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粹·复古·文化──评一种值得注意的思想倾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读陈国谦先生《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5期)一文,颇有感触。陈文在涉及中西文化比较问题时,尽管“照着说’与“接着说”的多为时贤之论,但笔者却以为其中大有可推敲辨析之处。陈文的论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一、主客二分是西方文化的特色;主客浑饨(或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主客二分唤起了人征服自然的能动性。这既是西方科技发达的文化根源,又是当代西方文明走向衰落的文化症结。天人合一则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既是中国科技不发达的文化根源,又是中国文化在当代走向世界的根据。主客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天人观与主客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是否中西哲学的特征?仅仅是“天人合一”能保护生态平衡吗?愿关心此问题的同志阅读一下本文──在近年来的中西哲学比较以及关于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讨论中,出现了一种流行的似是而非的观点,即所谓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模式,西方哲学是“主客二分”模式,因“无人合一”而中国哲学没有发展出近代的科学技术,西方哲学则因“主客二分”而使科学技术得到长足的和过度的发展,以致造成了今日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欲拯救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就必须从“主客二分”向“天人合一”复归。笔者认…  相似文献   

3.
韩海琴 《美与时代》2007,(4):106-108
当代生态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以亨利·戴维·梭罗为切入点,分析其矛盾的自然观:兼具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这一自然观基于西方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被认为是引起环境恶化的理论基础.与西方的自然观相比,东方的天人合一观更接近于当代生态哲学所倡导的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观点,它能够为西方的自然哲学观注入新的力量,从而为中国传统生态哲学参与生态文学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的理念论首开主客二分之先河,而真正确立主客二分基本原则的当是笛卡尔。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的主体性原则越来越趋于抽象化,主体甚至被神化为一种无所不能的东西。而西方现代哲学的主要趋向则是反对自我的抽象化和永恒化,把人还原为现实的,具体的人。中国哲学史基本上缺乏主客二分的思想,缺乏主体性原则。所以中国哲学亟需主体性原则。把“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结合起来应是中国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周易》在中国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皆与《周易》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易传》对《周易》古经的系统化解读,则从根本上将本为卜筮之书的《周易》提升为哲学与人生智慧之书。《易传》哲学的核心则是其所阐释的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受《易传》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关注个体生命形下存在与形上存在的合一,乃至整个宇宙生命的有机运行为核心。《周易》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在阴阳交互作用中这一生命体一直处于“生生不息”的状态中。这一宇宙生成论将分别表征天地的乾坤两卦作为创生世界万物的基元,而人则是天地人三才中的重要一员。《易传》的这一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人若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地位,则需要以“诚”为媒介,通过“进德修业”、“继善成性”来实现人与天的德性的合一,同时又要“与时偕行”,实现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前者被后世的儒家所继承与发扬,而后者则为后世道教、中医学等所借鉴。《周易》所宣扬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主客二分的思想迥异,而与在西方被边缘化的历程哲学有内在的相通之处。基于西方主客二分观念的科学思想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此而导致的人的身心的分裂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亦不容忽视。《周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历程哲学在弥补西方科学思想的不足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之后 ,西方文化以席卷一切之势同化着一切地域文化。如今人们正兴奋地谈论着的全球化趋势正是以西方文化为底色的。但西方人在主客二分思维模式指导下的对自然的宰制 ,已造成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僵硬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过分刺激了人类扩张性、侵略性、宰制性的主体性 ,这不仅导致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你争我夺和互相敌视 ,而且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峙。唯扼制住这种倾向 ,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之间才较易于化干戈为玉帛 ;也唯有如此 ,才较易于谋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那么 ,如何抑制人的扩张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包括主体性原则)为主导。中西传统哲学的主导思想之不同带来了两者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其中有的特征又有共同之点。 中国传统哲学因重天人合一,不分主客,故较少关于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认识论,不重自然科学而侧重于讲人如何生活于世界之中的人生哲学和人伦道德哲学;中国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因重天人合一,而又把封建道德原则的义理之天与天人合一紧密结合在一起,于是造成了中国传统哲学长期以“天理”压人欲的特征。这两个特征可以简单归结为缺乏科学与缺乏民主两者。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因重主客二分,故注意发挥人对自然的主体性和人对统治者的主体性,这两方面的主体性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科学与民主这两个概念的明确建立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两大特征。  相似文献   

