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庸》不仅对儒家本身思想的发展影响巨大,对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同样深广。唐宋以来,佛教与儒道合流成为基本趋势。这一趋势在明代佛教发展中体现尤为充分。本文通过分析明末两大高僧德清及智旭对《中庸》思想的解读,从一个侧面说明儒家思想对明末佛教的影响以及明末佛教会通儒学的方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道教易学是以<周易>卦爻象、卦数及历代易学中围绕着<周易>经、传及其阐释而出现的概念、命题等来对道教的信仰、教义思想进行解说的一种学术形式.道教易学主要为解决不同时期之道教教义、信仰中的人天关系问题而提出,并形成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道教易学形式,如宋元明清时期的易学内丹学、道教易图学和道教易老学等.开展道教易学的研究,对于现代学术界探讨价值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理想人格塑造、现代文化精神塑造等问题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方以智易学中的"密衍"思想,主要体现在"<河图>变<洛书>"的过程中,认为<河图>强调五行相生,而<洛书>强调五行相克,二者展示了儒家所推崇的生生之德.由"金火易位"出发,方以智等人深化了对"五行尊火为宗"与"金生水"等命题的认识,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全新观念.  相似文献   

4.
葛洪曾研习易学,且撰有不少易学著作。他不仅以易学论述隐逸、长生之道及儒道关系等关涉道教信仰的问题,而且以之论述君主的合法性、用刑的必要性、仁与明的关系乃至交际、安贫、文章、才能、通变、善恶等人间世事。综观葛洪易学,其不仅对易学术数之学表现出一定的偏好,而且对易学思想的内在精义也深有体悟。  相似文献   

5.
熊十力先生融<周易>乾坤二卦中<彖>辞为一体,演"乾坤一元"新论.乾代表生命、心灵,是宇宙大生之力用.坤代表物质、能力,是宇宙广生之力用.他认为"乾统坤,坤承乾"的"乾坤一元"思想是孔子易学的精髓,并以"乾坤一元"解说宇宙生命的演化形成过程.熊十力沿袭了宋明以来三教合一的精神,其<乾坤衍>站在儒家本位,批判性地融合了儒道二家思想,揭示了儒家易学的时代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6.
漳浦县黄道周纪念馆中的天方盘和黄道周<易象正>中的天方图大同小异,本文细致分析比较了二者结构的区别和相似,对其方圆数度关系作出考释.天方图是黄道周易学体系的重要基石,在其易学著述中,很多易、历、律的象数关系,都要根据天方图来说明.方以智一家三代对黄道周的天方图都很欣赏,黄道周的天方思想实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刘彬 《周易研究》2004,(6):22-27
<易纬>的<乾凿度>和<通卦验>分别记载了两种八卦卦气思想,虽然都是关于八卦于一年中用事的学说,但二者在具体内容、卦序、所属易学流派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即对这些方面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天人统一于一心——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宋五子中 ,邵雍较为独特 ,他儒道兼综 ,学际天人 ,建构易学思想体系 ,利用易之体用关系将儒道两家思想涵摄其中 ,在人性问题上也力图融合儒道两家 ,并提出观物思想将儒家的人学与道家的天学融为一体。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他找到一个联结天与人的可靠纽带 :心。天人统一于一心 ,从而成功地把儒家的性命之学与道家的天道问题贯通起来 ,完成儒家的人学本体论与道家宇宙本体论的统一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境界哲学。即通过个体之心的自我超越 ,实现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的统一 ,进入形而上的本体境界 ,又通过推“诚”落实于现实人生层面 ,体现为身心和谐的“安乐境界  相似文献   

9.
陶磊 《周易研究》2004,(4):66-70
孔子老而好易,思想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子思受孔子晚年之教,他的思想中也有受易学影响的痕迹.郭店楚基竹简中的儒家著作,学界一般认为是子思学派的著作,这批竹简中也有深受易学影响的痕迹.从这些事实来看,<史记>所载孔子与<易>关系的事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0.
丁若镛是朝鲜后期实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一生写了500余卷著作,收录在<与犹堂全书>中,其有关易学的著作有<周易四笺>二十四卷和<易学绪言>十二卷.在解<易>的方法上多继承我国汉代以来易学家的诸种方法,尤其注重互体和爻变,本文旨在探讨茶山的象数解<易>之法,以探析他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乔清举 《周易研究》2007,2(6):76-83
隐遁或归隐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奇葩。通常都是把隐遁与老庄联系在一起,其实,隐遁行为产生于儒、道思想形成之前,无所谓属于道家或者儒家。传说的最早的隐遁者是许由、务光、巢父,乃是庄子的创造;有明文记载的最早的隐遁者是稍晚的有殷周之际的箕子、微子、伯夷、叔齐等人。对于他们的归隐思想,儒家和道家各自作了不同的解释。儒家的归隐思想有三个要素:守志、待时、致命,其必要条件是与政治的联系。守道而不惜其身是儒家的重要特征;道家的归隐思想则是守身,坚守心灵的自由。道家主要是以庄子论,老子与庄子又有不同。《周易》经传中的归隐思想是儒家性质的。  相似文献   

