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赢 《天风》2007,(2):40-41
《天风》在新的一年开设的社会服务一栏,将在每一期刊登出在我国不同地区与基督教有关的社会服务事工。其目的是让我们基督徒进一步了解中国基督教的社会服务事工,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基督教爱国爱教的事工。甚愿我们各地的教会和基督徒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都能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的事工之中,真正做到如圣经所说:“……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林前10:33)  相似文献   

2.
爱心何处去?     
慕明 《天风》1997,(9):31-31
我看到《天风》第4期刊登《认真做好教会的接待工作》一文后,使我心中联想起一件难忘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温州地区的个体企业较发达,随着形势发展,我们这里也受到温州的影响,农村里的人也都办起家庭小工厂。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2,(12):1
当圣诞钟声敲响的时刻,当我们在纪念耶稣诞生的时候,我们为上帝信守他的诺言而感谢他。上帝启示先知以赛亚说话: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给他起名叫以马内利。(赛7∶14)在这个特别日子里,《天风》全体同工,“感谢上帝,因他有说不尽恩赐。”(林后9∶15)《天风》作为中国教会的窗口、福音事工的牧者,灵命造就的知音,近来我们在办刊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如何使上帝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人群,使更多人在耶稣基督里得到平安和喜乐。  相似文献   

4.
梅康钧 《天风》2003,(12):38-39
2002年6月份中国教会成立的“社会服务部”,这是的远象:上帝的旨意不断地穿透在历史中,我们在爰 中国教会社会服务事工更为规范、有序化的重要标志。凸显了一个有生命力的教会,必然应有的激励中,哪怕是对最微弱人群的服事,也使我们真切的感悟,要认识上帝就必须事奉他。  相似文献   

5.
爱心何处去?     
我看到《天风》第4期刊登《认真做好教会的接待工作》一文后,使我心中联想起一件难忘的事。 事情是这样的,温州地区的个体企业较发达,随着形势发展,我们这里也受到温州的影响,农村里的人也都办起家庭小工厂。我的儿子只有19周  相似文献   

6.
看了《天风》第5期刊登的曹圣洁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的书面发言“‘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不妥”文章后,本人也有同感——上帝岂能是顾客! 这个书面发言很好、很及时。真正反映和代表了我们基督教信徒的正义呼声及要求!引起教会内外的高度重视及关注。  相似文献   

7.
微仆在《天风》2004年第1期撰文,认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神学理论应该有不同的思考和诠释。如何调整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神学理论,对如何办好教会,传好福音,使教会与社会更有对话性和适应性非常重要。因为宗教可以被看作是感情的工具,基督徒常受信仰感情的影响,容易把信与不信的人分离,造成许多信徒与不信的人产生隔阂,甚至矛盾。这其实是违背神的旨意的,因为上帝是爱,十字架是上帝爱的语言。基督教最动人的地方,首先不在于它的教义,而在于它显示了爱,高举了爱,散播了爱。使它吸引无数男女为推广爱的事业而献上了一切。圣经…  相似文献   

8.
正文字事工,其广度可达一切可以识字的人,其深度可及世世代代,做好文字事工是今日教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金秋时节,《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通讯员齐聚上海参加写作培训与研讨,在学习与交流中互相砥砺,一起成长。2016年9月22日至23日,《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通讯员写作培训班在沪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天风》特约撰稿人、中国基督教网站  相似文献   

9.
赵秋生 《天风》1994,(11):16-18
今年春天,本刊同工曾在访问江苏北部教会时到滨海县了解当地教会事工的经验。滨海住教会治理方面,确有许多成功的作法。《天风》也已有报道。夏天,金陵协和神学院的两位老师带领22位自发参加的同学,也来到了滨海,进行为期10天的暑期实习,事后他们写来的两篇文章,对滨海教会的事工经验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现发表于此。我们再次报道滨海教会的情况,并不是为了树立什么样板,而是为了向教会提供具体的借鉴,希望各地同工同道能有托付,真正重视教会的治理,使神的家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0.
我是《天风》的热心渎者,自今年《天风》改版以来,可说是旧貌换新颜。尤其看了今年8月份的《天风》,心中颇有感触,于是执笔畅叙,一吐为快。 看得出8月份的《天风》从组稿到编排,经过一翻精心设计,不少文章围绕“人论”铺陈开来,从多种角度阐述人性,勉励渎者要识人、识己,更重要的是要认识上帝,归向上帝。“教会外有真善美”一文,人情人理地分析了  相似文献   

