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盛赞《管子·问》篇,“以文章言,此篇可与《楚辞·天问》并美,确是奇文”。奇在何处?赵用贤谓,奇在“文法累变而不穷”(并见《集校》),此乃舍本逐末之见。笔者以为《问》篇之奇,在于它的正文原是一篇真实的春秋时代齐国国家社会调查统计纲目,尤其在于六十几句设问准确真实地反映了该文产生的时代、社会的基本面貌。本文尝试作一下披沙捡金、出玉于璞的工作,以期揭示《问》篇及其时代的原貌。  相似文献   

2.
试论管子“三分损益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管子"三分损益法"罗天全"三分损益法"见载于《管子·地员篇》。它采用数学方法计算五声音阶中各音之长比例,是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记载最早的一种求律方法。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关于《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三分损益法"《管子·...  相似文献   

3.
《管子·问》篇刍议张玉书近年来,随着对管子其人以及《管子》一书研究的深入,对《管子·问》篇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不少研究成果相继面世。这主要是因为此文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国家的一份比较全面的社会调查提纲,研究它有助于对当时社会情况的全面深刻...  相似文献   

4.
我国史学家大都承认,《管子》一书,并不是管仲所作,而是我国战国以迄秦、汉以来的一部诸子集成。据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刘向、刘歆父子所著的《七略》说:“《管子》十八篇,在法家”;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却把它列入道家,共八十六篇;现在通行本《管子》卷首的刘向《校录序》说,他校雠了关于《管子》的书有五百六十四篇之多,除去重复的四百八十四篇,定为八十六篇(数目并不相符)。《校录序》的说法虽然和《汉志》的篇数相  相似文献   

5.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6.
在1992年8月下旬举行的“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作了关于《管子》轻重理论的简短发言。因时间关系,未能作深入的讨论。现草此文,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以期有利于讨论的深化。一、《管子·轻重》同《管子》其他各篇不属于同一经济思想体系《管子》各篇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管子·轻重》同其他各篇,不只是一般的不一致,而是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思想体系。今本《管子》为刘向所编。刘向将《管子》各篇分成八个组,第七组是《管子解》,这  相似文献   

7.
一大约在三十年代中期,读了陶希圣先生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卷,才知道《管子·问》篇的存在。记得陶先生在该书中曾把《问》篇说成是“古代国势普查(Census)的雏型”,又说《问》篇是“引退老吏作为政治实务指南的一种规范而做的记录。”我从陶先生书中得到指教,一直把《问》篇看作他所说的那样一种著作,对它评价很  相似文献   

8.
(作者后面括弧内,圆点前是总期数,圆点后是页码)发刊词杨向奎(l·4)《管子·轻重》经济理论总体观寄语《管子学刊》周谷城(1 .7)戴金珊(3.20)《管子》学说的历史价值张岱年(1.了)《管子矛中桓、管遗闻铁事诸篇的研究《管子》研究小识巫宝三(1.9)张璋(3.26)谈谈“管子学”研究的方法论管、商异同论胡显中(4·3) 牛力达(l,王1)古代农村公社与管仲的“修旧法”《经言》作于我国考辨王兴业(4.12) —驳说管仲遗著考》胡家聪(1 .15)《管子》三十时节与二十四节气《齐语》与《小匡》李学勤(1·23)—再谈《玄宫》和《玄宫图》《管子》跋十七则李零(4…  相似文献   

