》中,尼萨耆波逸提法(舍堕)的始三条即是有关迦絺那衣的。迦絺那衣是比丘夏安居结束后(解夏时),信众们供养给僧团之衣,比丘们必须在安居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行迦絺那次法。自信之比丘受此衣后,称之为迦絺那衣;此一月也名之为迦絺那月。佛法传入中国后,由于比丘们在著衣及修持方式上均有所改变,故此法在中国已难见到。但是,在南传佛教国家,如泰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地,迦絺那衣法仍存在。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中“迦絺那”条未释云:“此衣诸说纷纷,后世注释家之说。多不可信。”其说虽多有偏颇,但足见中国古代对此衣之事了解亦很模糊,译者认为此法未得传播恐为主要原因。本开示为缅甸比丘熙亚多·乌·比晾怛蜜(Sayadaw U Pannathaamy)长老所讲,长老于修持和三藏方面都很精通,目前常住马来西亚弘法。译者从蓝毗尼缅甸止观禅中心的德国比丘熙亚多·乌·维卫喀难陀(Sayadaw U Virekananda)长老处得此开示之英文本,试译成中文,以增进大家对迦絺那衣的认识。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维卫喀难陀(Virekanda)长老回欧洲弘法,笔者请教了蓝毗尼缅甸大金塔寺的缅甸比丘阿醒·耸达惹(Ashin Thoundara)长老,又  相似文献   

6.
在佛教的信仰中,可以分为两类:一者在家信徒,二者出家僧伽。按照佛教的教义,出家僧伽称为僧宝,是三宝之一,承担住持佛法的重任。出家梵语Pravraiya,音译作波吠你耶。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所以又称为“出尘”;出家必须剃落须发,抛弃俗服,并且穿着坏色衣,所以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出家,并不是佛教最先发明的,更不是佛教所专有的,在释迦尊尚未降生以前的印度,就有很…  相似文献   

7.
在佛教的信仰者中,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在家信徒,二为出家僧伽。按照佛教的教义,出家僧伽称为僧宝,是三宝之一,承担住持佛法的重任。出家梵语为Pravrajyq,音译作波吠你耶。出家乃远离世俗之尘,所以又称为“出尘”;出家必须剃落须发,抛弃服饰,并且穿着坏色衣,所以出家又称“落饰”“剃发”、“落发染衣”、“剃染”、“落染”。在七众弟子中,除优婆塞与优婆夷二众属在家众外,其余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五众皆为出家众,称为出家五众。 出家,并不是佛教最先发明的,更不是佛教所专有的,在释迦牟尼尚…  相似文献   

8.
五、佛世尊与频沙王的故事 1.佛化频沙王的前奏 其时世尊,在摩揭陀国伽耶山顶率堵波处,与千比丘俱,皆是旧披发外道,皆证阿罗汉果,尽诸有漏,应作已作,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断诸有结,心正解脱。 摩揭陀国机械人人民 因游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
止持与作持所谓戒律,应该是两种类别的共同称呼。广义地说,比丘戒也包括了比丘律;狭义地说,戒是戒,律是律;律中包含戒,戒中不含律。因为毗尼(律)藏中有波罗提木叉(别解脱戒),波罗提木叉中不能摄尽毗尼藏。说得明显一些,毗尼是统括止持与作持的,波罗提木叉则唯有止持。所以持律含有持戒,持戒不含有持律;因持律是僧团大众共同的事,持戒是各个比丘个人的事。持戒  相似文献   

10.
佛国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能,以修其心。相好严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5月4日上午,全印度比丘僧伽会会长达玛维利长老一行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学诚法师和秘书长王健的热情接待。传印会长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达玛维利会长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传印会长表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世界各大文明中,最早  相似文献   

12.
一、止语(亦名忌语)。“佛不许止语”,在四分大律的自恣犍度中,律中佛诃责为“哑羊法”。本外道所行,如“打饿七”,行无益苦行,皆此类也。比丘行此法,结罪。以佛法,法法皆合中道,无奇特惑众之法故。愿初出家,曾有老尼教行此法,为慈老①呵责。此或为修行人用功...  相似文献   

13.
《大乘起信论》,是佛灭度后印度开始中兴大乘佛法的马鸣菩萨所作。据《摩耶经》说:如来灭后六百岁已,诸外道等,邪见竞兴,毁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相传马鸣比丘为八地菩萨示现)。这说明马鸣是释迦佛于六百年前在《摩耶经》中悬记的,我们信仰佛教的人,对佛悬记的马鸣所作《大乘起信论》,是无疑义的。据说,我国唐代玄奘法师应当时印度佛教徒的要求,曾将印度失传的《大乘起信  相似文献   