11.
马兆珍  李向平 《天风》2006,(21):36-39
本文通过分析丁光训主教“上帝是爱”的思想和基督教青年会“非以役人,乃役于人”的会训,指出两者是一脉贯通的;并且分析了近年来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在”上帝是爱”思想指导下所作的社会事工,认为它在沟通教会和社会中起到了良好的中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看了《天风》刊登的做好探访工作的系列文章,对我们工作启发很大。王锡安的文章中提到探访是教会圣工重要组成部分,联想到我们教会这些年来的探访侍奉,前辈信徒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不仅时常到信徒家中看患病和软弱的信徒,还为他  相似文献   

13.
<正>教牧人员也是公众人物,必须在教会内外都树立良好的形象,才配得上牧者的职分保罗在《哥林多前书》4章1节至2节写道:"人应当以我们为基督的执事,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同时,保罗也告诉提摩太:"你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参提前4:6)上帝要求侍奉他的人要忠心,每个教牧人员都要做耶稣基督的好执事,最后都要在上帝面前交账。初期教会的设立执事起源于基督教群体内部照看寡妇的事工,因  相似文献   

14.
田晓 《天风》2003,(10):18-19
耶稣告诉我们:“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所以我们基督徒的爱心及事奉不应仅仅局限在教会内部,更要在爱上帝、爱肢体的同时去关注民生、造福大众。在基督奉献精神的指引下,融入社会、服务人群。  相似文献   

15.
田素良 《天风》2012,(12):20-21
一年一度的《天风》征订工作拉开了序幕,作为基层教会的普通牧者,能有份于参与此项事工心中感慨万千,乐滋滋的无比甘甜。  相似文献   

16.
天主教教义的核心是爱,上爱天主,下爱世人,而服务社会,服务人群正是这种爱的张显与体现,所以,它成为教会事工的重要主题与内容。耶稣基督在降生尘世的短短33年之中,作了大量的服务人群的工作,驱病,逐魔,赈济饥民,扶助弱小……参与了许多的社会活动:士农工商,婚丧嫁娶……耶稣基督说:“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历代教会正是以耶稣基督的行为为楷模,以耶稣基督的话语为指南,服务社会,荣主益人。教会不仅仅成为信徒的聚会所,也同时成为他们参与社会,服务人群的大本营。天主教北京教区自改革开放恢复开放以来,在傅铁…  相似文献   

17.
前一段时间,我在《天风》看到《爱心何处去》一文,使我有所感想 一个年轻人受到这样的挫折,他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我对文中听提年轻人遇难处找教会帮助。遭拒绝之事,例有一些看法 众所周知,教会是神的家,是爱的团体,她必须以主的爱去爱世上一切的人,感化人来归主 至于文中所  相似文献   

18.
读者信箱     
《天风》1996,(9)
《天风》编辑部: 《天风》是我们基督徒一本很好的读物,毫不隐瞒地说,我很爱读。每逢《天风》新一期到手,我总是在几天之内就把它一字不漏地读完,还用红笔圈划出重点。为了使更多人也能分享《天风》的内容,我们在主日礼拜时有读《天风》的时间。但有的同工却反对这样做,我觉得这没  相似文献   

19.
王保成 《天风》2018,(11):16-17
社会服务是教会公益慈善事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社会服务事工是教会的传统,也是教会的优势。近些年来,教会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社会服务事工,也成立了许多的社会团体,数量最多的就属养老机构,达到近400家。  相似文献   

20.
左东煜 《天风》2022,(6):23-23
看着书柜里的几本《天风》,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和《天风》之间的几个小故事. 我原来并不知道《天风》这本杂志.信主后,我心中常有感动,就会写一些小诗,聊以自娱.有一天,我无意中在教会的书报架上看到一本1998年5月的《天风》.我下意识地把它拿起来翻了翻,看到里面有《禾场艺歌》栏目,刊登的是原创的赞美诗.我能不能也给《天风》投稿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用平信的方式把自己的小诗《主啊!我算什么》投递了出去.不久,我就淡忘了这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