8.
章启群 《哲学研究》2012,(3):49-55,72,127
<正>"天人合一"是当今汉语中最常用的短语之一,十分流行、时尚;它被看作是关于中华文明、中国思想的关键词,表达了中国独有的思想和智慧。①然而,"天人合一"的意思究竟是什么?颇为流行的解释,是把"天人合一"的"天"解释为"大自然"或"世界万物","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合一;与此相对,则把西方思想和观念概括为"天人对立"或"主客二分",中西思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这个秘密可以概括为"实践中主客体的对立同一"。"主客体的对立同一"有别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理解的"不同性质的东西的对立同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键步骤是将德国古典哲学的"主体—客体"范式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主客同一"和"主客对立"既相当于又不同于传统理解的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马克思哲学中的三组基本关系及其相应的矛盾运动都可以用主客体的对立和同一来描述: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对象化意味着主客同一,异化意味着主客对立;在人对物的关系中,私有财产意味着主客对立,共产主义意味着主客同一;在人对人的关系中,主奴关系意味着主客对立,自由个性意味着主客同一。因此该原理对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具有重要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 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领域,有的学者将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分别概括为“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并以此来表征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异。这种观点由来已久,在有些人看来,似乎已成定论,并且经常以之作为立论的依据。尤其是看到西方某些思想家针对科技社会的诸多异化现象而表现出对东方文明所谓“天人合一”境界的浓厚兴趣,并以之为人与自然和诣的典范,立即感到欢欣鼓舞,似乎不仅为这种中西哲学差异论找到了最好的旁证,而且证明东方文明实优于西方文明,甚至认为东方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唯一出路和归宿,这种由妄自菲薄一变而为妄自尊大的偏狭心态无疑与对中西哲学之差异的误解有关。因此,对于“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说进行一番考查和清算,已成为比较研究的紧迫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代审美文化与以往的文化形态有诸多区别,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由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文化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二者的关系由和谐逐渐变得疏离甚至对立。当代审美文化应该正视对自然直接造成的破坏,并且在协调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世界的返魅"通过对唯物主义自然观、人类中心伦理学、主客二分思维法的批判,给缓解文化与自然的矛盾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学术界流行把儒家的基本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归结为"天人合一",并常常把"天人合一"的源头归结于《易经》。其实考诸中国思想史,把儒家的基本思想总结为"天人合一",特别是把"天人合一"的来源归结于《易经》的说法并不准确,是一种误导。《易经》的"天、地、人"三才思想较之于"天人合一"更为符合儒家思想的本旨。在儒家三才和谐的理念中,天、地、人三者各自都有自身的功能与价值。身为三才和谐结构中的积极参与者,人类拥有促进与维持宇宙和谐的重要责任。就环境哲学而言,儒家的"三才"说既不是"环境保护主义",也不是"自然保护主义",而且相对于大地伦理学与深层生态学等西方的整体性环境哲学而言,儒家整体性的环境哲学赋予人类在宇宙间以一个更崇高的地位和责任。  相似文献   

13.
《管子》的生态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管子》的生态哲学,认为:《管子》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以“道”根据和调节机制的和谐平衡的有机整体系统,认为天地生态系统遵循着基本的生态法则,阐述了“人与天调”、“天人相因”的内在统一的生态存在论和实践观。《管子》以“道为物要”的生态价值观为基础,把自然现象道德化,把人类的道德推广到自然万物,提出“德润万物”生态伦理命题。《管子》从人与自然内在统一的观点,揭示了自然现象的属性与人的能力品质的内在一致性。《管子》主张遵循天人感应之“时德”的农业生态伦理与政治生态伦理。《管子》把生态伦理法律化、行政伦理化。  相似文献   