12.
钱穆先生在<易传>的研究上,先从文献入手,发表<论十翼非孔子作>以厘清孔孟旧儒与战国时代新儒的不同;其后发表<易传与小戴礼记中之宇宙论>讲述代表战国新儒思想的<易传>,虽然与孔孟旧儒不同,但仅限于天体宇宙论的建构方面,盖因此领域为道家所擅.<易传>作者吸收道家之长,融通道家宇宙论,转而建立属于儒家的宇宙论,这是值得肯定的转变.正如钱先生文中一再致意的:<易传>虽吸收道家宇宙论的思想,但并未背弃儒家人生论的精髓,所以在吸收过程中皆予以转化,换句话说,便是将老庄自然宇宙观变成儒家德性的宇宙观,以求合于传统儒家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3.
《易传》与道家哲学的可通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传>和道家是先秦哲学中最具形上学思维能力的哲学流派.尽管<易传>的"尚刚"和道家的"贵柔"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两大方向,体现了儒道二家各自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然而,当<易传>和道家哲学在寻求终极性的形上学根源时,却不约而同地运用了类似的思想方法,即在形而上的"道"论中走到了一起.本文从传统形上学的本原论、本体论和体用论等方面,试图阐释这两家哲学的可通约性.<易传>和道家的形上学之所以能够相互贯通,是因为<易传>和道家的哲学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以阐释其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也就是说,"性与天道"是道家的形上学,也是儒家的形上学,不是那一家的"专利".正因为这样,儒道二家才有可能在魏晋玄学和宋代理学中走向新的沟通和融合.  相似文献   

14.
辛翀 《周易研究》2006,(6):29-33
20世纪初,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冲击,并导致中西文化之间空前交织和会通,处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丁超五试图会通易学与科学,收集了大量易学文献资料,追溯《易》之源头,探讨了《易》与卜筮、卜筮与科学的关系,提出易道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易学不是专为卜筮而作,易学起源“坤先乾后”等观点。虽然在易学起源问题上他有些提法值得商榷,但对于我们今天探讨易卦起源,揭示易学中的科学思想,解读《周易》中的刚柔关系,把握历史上易与道家互动关系有重要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ls on pleasure and pleasure as a human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Chinese thought. It describe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of pleasure, and compares different approaches by pre-Qin Confucian and Daoist scholars. It also analyzes its development in Song and Ming Confucianism. Finally, in the conclusion, the issue is transferred to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modern value of the classical ideologic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6.
易哲学发展史之一嬗变--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的出现,伴随了一定的时代特点,可谓是易哲学史上继王弼义理易之后的一次深刻嬗变.这表现为其以心释易统易、工夫简易直截的鲜明特征,其中蕴涵了心学派易学对象数易及程朱义理易的解构以及为一般易学研究所忽略的易佛沟通问题.从陆王心学的易哲学思想里面,我们可以发现,心学在宋时的诞生以及它最终的衰微,同样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在解构"传统"易学的同时也解构了自身.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黄老帛书》中天道及治道思想,同时对比《系辞传》,指出两者相似之处。在天道观上,两者都强调天地人协调合作,并须遵循阴阳之道。在治道观上,两者均取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取象。至于《黄老帛书》为实现治道所提出的执六柄与审三名的治术,在《系辞传》中亦不乏相应思想。相比之下,在有形的法度规范上,《系辞传》法治意识较《黄老帛书》为薄弱。  相似文献   

18.
Xiaoyan Hu 《亚洲哲学》2019,29(2):128-143
In this paper, I will show that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s adopted either Daoist or Chan Buddhist meditation to cultivate their mind to be in accord with the Dao, and that their view of the detached mental state as an ideal mental state for art appears to fit in with Kant’s notion of aesthetic freedom. Even though it might be claimed that sensibilities are stressed over rationality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ic tradition, I suggest that the detached mental state cultivated through Daoist or Chan Buddhist meditation and experienced in artistic practice helps artists restore a balanced human nature. By projecting Schiller’s account of the play drive, and the account of aesthetic freedom he developed from Kant’s ideas, into the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ic context, I attempt to explain the balanced nature realised through artistic play by classical Chinese artists and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s behind the parallels between these two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育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音韵学的发展,特别是韵书韵图的编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末乔中和《元韵谱》所构建的音学体系与易学思想关系密切,甚至是以易学思想作为它的理论支点。本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元韵谱》与易学的关系,并结合时代背景,揭示易学对明代韵书韵图编纂所产生的影响,探索易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影响、渗透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