9.
最近孙开泰同志以其新作《从<管子>研究看郭沫若对新史学的贡献》文稿见示,文中专节讨论了郭沫若同志对《管子·心术》等篇研究的意义,以及近年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不同意见。《管子》这几篇和我参加整理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很有关系,这个问题自然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下面试谈几点想法,未必有当,只是希望有更多学者注意《管子》这几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管子·侈靡》篇素称难读。明刘绩言“此篇多错简,不可读”(《管子补注》),朱长春言“《侈靡》大奇,宿儒难解”(《管子榷》)。郭沫若先生《管子集校》对其文通篇校理,又撰长文《侈靡篇的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3期,后收入《奴隶制时代》一书)分析剖判,辟路蓝缕之功卓然可鉴。然笔者对郭老《侈靡》篇作于公元前190年前后的西汉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标题与作者之间用“\”隔开,括号内数字前为总期数,后为页码数)《管子》的君臣观初探\裴传永 孙希国(43·5)《管子》在科技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刘青泉(43·10)《管子》法律思想初探\宋玉顺(44·5)《管子·宙合》辨析\李志超(44·10)论管仲的法律思想对齐国法治的影响\赵玉环 张迎秀(45·5)《管子》一书所反映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居民管理\于云翰(45·10)《管子》水本原论渊源与其内在矛盾探析\陈红兵(45·15)《管子》的朴素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朱松美(46·5)从丹道学角度揭示《管子》的气论思想\王连瀛(46·10)称霸有…  相似文献   

12.
《管子》的第一篇《牧民》,我们认为是管仲的遗著。主要证据有三,述之如下。《牧民解》是《牧民》为管仲所作的证据之一《管子》书的编者,在《经言》、《外言》、《内言》和《杂篇》之后立了一个栏目叫作《管子解》,共有五篇,即《牧民解》、《形势解》、《立政·九败解》、《版法解》、  相似文献   

13.
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的黄金货币叶世昌战国古籍和《管子·轻重》中有一些关于黄金作为货币的记载,研究这些记载既可以证明当时黄金的货币性,又可以证明《管子·轻重》应属于西汉作品。一黄金在自然界因不和其他的物质化合,比较容易开采,故在中外历史上黄金的早...  相似文献   

14.
《管子·内业》篇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子》中的《内业》篇与《心术》(上、下)、《白心》一起被多数学者视为重要的哲学论文,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着力探讨这四篇的医学思想。(李似珍:《<管子>的哲学与医学思想》,《自然辨证法通讯》,1986年,第1期)甚至有人提出《内业》篇的“内业”“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气功’”。(马非百:《<管子·内业>篇之精神学说及其他》,《管子学刊》1988年,第4期)笔者认为,在《内业》等四篇中,《内业》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以养生学为主题的医学专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有些研究《管子》哲学思想的人,似乎只注意到《心术》、《白心》、《内业》和《水地》等篇。因而对《管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估低了。且不说《形势》、《宙合》、《枢言》这些论道的名篇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以为《八观》、《问》篇也应该给以重视。这两篇作品倡导的调查研究,实在是开创了中国哲学史上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传统。关于《问》篇,我已经有所探讨(《管子学刊》1987年第2期),这里再就《八观》说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按是篇大旨务在裒多益寡,均剂盈虚,所谓“夺余满,补不足,以通政事,以赡民常”是也。《说文》“侈”与“奢”互训(人部378页);《尔雅·释言》:“侈、多也”。“靡”,有“靡散”之义。《易·中孚》:“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注:“靡、散也,分散而共之。”《礼记·少仪》:“国家靡敝。”《正义》亦有“靡散”一训。《荀子·富国》篇:“有倚契伺诈权谋倾覆颠倒以靡散之。”侈靡者,有饶多之财必使散于众之谓。《管子·霸言》  相似文献   

17.
《管子·四时》的“复亡人”与齐国的土地制度王恩田《管子·四时》是一篇时令性质的著作。规定国家必须按照一年四季的运行发布政令、强调四时和农业生产规律对于管理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中有关农业和其他的一些政策法令谈到的"复亡人",是一项有关逃亡者的政策。涉及到...  相似文献   

18.
《管子&#183;侈靡》篇的商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子·侈靡》篇,诚如郭沫若先生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篇大有特色的重要文字.它的中心理论是:大量消费可以促进生产.这种学说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理论的一派.我们所以重视《侈靡》篇,就是因为它是此派理论的仅有文献.……  相似文献   

19.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20.
在《管子》这部古籍中,仔细发掘研究,有许多改革开放思想。关于改革,仅《大匡》、《小匡》诸篇就记有管仲相齐的许多改革理论与经验,这里不展开论述。只就其有关开放的言论,即对外开放思想,作些探讨。《管子·牧民》篇提出: 毋曰不同生(姓),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听,是听取;行,是采用;从,是依从或实行。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不同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