14.
韩庆祥  张健 《哲学动态》2023,(3):5-12+127
要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明确其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哲学范式、核心概念、主体理论、总体框架、理论地位等,其中哲学范式是最为核心的。西方现代化和“西方中心论”的哲学根基是“主客二分”,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主主平等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确立的新范式是系统为基的“主主平等普惠”。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逻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也反映了21世纪世界发展大势和走向的时代逻辑。系统为基的“主主平等普惠”,摒弃主统治客的“主客二分”哲学范式;反对基于“一元”的对立,立足“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把系统各要素都看作主体,而非有的是主体、有的却是客体;强调各要素作为主体都是平等的“主体”,主体之间是平等关系,具有“平等性”;注重主体际所具有的“普惠”性,即共享发展、共同富裕、和谐共生、合作共赢;蕴含“利他为善”“化人为善”“善治普惠”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研究新进展刘助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随之突出出来,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也就成为不同领域共同的研究热门。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作一介绍。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内容和性质第一种意见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人类又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两者是既统一又相对立的关系。①第二种意见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着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征服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逐渐人化。二是人类在征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始终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制约。这种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就是人类的生产活动。②第三种意见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但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目前,更主要的是伙伴和朋友的关系产。③第四种意见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的关系,这是自然界内在关系的最高体现。具体包括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系统关系、演化关系。人与自然是一个互相依赖有机联系的大系统,在这个复杂系统中,人和自然部处在演化之中。人既是自然的征服者,又是自然锁链中的一环。④第五种意见认为,人与自然是协调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种种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的审美发展的理论中,特别强调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我国古镇的发展中总是运用“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观来构思、设计、选址的。建筑是直接影响人接触自然的最为密切的生存方式之一,也直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居住环境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是人按《易经》的整体和谐理论来谋求自身发展的,洛带的街道正是依据这一理论形成人文、历史、生态的整体和谐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自然观一直受到广泛误解,"人是创造的终极目的"这一命题被认为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的二元论哲学框架也被指责为人与自然对立的罪魁祸首。然而人们只注意到康德对理性主体的高举,却忽视了他在美学和历史哲学中关于"自然主体性"的阐发;在其中,自然不但不是僵死的、对象性的东西,而且被认为在人之成为人的过程中以及在人类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康德所努力探索的是一种现代版的"天人合一"蓝图,使得自然科学和人类自由都得以保全。  相似文献   

18.
儒家环境哲学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哲学是现代哲学。诚然,儒家没有提出环境哲学,但它关注宇宙和人生,有丰富深刻的关于人与生命、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论述,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宝库,它的环境哲学思想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天人合一”:环境哲学的思想基础“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六千多年前伏羲氏时代,《系辞下传》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的每一卦体都由三个线段所组成,每个线段有一个象征意义:上…  相似文献   

19.
《阴符经》全名为《黄帝阴符经》,在道教发展史上被视为与《道德经》、《南华经》并列齐名的重要道教经典之一。《阴符经》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和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来教化与劝诫世人要时刻珍视和保护自然环境、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阴符经》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高度审视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又通过哲学思辨、自然可知的理论,教化世人顺应自然、保护环境,不做违背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事,以防止自然的无情报复,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的《阴符经》环保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中华学术可综括为天人之学。天是天道,亦即自然之理体;人乃人伦,张而为文明之别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之学的内涵有所不同,表述天人关系的概念也因之发生变化,如先秦两议议天人,魏晋谈自然名教,唐家论心与道、性与理、太极与人极等等,反映出文化的历史发展。但发展中有其不变的宗本,即“天人合一”这个基本的文化观念。天人关系既是中国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也是传统文化体系的皇建之极。产生于中国的各家各派学说,不管差别有多大,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探讨天人关系;由域外传来的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