14.
在佛教戒、定、慧三学的修习体系中,戒被奉为成就之基。僧团的传戒对求戒者而言就是受戒,此传戒受戒的宗教行为是佛教修行者身份认同乃至宗教修持的逻辑起点,因此传戒制度在整个佛教制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像印度佛教传戒法从佛陀创教时的"善来比丘"法最终演化为具足法、事、人、处的"白四羯磨"传戒法仪一样,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国佛教传戒制度经历了从初传时期声闻戒法的简单授受到宋代于小乘声闻戒法外别受大乘菩萨戒,再到明清时期一期顿受大小乘戒的"三坛大戒"制度演变。这一历史演变与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相表里,既是佛教中国化的表征与结果,也是佛教中国化在礼仪制度层面的动力与保障。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5,(4)
<正>佛使比丘是泰国著名的学术型僧人,他的道场"解脱自在园"取址于幽静的森林中,所以他同时也可以说是一名"林居僧"。20世纪70年代,他曾提出"法的社会主义"思想,构建了鲜明的政治哲学体系,所以学者们也一直大多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来阐述此思想。但本文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法的社会主义"强调的互依互存、各取所需等原则,对于当今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等问题都可做有效运用,而且佛使比丘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宣和水灾,指发生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五月,危及汴京的洪水灾害。在史实之外,宣和水灾还有一系列与僧伽这一僧人有关的故事。本文以宣和水灾中的僧伽故事为考察对象,通过僧伽故事与其他史料的参照,认定僧伽在宣和水灾中曾被赐六字号,后改为"普慈巨济大士"的四字号。将宣和水灾中僧伽故事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僧伽信仰在宋代的流行、僧伽的祈晴驱洪功能和僧伽在宋徽宗抑佛活动中的特殊性。总结僧伽故事的产生,其意图是为了扬佛、抑道,批评宋徽宗的崇道抑佛活动。  相似文献   

17.
中道公元前589年7月的月圆日傍晚,太阳西下,明月同时升起,在荫凉的鹿野苑仙人住处,佛陀对他们说:诸比丘!出家人不应有此二种极端。何等为二?纵欲为低等、粗俗、世间、卑劣,有助于伤害;自我折磨乃痛苦、卑劣有助于伤害。诸比丘!如来理解之中道,避免此二极端,具备视野与知识,导致安静、证悟、菩提与涅槃。诸比丘!何为中道?即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相似文献   

18.
僧伽的仪式     
僧伽、羯磨、结界、布萨、安居等,是僧徒习见常闻的佛教术语,但其概念不一定是大家都很清楚的。平川彰博士是日本研究律藏的有名学者,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早年著有《律藏之研究》一书,为佛教学术界所推重。近年又在《禅文化》季刊上发表《释尊的教团》一文,对教团的一切制度进行研究,把晦涩枯燥的律学写得通俗易懂,是广泛地涉猎汉译律藏和运用丰富的印度知识的结果。本文,是《释尊的教团》的第二章,载于一九七九年《禅文化》第85号。译者附记  相似文献   

19.
访印纪实     
印度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应迹的地方,是全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圣地。只要是到过佛陀故乡的人.都是有善根、有福德、累劫修因、与佛有殊胜因缘的人。冈此朝拜佛陀圣迹,成为佛教徒心目中无上荣光的一件大事。佛教徒有千千万万,真正能实现这一夙愿的又有几人?在佛阳慈光的加被下,我有幸随中因佛教代表团出访印度.朝拜佛陀成道、说法、涅导的子进.深感同缘殊胜.嘉会难逢。谨以抽笔.纪此胜事,与广大读行分享朝圣的喜悦。途经曼谷拜见僧王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至辉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应全印比丘僧伽会的邀请出访印度。访问途中…  相似文献   

20.
斯里兰卡,古称师子国,又名扬兰,《大唐西域记》作僧迦罗,《元史》作僧伽刺,是亚洲南部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古老,是一个佛教国家。在公元前三世纪,斯里兰卡就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公元四世纪末与我国有了文化交流。《梁书》卷54载,东晋孝武帝(373—396)时,师子国王听到孝武帝崇信佛法,便派沙门昙摩航海送来一尊4尺2寸高的玉色洁润、形制殊胜、殆非人工所造的玉佛像。昙摩途径十年,几经艰险,终于于义熙二年(406年)到达晋都建康(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